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药材

    桑黄

    目录: → 中药材 发布时间:2009-10-25

    桑黄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Sānɡ Huánɡ

    【别名】胡孙眼、桑耳、针层孔菌

    【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桑黄Phellinus igniarius(L. ex Fr.)Quel.[Fomes igniarius L. ex Fr.],以子实体入药。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生境分布】生于杨、柳、桦、栎、杜鹃、四照花等阔叶树干上,造成心材白腐,多年生。

    【性味】微苦,寒。

    【功能主治】利五脏,软坚,排毒,止血,活血,和胃止泻。主治淋病,崩漏带下,症瘕积聚,癖饮,脾虚泄泻。

    【用法用量】0.5~1两,水煎1次服完,日服2次。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桑黄

    《*辞典》

    【出处】《药性论》

    【拼音名】Sānɡ Huánɡ

    【别名】桑臣、桑耳(《药性论》),胡孙眼(《酉阳杂俎》),桑黄菇(《纂要奇方》)。

    【来源】为多孔菌科植物针层孔的子实体。

    【源形态】菌盖木质,扁半球形或乌蹄形,2~12×3~21厘米,厚1.5~10厘米,浅肝褐色至暗灰色或黑色,老时常龟裂,无皮壳,初期有细微绒毛,后变无毛,有同心环棱;边缘钝,淡咖啡色,下侧无子实体;菌肉深咖啡色,木质;菌管多层,层次不明显,年老的菌管层充满白色菌丝;管口褐色;孢子近球形,光滑,5~6×4~5微米;菌丝不分枝,无横隔,直径3~5微米。

    【生境分布】生于杨、柳、桦、栎等树干上。分布东北、华北、西北及四川、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含落叶松蕈酸约4%(菌丝体不含落叶松蕈酸),脂肪酸、氨基酸(主要为甘氨酸、天门冬氨酸)、草酸、三萜酸、芳香酸、麦角甾醇,以及木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脲酶、酯酶、蔗糖酶、麦芽糖酶、乳糖酶、纤维素酶等多种酶。

    【药理作用】落叶松蕈酸有抑制汗腺分泌的作用,国外曾用于治盗汗,作用于数小时内开始,可持续24小时,剂量不能超过30毫克/次或100毫克/天,一般需连续用1~5天后方见较好疗效,无甚副作用。其作用机理虽经较多研究,但未完全阐明,与植物神经系统似无关系。它并不抑制唾液腺的分泌。对局部有刺激性,口服大量可引起吐、泻,也不能作皮下注射。有人报道,它有洋地黄样作用,低浓度能兴奋平滑肌,大剂量则发生抑制作用,中毒量可引起延脑中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先兴奋而后麻痹。

    【性味】《药性论》:"味甘辛,无毒。"

    【功能主治】

    治血崩,血淋,脱肛泻血,带下,经闭。

    《药性论》:"治女子崩中带下,月闭血凝,产后血凝,男子痃癖,兼疗伏血、下赤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附方】

    ①治血淋,脐腹及阴茎涩痛:岗谷树根皮一两半,桑黄一两半(微炙)。上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②治脱肛泻血不止:香附一两(焙),桑黄一两(微炙)。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粥饮下二十丸。

    ③治妇人劳损,月水不断,血竭暂止,小劳辄剧:桑黄捣罗为末,每于食前,以热酒调下二钱。(①方以下出《圣惠方》)

    ④治瘰疬溃烂:桑黄菇五钱,水红豆一两,百草霜三钱,青苔二钱,片脑一分。为末,鸡子白调敷;以车前、艾叶、桑皮煎汤洗之。(《纂要奇方》)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桑黄"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桦褶孔
    ·下一篇:黄多孔菌

      推荐中医文章
    • 花生
    • 狗肉
    • 龙眼桂花酒
    • 虫草黑枣酒
    • 五加皮酒
    • 蚂蚁酒
    • 蛤蚧鹿鞭酒
    • 续筋接骨酒
    • 枸杞地骨皮蜜酒
    • 乳汁酒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冬季吃火锅忌吃烫食冬季乘长途汽车常开窗鱣鱼冬季进补原则槟榔散鹿茸硫黄丽江山慈菇索骨丹接骨树滑叶跌打术归桂草汤葫芦茶大风子吴茱萸散五积散晚秋进补宜食芡实土龙散托里快斑汤甘露子白叶藤消瘀饮秋季进补食哪些粥春季哪些疾病患者进补忌食用...春夏之交发育期儿童忌食用蚕...春季烹调忌将豆腐与菠菜一起...水葱玉米石枣石栗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