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药材

    葛仙米

    目录: → 中药材 发布时间:2009-10-25

    葛仙米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Gě Xiān Mǐ

    【别名】地软、地木耳、地耳

    【来源】藻类蓝藻纲念珠藻科念珠藻属植物念珠藻Nostoc commune Vauch.,以全植物入药。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夏秋雨后采收,洗净,去杂质,鲜用或晒干。可食。

    【性味】淡,寒。

    【功能主治】清热,收敛,益气,明目。用于夜盲症,脱肛;外用治烧烫伤。

    【用法用量】1~2两;外用适量,研粉调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葛仙米

    《*辞典》

    【出处】《纲目拾遗》

    【拼音名】Gě Xiān Mǐ

    【别名】地耳、地踏菇、鼻涕肉(《野菜博录》),天仙菜、天仙米(《纲目拾遗》),地软、地木耳(《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念珠藻科植物葛仙米的藻体。夏、秋雨后采收,洗净,晒干。

    【源形态】藻体为多数球形的单细胞串连而成,外被透明的胶质物,集成片状,与木耳相似;湿润时开展,呈蓝绿色,干燥时卷缩,呈灰褐色。

    【生境分布】雨后林间湿地上发生极多。分布我国西南及西北各地。

    【性味】

    甘淡,寒。

    ①《纲目拾遗》:"性寒,味甘爽。"

    ②《陕西中草药》:"味淡,性寒。"

    【功能主治】

    清热明目。治目赤红肿,夜盲症,烫伤。

    ①《药性考》:"清神解热,痰火能疗。"

    ②《纲目拾遗》:"解热,清膈,利肠胃。"

    ③《陕西中草药》:"清热收敛,益气明目。治汤火伤,夜盲症。"

    ④江西《草药手册》:"治目赤红肿。"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1~2两。外用:研粉调敷。

    【附方】

    ①治夜盲症:地软二两,当菜常食。(《陕西中草药》)

    ②治汤火伤:地软五钱。焙干研粉,菜油调敷患处,或加白糖三钱,香油调敷患处。(《陕西中草药》)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葛仙米"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落霜红
    ·下一篇:木天蓼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答庞XX问大便脱肛治法夏季锻炼后及时更衣张锡纯和荣散坚丸春季饮食遵循高热量高蛋白原...女性痛经药膳疗法温病兼吐血疟疾兼暑热紫草茸冬天老年人宜防骨折的发生牛黄八宝丹儿茶[图]秋季低血压患者忌多食荸荠川贝杏仁饮秋季鲜藕忌生吃谷精草肺病咳吐痰血秋季吃蟹防中毒加味逍遥散秋季保暖腹部失血奇效丸山苦菜小鱼仙草春季孕妇忌常食菠菜现代人的隐形杀手—心理疲劳...叶上花小木通蜥蜴挖耳草菟丝子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