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医杂集

    叶下珠

    目录: → 中医杂集 发布时间:2009-10-25

    叶下珠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Yè Xià Zhū

    【别名】珍珠草、叶下珍珠、叶后珠、十字珍珠草、夜合草、夜合珍珠

    【来源】为大戟科油柑属植物叶下珠Phyllanthus urinaria L.,以全草入药。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夏秋采集全草,去杂质,晒干。

    【性味】微苦、甘,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明目,消积。用于肾炎水肿,泌尿系感染、结石,肠炎,痢疾,小二疳积,眼角膜炎,黄疸型肝炎;外用治青竹蛇咬伤。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草捣烂敷伤口周围。

    【备注】(1)治疗肠炎腹泻及细菌性痢疾,可单用本品一两,煎服;也可配合老鹳草一两同用。在治疗夜盲症时,可用鲜草一两至二两,加鸭肝二、三个同炖汤,熟后,吃鸭肝及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珍珠草

    《*辞典》

    【出处】《生草药性备要》

    【拼音名】Zhēn Zhū Cǎo

    【别名】日开夜闭、十字珍珠草(《生草药性备要》),阴阳草、假油柑(《临证指南》),真珠苹(《纲目拾遗》),鲫鱼草、胡羞羞(《广州植物志》),老鸦珠(《福建民间草药》),夜合珍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落地油柑、小利柑(《陆川本草》),蓇草(《南宁市药物志》),夜合草(《江西民间草药》),山皂角(《贵州民间药物》),叶后珠(《四川中药志》),油柑草(《福建中草药》),鱼鳞草(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叶下珠的全草或带根全草。夏、秋间采收,晒干。

    【源形态】

    叶下珠(《植物名实图考》)

    一年生草本,高10~40厘米,秃净或近秃净。茎直立,分枝常呈赤色,具翅状纵棱。单叶互生,排成2列,形似复叶;叶片长椭圆形,长5~15毫米,宽2~5毫米,先端尖或钝,基部圆形,下面灰绿色;叶柄短或近无柄;托叶小,尖三角形。花单性,雌雄同株,腋生,细小,赤褐色;无柄或具短柄;花萼6枚;花冠缺;雄花2~3朵聚生,雄蕊3,花丝基部合生,药室纵裂;雌花在叶下2列着生,子房3室。蒴果无柄,扁圆形,径约3毫米,赤褐色,表面有鳞状凸起物。种子三角状卵形,淡褐色,有横纹。花期7~8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路旁、田边。分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主产广东、广西、四川等地。

    【性状】干燥带根全草,根茎外表浅棕色,有髓;主根不发达,须根多数,浅灰棕色。茎粗约2~3毫米,老茎基部灰褐色;茎枝有纵皱,灰棕色、灰褐色或棕红色;质脆易断,断面中空。分枝有纵皱及不甚明显的膜翅状脊线。叶片薄而小,灰绿色,皱缩,易脱落。花细小,腋生于叶背之下,多已于缩。有的带有扁圆形亦褐色的果实。气微香,叶味微苦。

    【化学成分】全草含酚性成分、三萜成分。

    【性味】

    甘苦,凉。

    ①《植物名实图考》:"性凉。"

    ②《福建民间草药》:"苦,寒。"

    ③《南宁市药物志》:"甘苦。"

    【归经】《泉州本草》:"入肝、肺二经。"

    【功能主治】

    平肝清热,利水解毒。治肠炎,痢疾,传染性肝炎,肾炎水肿,尿路感染,小儿疳积,火眼目翳,口疮头疮,无名肿毒。

    ①《生草药性备要》:"治小儿疳眼,疳积,煲肉食或煎水洗。""治头上生疮仔成堆,痛痒难抵,煎水洗,研末开油搽亦可。"

    ②《临证指南》:"治小儿诸疳瘦弱,眼欲盲。为末白汤下,或蒸煮鱼肉食。"

    ③《植物名实图考》:"治瘴气。"

    ④《福建民间草药》:"平肝,退火,明目,治蛇咬伤。"

    ⑤《贵州民间药物》:"理气消肿。"

    ⑥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肝明目,渗湿利水。治肾炎水肿,尿路感染,尿路结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鲜者1~2两);或捣汁。外用:捣敷。

    【附方】

    ①治红白痢疾:叶下珠鲜草一至二两。水煎,赤痢加白糖,白痢加红糖调服。(《福建中草药》)

    ②治传染性肝炎:鲜叶下珠一至二两。水煎服,一日一剂,连服一周。(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③治小儿疳积,夜盲:叶下珠五至七钱,鸡、猪肝酌量。水炖服。(《福建中草药》)

    【临床应用】

    ①治疗痢疾、腹泻

    取新鲜全草2~3两,或干品1~2两,洗净加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每天1剂,早晚分服。小儿酌减;治疗36例,治愈23例,显效12例,无效1例。有的服两次即愈。

    ②治疗狂犬咬伤

    取全草4~6株(小儿酌减)煎服。另用全草同冷饭粒捣敷受伤之处。6例受狂犬咬伤的患者用上法处理后,均安全无恙。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叶下珠"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珍珠风
    ·下一篇:珍珠菜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夏季老年人锻炼宜清幽槟榔[图]冰凉花糖尿病药粥方葫芦藓栗柄金粉蕨甘紫菜合掌散牛黄散浙贝母土鳖虫[图]太阳病桃核承气汤证制何首乌拨云退翳散羊胎橘红杏仁汤夏季劳动后忌猛吃西瓜黑白散论胃病噎膈(即胃癌)治法及...春季饮食养肝为先花点草鲟鱼雄黄豆无腺橉木水田七树头发石龙刍石榴花咽喉甘露饮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