【拼音名】Mù Bō Luó
【别名】将军木、蜜冬瓜、树菠萝
【来源】桑科木菠萝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以树液、果仁入药。
【生境分布】广西、云南。
【性味】
树液:淡,涩。
果仁:甘,平。
【功能主治】
树液:散结消肿,止痛。主治疮疖红肿,急性淋巴结炎,湿疹。用树液涂患处。
果仁:滋养益气,生津止渴,通乳。主治产后乳少或乳汁不通,脾胃虚弱。2~4两,炖肉服或水煎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出处】《纲目》
【拼音名】Bō Luó Mì
【别名】婆那娑、阿蔀亸(《酉阳杂俎》),曩伽结(《纲目》),优珠昙、天婆罗(《中国树木分类学》),树婆罗(《广州植物志》),牛肚子果(《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为桑科植物木波罗的果实。夏、秋间成熟时采收。
【源形态】常绿乔木,高8~15米,全体有乳汁。叶互生;厚革质;椭圆形至倒卵形,长7~15厘米,先端钝而短尖,基部楔形,全缘,幼枝上的叶有时3裂,两面无毛,上面有光泽,下面略粗糙;叶柄长1~2.5厘米:托叶佛焰苞状,早落。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顶生或腋生,圆柱形,长5~8厘米,直径2.5厘米,花被2裂,裂片钝,雄蕊1;雌花序圆柱形或矩圆形,生于干上或主枝上的球形花托内。聚花果成熟时长25~60厘米,大者重达20公斤,外皮有稍作六角形的瘤状突起。花期2~3月。
【生境分布】生长于热带地区。我国广东、广西、云南、台湾等地均有栽培。
【化学成分】果实含脂肪油,心材含黄色色素,树皮含树脂及异叶波罗蜜环黄酮素。
【性味】《纲目》:"甘微酸,平,无毒。"
【功能主治】
①《纲目》:"止渴解烦,醒酒,益气。"
②《广西药植名录》:"生津,止渴,助消化。"
【摘录】《*辞典》
页首↑【出处】《纲目》
【拼音名】Bō Luó Mì Hé Zhōnɡ Rén
【来源】为桑科植物木波罗的种仁。
【性味】《纲目》:"甘微酸,平,无毒。"
【功能主治】
益气,通乳。治产后乳少或乳汁不通。
①《纲目》:"补中益气。"
②《陆川本草》:"治气弱,通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两。
【附方】治产后乳少或乳汁不通:木菠罗果仁二至四两。炖肉服,或水煎服,并食果仁。(《广西中草药》)
【摘录】《*辞典》
页首↑【出处】《广西中草药》
【拼音名】Bō Luó Mì Shù Yè
【来源】为桑科植物木波罗树干中流出的树脂。用刀刺破树皮,待有乳白色树脂流出,即用盛器装好备用。
【性味】《广西中草药》:"味淡涩。"
【功能主治】《广西中草药》:"散结消肿,止痛。治疮疖红肿,或疮疖红肿引起的淋巴结炎,用鲜树液涂患处。"
【摘录】《*辞典》
页首↑【出处】《广西药植名录》
【拼音名】Bō Luó Mì Yè
【来源】为桑科植物木波罗的叶。
【功能主治】
①《中国树木分类学》:"叶磨粉,热之以敷创伤。"
②《广西药植名录》:"治溃疡。"
【用法用量】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摘录】《*辞典》
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