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药材

    腊梅

    目录: → 中药材 发布时间:2009-10-25

    腊梅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Là Méi

    【别名】黄梅花、黄腊梅、腊木、铁筷子

    【来源】腊梅科腊梅属植物腊梅Chimonanthus praecox (L.)Link [Calycanthus praecox L.;Meratia praecox Rehd. et Wils; Chimonanthus fragrans Lindl.],以花蕾、根、根皮入药。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冬末春初采收花蕾;根、根皮四季可采;烤干或晒干。

    【性味】

    花蕾:辛,凉。

    根、根皮:辛,温。

    【功能主治】

    花蕾:解暑生津,开胃散郁,止咳。用于暑热头晕,呕吐,气郁胃闷,麻疹,百日咳;外用治烫火伤,中耳炎。

    根:祛风,解毒,止血。用于风寒感冒,腰肌劳损,风湿关节炎。根皮:外用治刀伤出血。

    【用法用量】

    花蕾1~2钱,水煎服;外用浸于花生油或菜油中成“腊梅花油”,用时搽患处或滴注耳心。

    根5钱,水煎服;根皮(刮去外皮)研末,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腊梅花

    《*辞典》

    【出处】《纲目》

    【拼音名】Là Méi Huā

    【别名】腊梅花(《救荒本草》),黄梅花(《纲目》),铁筷子花、雪里花(《贵阳民间药草》)。

    【来源】为蜡梅科植物腊梅的花蕾。1~2月间采摘,晒干或烘干。

    【源形态】

    腊梅(《纲目》),又名:腊木、岩马桑、臭腊梅。

    落叶灌木,高2~4米。茎丛出,多分枝,皮灰白色。叶对生,有短柄,不具托叶,叶片卵形或矩圆状披针形,长7~15厘米,宽3~7厘米,先端渐尖,全缘,基部楔形或圆形,上面深绿色而光亮,老时粗糙,下面淡绿色,光滑,有时于叶脉上略被疏毛。花先于叶开放,黄色,富有香气;花被多数,呈花瓣状,成多层的覆瓦状排列,内层花被小形,中层花被较大,黄色,薄而稍带光泽,外层成多数细鳞片;雄蕊5~6个,药外向;心皮多数,分离,着生于花托的内面;子房卵形,1室。瘦果,椭圆形,深紫褐色,疏生细白毛,内有种子1粒。

    【生境分布】我国各地均有栽植。产江苏、浙江、四川、贵州等地。

    【性状】干燥花蕾呈圆形、矩形或倒卵形,长1~1.5厘米,宽约0.4~0.8厘米,花被叠合作花芽状,棕黄色,下半部由多数膜质鳞片所包,鳞片黄褐色,略呈三角形,有微毛。气香,味微甜,后苦,稍有油腻感。商品有二种:①素心蜡梅,花心黄色,重瓣,花瓣圆而大,朵大。②狗心蜡梅,花心红色,单瓣,花瓣狭而尖,朵小,质较次。以花心黄色、完整饱满而未开放者为佳。

    【化学成分】花含挥发油,内含1,8-桉叶素、龙脑、芳樟醇,苯甲醇、乙酸苄酯、金合欢醇、松油醇、吲哚等。又含洋蜡梅碱、异洋蜡梅碱、蜡梅甙、α-胡萝卜素。种子含洋蜡梅碱,脂肪油含不皂化物5.6%,脂肪酸组成是饱和脂肪酸(棕榈酸、硬脂酸、月桂酸、肉豆蔻酸等)22%,单烯脂肪油46%,亚油酸25%,亚麻酸7%。叶含洋蜡梅碱。

    【药理作用】洋蜡梅碱可引起哺乳动物之强烈抽搐,作用类似士的宁。静脉注射对小鼠的平均致死量为43.79±1.89毫克/公斤,对大鼠为17.16±0.82毫克/公斤。对兔之毒性更强,大约在10~40毫克之间,静脉注射后肯定致死,最大耐受量为7.5毫克。中毒剂量对上述三种动物皆引起兴奋,但对蛙可引起抑制。对兔静脉注射还可降低血糖。对血细胞数目无影响。对离体兔肠、子宫有兴奋作用,但对豚鼠子宫作用微弱。在麻醉猫、犬身上可抑制心脏,降低血压。但有人认为不会引起降压。

    【性味】

    ①《救荒本草》:"味甘,微苦。"

    ②《纲目》:"辛,温,无毒。"

    【功能主治】

    解暑生津。治热病烦渴,胸闷,咳嗽,汤火伤。

    ①《纲目》:"解暑,生津。"

    ②《浙江中药手册》:"治暑温胸痞烦渴,小儿麻疹,百日咳。"

    ③《江苏植药志》:"治心烦口渴,气郁胃闷。"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外用:浸油涂。

    【附方】

    ①治久咳:铁筷子花三钱。泡开水服。(《贵阳民间药草》)

    ②治汤火伤:蜡梅花(以)茶油浸(涂)。(《岭南采药录》)

    【摘录】《*辞典》

    页首↑

    铁筷子

    《*辞典》

    【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

    【拼音名】Tiě Kuài Zi

    【别名】铁钢叉、瓦鸟柴(《贵州民间方药集》),钻石风(《贵阳民间药草》)。

    【来源】为蜡梅科植物腊梅的根及茎。

    【源形态】植物形态详"腊梅花"条。

    【性味】《贵阳民间药草》:"辛,温,无毒。"

    【功能主治】

    祛风理气,活血解毒。治哮喘,劳伤咳嗽,胃痛,腹痛,风湿痹痛,疔疮肿毒,跌打创伤。

    ①《贵州民间方药集》:"镇静,镇咳,止喘。治跌打损伤,腰酸背痛。"

    ②《贵阳民间药草》:"治风湿骨痛,气滞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浸酒或入散剂。外用:研末撒。

    【注意】孕妇忌服。

    【附方】

    ①治跌打损伤:铁筷子、柳叶过山龙各三钱,一口血二钱。浸酒半斤。每次服药酒二两,一日两次。(《贵阳民间药草》)

    ②镇咳,止腰酸背痛:铁筷子二钱,蜂蜜一两。将铁筷子炒黄,加蜂蜜蒸,一次服完。(《贵州民间方药集》)

    ③治风湿痛:铁筷子三钱,石楠藤三钱,兔耳风三钱。泡酒四两。每次服一两。

    ④治冷气腹痛:铁筷子、朱砂莲等分。研末。每次一钱至二钱,酒吞服。

    ⑤治痨伤咳嗽:铁筷子细须根一两,泡酒半斤。每次服药酒五钱至一两,经常服用。

    ⑥治哮喘:铁筷子须根五分。为末,酒吞服。

    ⑦治妇女腹内血包:铁筷子三钱,红浮萍一两,薄荷一钱,红花二钱。煎水内服。

    ⑧治胃痛:铁筷子、大木姜子、青藤香、广木香各二钱。研末。每次二钱,开水吞服。(③方以下出《贵阳民间药草》)

    ⑨治疔癀毒疮:铁筷子、穿心草、仙鹤草各五钱,煎水服;另将渣捣烂默患处。(《贵州草药》)

    【临床应用】治疗腰肌劳损、风湿性关节炎:用铁筷子根制成100%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日2次,每次2毫升;或穴位注射,每穴0.5毫升,每次2~3穴。经治腰肌劳损及风湿性关节炎共47例,一般用药1~3天明显好转,最长10天症状减轻或消失,活动自如。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腊梅"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紫背菜
    ·下一篇:短瓣花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许叔微张璐木香调气散何首乌丸薄叶卷柏冬季小儿预防肥胖血闭成瘕“老慢支”患者过冬防感冒佩兰肺劳喘嗽遗传性证秋季小儿忌吃生枣玉叶金花渗脐散渗湿汤岗梅汤大苦草火殃簕牛耳岩白菜四炒枳壳丸春季饮食忌大补餐桌上的美白护肤品饮酒与养生皮肤晒伤后的紧急救护猪蹄甲太子参异型莎草岩人参小巢菜土千年健十姊妹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