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药材

    瓢瓜

    目录: → 中药材 发布时间:2009-10-25

    瓢瓜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Piáo Guā

    【别名】蒲种壳

    【来源】葫芦科瓢瓜Lagenaria siceraria (Molina) Standl. var. depressa Hara,以果皮入药。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生境分布】华东。

    【性味】淡,平。

    【功能主治】利湿消肿。主治腹胀。

    【用法用量】0.3~1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陈壶卢瓢

    《*辞典》

    【出处】《纲目》

    【拼音名】Chén Hú Lú Piáo

    【别名】旧壶卢瓢(《海上方》),破瓢(《孙天仁集效方》),败瓢(《纲目》),败瓠(《食物本草会纂》)。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瓢瓜或苦葫芦的陈旧的老热果皮。瓢瓜:秋末或冬初,采取老熟果实,打碎,晒干。苦葫芦:秋季果实老熟至外壳转黄时采下,用瓷片刮去外层薄皮后晒干。

    【性状】

    ①瓢瓜的干燥果皮,系陈旧而破碎的片块,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厚约4~7毫米;外表黄棕色,较光滑,内表面黄白色。质坚硬,不易折断。气无,味淡。

    ②苦葫芦的完整果实,呈哑铃状,中部细缩如腰,上段卵形,下段较大,呈球形,顶部有花柱痕,基部的果柄已除去,仅存果柄痕,全长8~12厘米,直径3~4厘米;外面黄色,光滑。质坚硬。破碎后灰黄白色。气弱,味苦。

    上二种均以干燥,色黄、无霉者为佳。主产江苏及上海郊区等地,其他地区亦有。

    【性味】

    苦,平。

    ①《纲目》:"苦,平,无毒。"

    ②《饮片新参》:"淡,平。"

    【功能主治】

    水肿,臌胀,痔漏下血,血崩,带下。

    ①《纲目》:"消胀杀虫,治痔漏下血,崩中,带下赤白。"

    ②《饮片新参》:"利水,消皮肤肿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烧存性研末。外用:烧存性研末凋敷。

    【附方】

    ①治中满鼓胀:三、五年陈壶芦瓢一个,以糯米一斗作酒,待熟,以瓢于炭火上炙热,入酒浸之,如此三、五次,将瓢烧存性研末。每服三钱,酒下。(《余居士选奇方》)

    ②治大便下血:败瓢(烧存性)、黄连等分。研末。每空心温酒服二钱。(《简便单方》)

    ③治赤白崩中:旧壶芦瓢(炒存性)、莲房(煅存性)等分。研末。每服二钱,热水调服,三服,有汗为度,即上,甚者五服止。(《海上方》)

    ④治汤火伤灼:旧壶芦瓢烧敷之。(《濒湖集简方》)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瓢瓜"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油渣果
    ·下一篇:大葫芦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山竹子冰凉花六经总论鸜雉卷柏海马蕤仁牛蒡杏香兔耳风杏仁宣郁汤升桔汤大叶井口边草今秋喝汤好处多推车客散太白丽参秋季减肥吃土豆餐春季房事次数宜适当增加牛肉反红荆之目睹胖人吃哪些蔬菜好避暑16大法详论猩红热治法论结胸治法珠兰枝儿条水黄连银柴胡南方红豆杉白茎鸦葱土丁桂水蔗草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