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外上髁炎
肱骨外上髁炎,又称肱骨外上髁综合征、肱桡滑囊炎或网球肘,是以肘关节外侧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本病多见于需经常、反复旋转前臂,用力屈伸肘关节的作业人员,如木工、水电工及网球运动员等。由于长期劳损,局部肌腱肌纤维轻微撕裂使局部出血呈无菌性炎症,发生粘连,或关节滑膜嵌入肱桡关节间隙,从而引起肌肉痉挛,局部疼痛并沿伸腕肌放射性串痛。临床表现:发病较缓,多无明显外伤史而有经常使用肘腕的劳损过程。患肘后外侧酸痛,局部微呈肿胀,尤其在旋转、背伸、提、拉、端、推等动作时疼痛加剧,沿伸腕肌向下放射,严重者可涉及前臂和肩部。前臂旋转及握物无力,但上肢垂直位提起重物时,疼痛并不明显。本病多见于男性中年人。
本病属于祖国医学之“伤筋”范畴
(一)起居调养法
本病调养的关键一点是要注意肘部休息,避免经常、反复的肘关节活动,如旋转、屈伸等。急性期肿胀疼痛明显者应限制肘部关节活动,以免加重病情,不利于康复。另外,要注意局部保暖,可戴护肘。
(二)药物调养法
急性期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者,治宜祛风除湿,通络消肿。处方:老桑枝30克,路路通30克,羚羊骨18克,地骨皮30克,忍冬藤30克,威灵仙18克,云苓皮30克,川萆薢30克,炒山甲12克,蜈蚣3条。水煎,分早晚2次服,每日1剂。
(三)针灸调养法
1.毫针刺法
取穴:阿是穴(压痛点)、合谷、手三里、曲池、外关。
针法:阿是穴可用1针多向透刺,或1穴多针透刺,用捻转泻法。手三里可直刺1~2寸,局部有酸胀感,可扩散至前臂。合谷穴直刺0.5~1寸,局部有酸胀感,上传至肘、肩部。曲池可直刺透少海,深2~2.5寸,局部酸胀,或有触电感上至肩部,下至手指尖;亦可直刺,进针后微斜向远端,深1.5~2.5寸,得气后,大幅度提插数下,可向前臂扩散,或上达肩部。外关穴可直刺1~1.5寸,或透内关,局部可有酸胀感。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
2.三棱针刺拔罐法
取穴:阿是穴(压痛点)
方法:选准压痛点,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对准穴位用三棱针迅速刺入约半分至1分,随即迅速退出,以出血为度。动作要求快速、灵活。然后用闪火法拔罐,留罐3~5分钟,拔出少量黑血为佳。每3~5天治疗1次。一般治疗3次即可。
针刺时不可过猛,防止刺入太深,伤口过大,损害其他组织。
3.耳穴压豆法
取穴:肘关节,肾上腺,顶叶(相当于神门外)。
方法:将王不留行籽贴压于双侧耳穴(可用小块胶布固定),嘱患者每天自行按压3~4次,每次2分钟。王不留行籽可5天更换1次,5次为1疗程。
4.毫针加灸法
取穴:阿是穴(压痛点)、肘髎、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
方法:除阿是穴外,每次选2~3穴。选准阿是穴后,局部常规消毒,用2寸针于穴位周围围刺,针与针间隔1~1.5寸。再取2寸毫针直刺于其他穴位上。然后用药艾条熏烤压痛点及其他穴位,以病人能够忍受为限,至皮肤潮红为度。留针5分钟后起针。每日治疗1次,5次为1疗程。
(四)按摩调养法
按摩是治疗本病较好的方法,对病程短者疗效更佳。病程较长而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行手术治疗。
(1)手法:一指禅推、按、揉、弹拔、擦。
(2)取穴:合谷、阳溪、阳谷、曲池、小海、天鼎、缺盆、中府、极泉穴。
(3)治疗手法:首先按顺序在所取穴位上分别按压半分钟。合谷穴用力勿过度,以患者能够忍受为限。极泉穴可采用一压一放手法,即按压片刻后抬手,再次按压,反复2~3次,可有热流经肘传至手部。其他穴位于按压之外尚可结合轻揉。
患者坐位,术者坐于患者病侧(以右侧为例),呈45°斜位。开穴后,先以一指禅推法沿肱骨外上髁向前臂往返推3~5遍,再在局部弹拔5~10次。
术者右手以四指在前,拇指在后的姿势持握患者腕部,使患者右前臂呈掌心向上的旋后位,左手握患肘,掌心托在肘后侧,以拇指压于肱骨外上髁,其余四指放于肘内侧,作为拇指的对抗力量。术者以右手逐渐屈曲患者肘关节至最大限度,左手同时用力按压患者肱骨外上髁,沿肱骨外上髁上缘缓缓地向前滑动弹拔,同时后旋前臂逐渐伸直其肘关节,左手拇指沿外上髁前缘向后,顺原路拉回揉。然后术者仍以左手托患肘后侧,右手持患者前臂旋转活动肘关节。患者疼痛较重时,可重复以上手法一次。术者把患者手腕部夹持于腋下,令患者坐定,进行牵引。在牵引下两手掌在肘内、外两侧揉搓数次。最后,在肘外侧涂以红花油,以右手大鱼际擦揉外上髁及前臂伸肌群,以热力深透为度。然后双手持握患腕,以抖拉前臂及肘关节结束手法治疗。
每日治疗1次,7次为1疗程,各疗程之间间隔2~3天,直至疼痛消失为止。治疗期间应注意停止或减少伸腕肌的活动,否则不易治愈,且易复发。
(五)熏洗调养法
处方:艾叶、透骨草、秦艽、桑枝、五加皮、赤芍、防风、刘寄奴各15克。装入纱布药袋内。
用法:用脸盆加适量水,煮沸药物3~5分钟,将患肘悬置盆上方,以热气熏蒸患处周围数分钟,取下脸盆,边熏边待温度适宜时将患肘浸于药液中揉擦洗浴,每次30分钟左右。药液变凉时可重新加热。每日1~2次。每剂药可用2~3日。
(六)贴敷调养法
取穴:曲池、肘髎、阿是穴。
方法:制取葱汁、蒜汁和生姜汁各300毫升,米醋300毫升,灰面60克,牛皮胶120克,风仙花汁100毫升。先将前4种汁液混合加热,熬至极浓时,加入牛皮胶溶化,再入灰面搅匀,加风仙花汁,略熬成膏,取下待凉。再取约8平方厘米大小胶布数块,将膏摊于胶布中央,分别贴敷于穴位上。1日1换。必要时可再加固定。
(七)体育调养法
(1)前伸后屈法:直立位,两退叉开,与肩同宽,两臂下垂,两手握拳,然后两拳交替上抬,向前打出,左伸右缩,右伸左缩,做肩与肘部的前伸后屈运动。并配合呼吸,反复多次。
(2)弯腰肩部回旋法:两腿叉开站稳,腰前屈站稳,患侧上肢下垂(注意肌肉放松),以手引力,作顺、逆时针方向划圈,由小到大,由慢而快,反复多次。
(3)上肢回环法:直立位,两足分开同肩宽,健侧手叉腰,患侧手握拳,整个上肢在外侧做顺、逆时针方向抡臂划圈的回环动作,由小到大,由慢而快,反复多次。
(4)摸壁压肩法:患者面对墙壁,两足分开站立,用患侧手扶墙壁,逐渐向上摸,至最高时做压肩动作,并可以用健侧手放于患侧肩上辅助下压。反复多次。
(5)后划臂法:患者取站立位,微向前弯腰,双手自然下垂,然后双上肢同时做向后划水动作,反复多次。
(6)肘部屈伸法:坐位,患肢放在桌面或枕头上,握拳用力徐徐屈肘、伸肘,反复多次。
(7)前臂旋转法:患者取立位或坐位,屈肘90°,掌心向上,做前臂旋前、旋后动作,反复多次。亦可握拳旋前,松手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