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药材

    鲎

    目录: → 中药材 发布时间:2009-10-25

    鲎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Hòu

    【别名】三刺鲎、鲎鱼、中国鲎、三叶虫、王蟹

    【来源】肢口纲剑尾目鲎科动物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 Leach,以尾状刺及其腹内鲎珠入药。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洗净晒干。

    【性味】

    鲎尾炭:咸,温。

    鲎珠:涩,凉。

    【功能主治】

    鲎尾炭:止血。用于肺结核咯血,胃出血;外用治外伤出血。

    鲎珠:清热解毒。用于咽喉痛。

    【用法用量】

    鲎尾炭:1~2钱;外用适量。

    鲎珠:1~2分,水冲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鲎肉

    《*辞典》

    【出处】《嘉祐本草》

    【拼音名】Hòu Ròu

    【来源】为鲎科动物东方鲎的肉。

    【源形态】

    东方鲎,又名:鲎鱼(《广志》)。

    体长70余厘米,宽约30厘米,全体深褐色,头胸及腹部各有1坚硬的甲壳被覆。头胸部背甲广阔如马蹄形,背面有3条纵脊,中央1条的前端有单眼1对,两侧纵脊上,各有复跟1对。腹面有口,口缘有附肢6对,除第1对螫肢,由3节组成外,其它各肢,均有6节;第2对为脚须,幼体及雌体均呈钳状,雄者则末端呈1弯钩。另4对为步足,位于口的两侧,基节上均有倒刺,前3对的末节,均呈钳状。腹部背甲呈六角形,两侧有缺刻及短刺,腹面有板状的附肢6对,附肢为双肢型,内肢细长,外肢宽阔:第1对附肢左右愈合呈盖板,下有生殖孔1对;其它5对的外肢后面各有1对叶状鳃。腹部下面有1条强直的剑状物,称为剑尾。穴居,生活于海底沙土中,以海中的蠕虫及软体动物为食。

    【生境分布】分布福建、广东一带海中。

    【性味】

    辛咸,平。

    ①孟诜:"平,微毒。"

    ②《本草拾遗》:"味辛,无毒。"

    ③《纲目》:"辛咸,平,微毒。"

    【功能主治】孟诜:"治痔,杀虫。"

    【用法用量】孟诜:"多食发嗽及疮癣。"

    【摘录】《*辞典》

    页首↑

    鲎胆

    《*辞典》

    【出处】《纲目》

    【拼音名】Hòu Dǎn

    【别名】鲎鱼胆(《圣济总录》)。

    【来源】为鲎科动物东方鲎的胆或胆汁。

    【功能主治】《纲目》:"治大风癞疾,杀虫。"

    【用法用量】内服:入散剂。

    【附方】治大风癞:鲎鱼胆、生白矾、生绿矾、腻粉、水银、麝香各半两。上六味,一处细研,时点少许水研,水银星尽为度。每服一钱至二钱匕,井华水空心调下,至午时未动,腹空更一服,后咳出稠粘涕唾或泻下五色毒涎为效,一月内可三度服。若牙龈齿缝中涎出乃愈,更量人虚实用之。(《圣济总录》鲎鱼胆散)

    【摘录】《*辞典》

    页首↑

    鲎壳

    《*辞典》

    【出处】《本草拾遗》

    【拼音名】Hòu Ké

    【别名】鲎鱼壳(《圣惠方》),鲎甲(《泉州本草》)。

    【来源】为鲎科动物东方鲎的壳。

    【功能主治】

    治咳嗽,跌打损伤,创伤出血,烫伤。

    ①《纲目》:"治积年呷嗽。"

    ②《本草求原》:"壳灰开油,搽子粒疮。"

    【用法用量】内服:煅存性研末或入丸剂。外用:研末敷。

    【附方】

    ①治咳嗽,喉中呀呷作声,积年不瘥者:鲎鱼壳半两,猪牙皂荚一分(去黑皮,涂酥炙焦黄,去子),贝母一分(煨微黄),桔梗一分(去芦头)。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小弹子大。每含一丸,旋咽其汁,服三丸即吐出恶涎。(《圣惠方》)

    ②治跌打损伤疼痛:陈鲎甲,烧灰泡酒服。

    ③治创伤血出不止:鲎甲,煅存性为末敷伤口。

    ④治汤火伤:鲎甲煅存性研末,调茶油敷患处。(②方以下出《泉州本草》)

    【摘录】《*辞典》

    页首↑

    鲎尾

    《*辞典》

    【出处】《本草拾遗》

    【拼音名】Hòu Wěi

    【来源】为鲎科动物东方鲎的尾部。

    【功能主治】

    ①《本草拾遗》:"尾灰断产后痢。"

    ②《日华子本草》:"烧焦治肠风泻血,并崩中带下。"

    【用法用量】内服:烧存性,研末。

    【附方】

    ①治产后痢:鲎骨及尾,烧为黑灰,米饮下,先服生地黄、蜜等煎讫,然后服尾。(《本草拾遗》)

    ②治肠风下血:鲎尾烧灰,米泔送服。(《泉州本草》)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鲎"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滇常山
    ·下一篇:新疆一支蒿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李时珍受风螈高血压病食物选择及食谱举例...刘完素走茎丹参冬季大白菜科学烹饪蔷薇花白扁豆胁疼小便白浊陆英增损柴胡汤蓝花参大人血七夏季洗冷水澡忌大意水蓑衣夏季忌食用变成红黄色的苦瓜...夏季腹泻忌乱用药旱螺散春困食疗牛肉反红荆之目睹益母草铁扫帚羊角扭岩葱小叶石楠珠芽半枝水流豆鼠石桢楠根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