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医案心得

    温病兼虚热

    目录: → 医案心得 发布时间:2009-10-25

    温病兼虚热

    【病人基本资料】

    邑城东刘氏女,年十五岁,于季春患温病久不愈。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病因】

    因天气渐热,犹勤纺织,劳力之余出外乘凉,有汗被风遂成温病。

    【证候】

    初得周身发热,原宜辛凉解肌,医者竟用热药发之,汗未出而热益甚,心中亦热而且渴。此时若用大剂白虎加人参汤清之,病亦可愈,而又小心不敢用。惟些些投以凉润小剂,迁延二十余日,外感之热似渐退。然午前稍轻而午后则仍然灼热,且多日不能饮食,形体异常清瘦。左脉弦细无根,右部关脉稍实,一息六至。舌苔薄而微黄,毫无津液。大便四五日一行,颇干燥。

    【诊断】

    此因病久耗阴,阴虚生热,又兼外感之热留滞于阳明之府未尽消也。当以清外感之热为主,而以滋补真阴之药辅之。

    【处方】

    生石膏(一两捣细)野党参(三钱)生怀地黄(一两)生怀山药(一两)生杭芍(四钱)滑石(三钱)甘草(三钱)共煎汤一大盅,分两次温服下。

    【复诊】

    将药煎服两剂后,外感之热已退,右关脉已平和,惟过午犹微发热,此其阴分犹虚也。当再滋补其阴分。

    【处方】

    玄参(一两)生怀山药(一两)甘枸杞(五钱大者)生杭芍(五钱)滑石(二钱)熟地黄(一两)生鸡内金(一钱黄色的捣)甘草(二钱)共煎一大盅,分两次温服。

    【效果】

    日服药一剂,连服三日,灼热全愈。

    【说明】

    按此方于大队滋阴药中犹少加滑石者,恐外感之热邪未尽,引之自小便出也。愚凡治外感之热兼有虚热者,恒生山药与滑石并用,泻热补虚一举两得。至上有外感燥热而下焦复滑泻者,用之以清热止泻(宜各用一两),尤屡次奏效。二药相伍,原有化合之妙用,若再加芍药、甘草,即拙拟之滋阴清燥汤,可参观也。

    『来源』盐山·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




    把 "温病兼虚热"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温病兼喘胀
    ·下一篇:温病兼吐血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岐伯冬季保健防雪花扑面春季疥、癞等皮肤病患者忌食...永安止痒汤四物五子丸加减秋季肺脓疡患者忌多食核桃仁...秋季忌食用有洞无虫的栗子杜仲海螵蛸少阴病提纲及意义少阴病通脉四逆汤证春季补益元气选人参初秋需防带状疱疹吴茱萸汤失笑丸夏季忌食烂生姜秋季皮肤须防过敏学校莫忘秋季防病如何煎中药电视性近视不可小视白领要重视颈背痛猪骨海茄子桃花崖棕根小叶柳香花刺水莎草紫麻鼠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