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药材

    紫地榆

    目录: → 中药材 发布时间:2009-10-25

    紫地榆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Zǐ Dì Yú

    【别名】隔山消、赤地榆

    【来源】牻牛儿苗科老鹤草属植物紫地榆Geranium strictipes R. Knuth [G. strigosum auct. non Burm. f.],以根入药。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苦、涩,寒。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活血止血。用于肠炎,痢疾,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月经不调,鼻衄;外用治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3~5钱,水煎服或泡酒服;外用适量,鲜品捣烂外敷或干品研粉水调敷患处。

    【备注】(1)云南红河地区另有一种紫地榆为同属植物赤地榆Geranium delavayi Franch.形态相似,功能主治相似。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赤地榆

    《*辞典》

    【出处】《滇南本草》

    【拼音名】Chì Dì Yú

    【别名】隔山消(《昆明药植调查报告》),紫地榆(《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

    【来源】为牻牛儿苗科植物紫地榆的根。秋末采挖,洗净,除去须根,切片晒干。

    【源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全株被柔毛。主根圆锥形,紫色,有较长的须根。叶基生或茎生,叶柄长;叶片3~5掌状分裂,直径3~5厘米,有小羽状托叶。花1~2朵生于茎顶,红色,径约1.5厘米。蒴果长喙状,成熟后由基部向上反卷而开裂,将种子弹出后而悬挂于花柱上。花期夏季。

    【生境分布】多生于向阳山坡。分布云南。产云南。

    【性状】干燥根表皮暗褐色,内皮紫色,多皱缩纹理,有须根痕。药材多斜切成片,片长约2.5厘米,阔约1~1.5厘米,厚约2~5毫米;切面黄棕色,木部与皮部常分离,本部色泽较深。易折断,断面粉质样。无臭,味苦。以皮紫心黄者为佳。

    【性味】

    苦涩,凉。

    ①《滇南本草》:"性微温,味苦微涩酸。"

    ②《云南中草药》:"苦涩,微寒。"

    【功能主治】

    消炎,止血,涩肠。治肠炎,痢疾,脘腹疼痛,内出血,鼻衄,便血,月经过多,产后流血,跌打损伤。

    ①《滇南本草》:"止面寒、背寒、肚腹痛,日久大肠下血,七天后赤白痢症。"

    ②《云南中草药》:"消食健胃,止痢止血,治痢疾,腹泻,内出血,月经过多,胃痛。"

    ③《云南中草药选》:"收敛止血,活血,止痛,健胃止泻。治肠炎,痢疾,慢性胃炎,腹泻,消化不良,月经不调,产后流血不止,鼻衄,跌打劳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浸酒或入丸散。

    【附方】

    ①治面寒背寒肚腹疼痛:赤地榆一钱为末,热烧酒下。(《滇南本草》)

    ②治肠胃积热,大肠经便血或肠风便血,红血痢症:赤地榆一两,槐角(炒,或花亦可)三钱,枳壳五钱,黄芩三钱,荆芥穗二钱,全秦归五钱,黄连(酒炒)二钱。共为细末,合丸桐子大。每服二钱,米汤下。(《滇南本草》)

    ③治气管炎:紫地榆五钱,陈皮三钱。兑红糖,水煎服。(《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紫地榆"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紫玉盘
    ·下一篇:紫茎牙痛草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蛇含慈菇鼻涕果孟秋天气犹热,开窗夜寝受风...紫草茸夜交藤粥香棱丸绿豆衣石南藤托盘卤碱苣荬菜铁破锣暴马子冬季温胃五吃吴茱萸丸秋季洗澡治病透骨搜风散春夏之交发育期儿童忌食用蚕...深秋寒意浓谨防溃疡病槠子止血丹茴香丸断血流小木通显子草五灵脂威灵仙石柑子令阴急小方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