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令时节,不少人一吃补药,就出现口舌生疮、失眠、胃脘疼痛、腹胀腹泻等症状。
其实,虚不受补症状是可以改善的。根据秋天季节特点和补品性味,服食平和补品以增强体质,中医称之为“引补或底补”,简单的一句话就是:为冬令进补打好基础。
进补讲科学,专家建议,秋季引补以食补为宜,可食用芡实、山药、大枣、龙眼肉、百合、苡仁等,皆有补益气血、健脾补肾和调理脾胃的作用。
另一方面,体质较虚者还可适当多吃一些瘦猪肉、牛肉、鸡肉以及蜂蜜、蜂王浆、牛奶、鸡蛋、豆浆、红枣等,此类食品有扶正祛邪的功效;还可在医师的指导下,适当服用生晒参或西洋参,以补气生津、健脾安神。同时,患风湿病的体弱年老者,在冬季的多发病,凡由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寒湿痹阻所致者,如能在秋季服用独活寄生丸以扶正祛邪,则能在冬季拒邪于体外;慢性支气管炎与支气管哮喘等症,为肺脾两虚之病,冬季寒冷时常使咳嗽、气喘加剧,如能在秋季服用蛤蚧大补丸,并食用核桃肉等,以补肺益肾纳气,则可减轻在冬季的发作症状。
中医强调,秋季引补是秋季中医养生要旨之一。秋季引补不仅补养了身体,而且作为冬季进补的先导,使人体逐渐适应补品的作用,在冬季进补时更加易于接受,这就不至于发生虚不受补的现象了。
把 "秋宜引补,冬再进补"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秋季养生饮哪些果茶
·下一篇:秋季进补食用哪些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