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医案心得

    素有肺痨,发时咳嗽连连,微兼喘促。仲夏末旬,喘发甚剧,且呕血甚多。

    目录: → 医案心得 发布时间:2009-10-25

    素有肺痨,发时咳嗽连连,微兼喘促。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仲夏末旬,喘发甚剧,且呕血甚多。

    盐山范XX,年五十余,素有肺痨,发时咳嗽连连,微兼喘促。仲夏末旬,喘发甚剧,咳嗽昼夜不止,且呕血甚多。延医服药十余日,咳嗽呕血,似更加剧,惫莫能支。

    适愚自沧回籍,求为诊治,其脉象洪而微数,右部又实而有力,视其舌苔白厚欲黄,问其心中甚热,大便二三日一行,诊毕,断曰:此温病之热,盘踞阳明之府,逼迫胃气上逆,因并肺气上逆,所以咳喘连连,且屡次呕血也。其家人谓,以前原不觉有外感,即屡次延医服药,亦未尝言有外感,何以先生独谓系温病乎?答曰:此病脉象洪实,舌苔之白厚欲黄,及心中之发热,皆为温病之显征。其初不觉有外感者,因此乃伏气化热为温病。其受病之原因,在冬令被寒,伏于三焦脂膜之中,因春令阳盛化热而发动,窜入各脏腑为温病。亦有迟至夏秋而发者,其症不必有新受之外感,亦间有薄受外感不觉,而伏气即因之发动者,《内经》所谓:“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者,此也。

    遂为疏方:生地(二两)、生石膏(一两)、知母(八钱)、甘草(一钱)、广犀角(三钱.另煎兑服)、三七(二钱.细末用水送服)

    煎汤两茶盅,分三次饮下,一剂而诸病皆愈。又改用玄参、贝母、知母、花粉、甘草、白芍诸药,煎汤服。另用水送服三七末钱许,服两剂后,俾用生山药末煮粥,少加白糖,每次送服赭石细末钱许,以治其从前之肺痨。若觉热时,则用鲜白茅根四五两,切碎煮两三沸,当茶饮之。如此调养月余,肺痨亦大见愈。


    按:吐血之症,原忌骤用凉药,恐其离经之血得凉而凝,变为血痹虚劳也。而此症因有温病之壮热,不得不用凉药以清之,而有三七之善化瘀血者辅之,所以服之而有益无弊也。

    『来源』盐山·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




    把 "素有肺痨,发时咳嗽连连,微兼喘促。仲夏末旬,喘发甚剧,且呕血甚多。"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胸中满闷,常作呕逆,连连不止。
    ·下一篇:自述治愈牙疼之经过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涌泉散岭南杜鹃樟脑蔷薇花秋季胃热患者忌食南瓜肺劳喘咳肺病咳吐脓血小便白浊盘龙参夏季防中暑翻白草五痹汤五膈丸十味苍柏散大薸推气丸消痈汤小儿回春丹秋季饮食选橘皮夏季忌食用变成红黄色的苦瓜...春夏之交田螺忌与含鞣酸多的...论伤寒温病神昏谵语之原因及...猪蹄猪肤女性痛经药膳疗法野油麻阳雀花小叶桑香花刺鼍甲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