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Huà Yè Jiá Mí
【别名】卵叶荚蒾、红对节子、高粱花
【来源】忍冬科桦叶荚蒾Viburnum betulifolium Batal.[V. ovatifolium Rehd.],以根入药。
【生境分布】陕西、甘肃、河北、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
【性味】涩,平。
【功能主治】调经,涩精。主治月经不调,梦遗虚滑,肺热口臭及白浊带下等症。
【用法用量】1~2两,水煎服或炖肉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出处】《四川中药志》
【拼音名】Hónɡ Duì Jiē Zǐ
【来源】为忍冬科植物卵叶荚蒾的根。
【源形态】
卵叶荚蒾,又名:藤草、高梁花。
直立灌木。小枝平滑无毛。单叶对生,叶阔卵形至长椭圆状卵形,长5~8.5厘米,宽4~6.3厘米,先端渐尖如尾状,基部圆形,边缘牙齿状锯齿,叶脉上具稀疏的星状毛。聚伞花序顶生,花序径4~8厘米,有5~7射出枝;花萼5齿;花冠5瓣;雄蕊5,较花冠为短;子房下位,被星状柔毛,花柱极短,3裂。核果,红色。花期5~6月。果期7月。
【生境分布】生长于中山区的林边。分布四川、湖北、云南等地。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平,味涩,无毒。"
【功能主治】《四川中药志》:"调经,涩精。治月经不调,梦遗虚滑,肺热口臭及白浊、带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
【摘录】《*辞典》
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