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药材

    大叶钓樟

    目录: → 中药材 发布时间:2009-10-25

    大叶钓樟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Dà Yè Diào Zhānɡ

    【别名】土官桂、干橿木、绿叶甘橿、小叶甘橿、钓樟

    【来源】樟科大叶钓樟Lindera umbellata Thunb.,以根入药。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生境分布】宁夏、陕西、甘肃、山西、河南及长江中下游。

    【化学成分】木部含挥发油约0.45%,油的芳香主要成分为芳樟醇(linalool)约20%。新鲜枝叶含挥发油约0.36%。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温中,行气,止痛。主治吐泻,寒性胃痛,腹痛,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痛,湿疹,疥癣。

    【用法用量】1~3钱。外用适量煎水洗。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钓樟根皮

    《*辞典》

    【出处】《别录》

    【拼音名】Diào Zhānɡ Gēn Pí

    【别名】光狗棍根皮(《常用中草药配方》)。

    【来源】为樟科植物大叶钓樟的根或根皮。

    【源形态】

    大叶钓樟,又名:豫(《山海经》),钓樟(《别录》),乌樟(陶弘景),枕木(《史记正义》),丁丁黄、小叶甘檀、野樟树、光狗棍。

    落叶灌木,高1~2米。树皮平滑,有黑斑;小枝无毛。叶互生,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6.5~12厘米,宽2.5~4厘米,基部阔楔形,先端尖或钝,全缘,上面绿色,无毛,下面灰绿色,被毛,叶脉上被褐色毛,羽状脉,侧脉海边5~8;叶柄长1~2厘米,被褐色毛或近无毛。花单性,雌雄异株,有花9朵排成腋生伞形花序,花梗被黄褐色毛;花黄色,花被6深裂,裂片椭圆形,无毛;雄花有雄蕊9,花药2室,瓣裂,全内向。核果球形,黑色,柄长12~17毫米。花期4~5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溪边、路旁的灌木丛中。分布江苏、浙江、河南、湖北、四川、江西等地。

    【化学成分】根含无根藤碱、新木姜子碱。

    【性味】

    ①《日华子本草》:"温,无毒。"

    ②《品汇精要》:"味辛,性温,无毒。"

    【功能主治】

    治奔豚,脚气,水肿,疥癣,创伤出血。

    ①《别录》:"主金疮,止血。"

    ②《四声本草》:"磨服治霍乱。"

    ③《日华子本草》:"治奔豚,脚气,水肿,煎服,皮煎汤洗疮痍,风瘙,疥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外用:研末撒或煎水洗浴。

    【备注】本植物的木材(枕材)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摘录】《*辞典》

    页首↑

    枕材

    《*辞典》

    【出处】《本草拾遗》

    【拼音名】Zhěn Cái

    【来源】为樟科植物大叶钓樟的木材。

    【源形态】植物形态详"钓樟根皮"条。

    【化学成分】干、枝含挥发油,其中含50%萜烯,22.2%醇类。萜烯中主要是l-α-水芹烯;醇类主要是芳樟醇、松油醇、牻牛儿醇和橙花叔醇。地上部分含生物碱无根藤碱、六驳碱。全株含2’,6’-二羟-4’-甲氧-查耳酮。叶含棕榈酮。种仁含脂肪油58~69%,其中含顺-癸烯-4-酸,顺-十二碳烯-4-酸,顺-十四碳烯-4-酸。

    【药理作用】干、枝的水溶液对兔有祛痰作用,能促进气管对酚磺酞的排泄,并使支气管粘膜充血。

    【性味】《本草拾遗》:"味辛,小温,无毒。"

    【功能主治】《本草拾遗》:"主咳嗽痰饮,积聚胀满,煮汁服之。亦可作浴汤浸脚气及小儿疮疥。"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大叶钓樟"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山橿
    ·下一篇:香槁树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秋季儿童宜防腹泻太阳温病麻杏甘石汤证桂枝茯苓丸青叶丹盾叶薯蓣春季宜动补阳起石丸臭茉莉山银柴胡土龙散菟丝地黄汤白子菜秋冬之交宜食用红豆汤秋季多吃苹果夏季感冒患者忌食荔枝春季中风患者忌多食鲚鱼药物影响形体与美容蝉蜕阴蚼栘枍野慈姑小萹蓄西施舌象牙参土人参田葱山蓼水锦树双飞蝴蝶树地瓜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