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医杂集

    清除口腔异味 口酸口苦不再有

    目录: → 中医杂集 发布时间:2009-10-25
    祖国医学认为人口内的津液,与心、肝、脾、肺、肾五脏是相通的。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对于健康的人来说,一般情况下口中是没有什么异味的,也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如果口中出现苦、甜、咸、酸、辣、淡等异常味道,则说明五脏已经出现了功能障碍或出现了病象。  一般人常常认为这只是"小事"、"小问题",但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则是"小事不小"。对于这些易被忽视的"小问题",如果结合身体的其他状况,予以分析并加以中药调理,常可有效地预防某些疾病,对维护身体健康大有裨益!  一、口苦:  《黄帝内经》指出:"肝气热则胆泄口苦",即若出现口苦则意味着可能有内在的毛病。以口苦为主的状况有以下几种:  口中苦味甚为明显,身体感到疲劳,口不渴,舌质红,舌苔黄而厚腻,脉有力或偏快。可用:柴胡10克,龙胆草5克,藿香8克(后下),白蔻仁6克(后下),石菖蒲10克,鸡骨草15克,茵陈10克,萆薢12克,生薏苡仁20克,甘草6克。加水煎成300毫升,日分2次温服。(凡注明后下的药,待其它药将煎好时再放入,一般再煎5~10分钟即可。下同。-编者注)  随症加减:  1.除口苦明显外又感到胃脘部胀痛、嗳气、食欲不振,舌红苔黄厚者,可于上方中去石菖蒲、茵陈、萆薢、生薏苡仁,加蒲公英15克,佛手10克,砂仁6克(后下)。  2.如伴少许流涕、喷嚏或头痛等感冒症状者,在上方中去萆薢、茵陈,加荆芥10克,蔓荆子6克,防风8克。  3.口苦而兼全身倦怠,关节肌肉酸痛,舌苔甚为黄腻而湿润者,上方去茵陈、石菖蒲,加羌活、独活各6克,黄柏8克,苍术10克。煎服法同上方。  4.如口苦甚伴大便稀烂,腹部隐隐作痛,大便里急后重者,上方去茵陈、萆薢、生薏苡仁,加炒土金银花15克,广木香8克(后下),胡黄连6克。煎服法同上方。  5.一慢性胆囊炎患者,经治疗已好转,但近日因多吃了油腻煎炸食物,又出现口苦,右上腹隐隐作闷痛,舌红苔黄,脉弦(把脉时,指下有按琴弦之感者称弦脉。-编者注)略快,尿黄,这种情况提示胆囊炎有发作之象,可急用:  柴胡10克,枳壳12克,青皮8克,鸡骨草30克,延胡10克,炒山栀子6克,蒲公英20克,龙胆草6克,广木香8克(后下)。煎服法同上。如曾饮酒者,加葛花15克,枳栀子20克;曾食大量糯米或麦食者,加麦芽、谷芽各20克。  二、口淡:  吃东西时感到索然无味,甚至在没吃东西时也感到口淡,舌苔多白而厚。出现这种情况,有的是感冒之后,身体欠佳;有的是胃肠吸收功能差。笔者综合数十年各方面的研究显示,口淡者的身体免疫功能低下,抗病能力弱。因此对口淡不能等闲视之。一般常见的口淡及自疗方法如下:  口淡,身体倦怠,食欲不振,舌质淡,苔白腻,脉搏略缓,可用:藿香10克(后下),白蔻仁6克(后下),砂仁6克(后下),炒白术12克,生薏苡仁15克,陈皮8克,神曲10克,山楂(炒香)12克。煎服法同上。  口淡,大便稀烂者,在上方中加炒扁豆15克,葛根20克(炒半焦);气短或乏力者加党参15克,柴胡6克,升麻4.5克,当归6克;伴腰酸无力者加川杜仲(淡盐水炒断丝)、炒狗脊各15克。  三、口甜:  有的人常常感觉到口有甜味,甚至喝白开水也好象喝糖水一般。这种情况,中医认为是脾有湿热。张开口常可见到又厚又黄而湿润的舌苔。在治疗上当以芳香化湿为主,可用:佩兰15克(后下),白蔻仁5克(后下),石菖蒲6克,苍术10克,鸡骨草12克。煎服法同上。  随症加减:  1.胃脘胀闷,胸闷欲呕者加枳壳10克,半夏10克,藿香6克(后下),川厚朴8克。  2.平素喜饮酒者,加葛花12克,枳栀子15克。  3.大便稀烂者加炒扁豆12克,炒土银花15克,滑石10克。  4.身体感到发热,但体温又正常者,可加炒黄芩10克,炒山栀子8克。  四、口咸:  有些中年人,常感到口中有咸味,明显者好象口中含有几粒盐一样。中医学认为这是肾虚津液上泛所致。调理分以下2种情况:  1.一些中年或老年人常感口有咸味,有的还可感到轻度耳鸣,口微干而苦;或感到腰酸痛,舌质红,偏干,可用:黄柏6克,短母10克,牛膝15克,肉桂2克(后下),泽泻12克。加水煎成300毫升,日分2次服。  2.如感口咸,腰膝酸软或记忆力减退;或血压偏低,耳鸣,舌质淡红者,可用:熟附子4.5克,肉桂3克(后下),熟地15克,巴戟12克,肉苁蓉15克,石菖蒲10克,牡丹皮8克,泽泻12克,甘草6克。煎服法同上。  五、口酸:  即整天感到口内有酸味,十分难受,甚至吃甜的东西也感到酸,这种现象多出现于中年人。中医学认为是肝热乘脾。可用:鸡骨草15克,茵陈15克,胡黄连5克,淡吴萸2克,茯苓10克。煎服法同上。  随症加减:  1.如感胃部胀痛者,加佛手12克,枳壳8克,青皮10克。  2.常泛酸者加乌贼骨20克或瓦楞子30克(打碎)。  六、口辣:  即在没有吃辣的东西的情况下,却感到口内有辣味,甚至连舌头也有麻辣之感。中医学认为是肺热的表现。可用:天冬12克,桑白皮15克,土地骨皮20克,黄芩10克,知母12克,沙参10克或雪梨皮2个,甘草5克,煎服法同上。  随症加减:  多黄痰加鱼腥草15克,葶苈子10克;口渴甚加川石斛10克,生石膏30克。



    把 "清除口腔异味 口酸口苦不再有"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夏季忌多吃生冷食物
    ·下一篇:冬季老年人宜穿什么衣服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李时珍石菖蒲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分消汤清人程钟龄《医学心悟》《医...牛蒡子散全叶青兰小米淮山药粥秋季糖尿病患者忌食椰子白芍秋季忌无病进补防己显脉香茶菜阳起石丸养肝活络汤黄药子蜂糖罐复方木贼汤石柏散白花猪母菜食疗辩寒热每天吃水果别超过两种猪蹄禹余粮小鱼眼草熊胆五指毛桃灵香蒿委陵菜水杨根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