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医杂集

    玉簪

    目录: → 中医杂集 发布时间:2009-10-25

    玉簪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Yù Zān

    【别名】白玉簪、白鹤花、玉簪花、玉泡花、白鹤草

    【来源】百合科玉簪属植物玉簪Hosta plantaginea Aschers.,以全草、根和花入药。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全草四季可采,多鲜用。花多在夏季含苞待放时采,阴干。根秋后采挖,鲜用或晒干。

    【性味】甘、辛,寒。有毒。

    【功能主治】

    根、叶: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根:外用治乳腺炎,中耳炎,颈淋巴结结核,疮疡肿毒,烧烫伤。

    叶:外用治下肢溃疡。

    花:清咽,利尿,通经。用于咽喉肿痛,小便不利,痛经;外用治烧伤。

    【用法用量】

    根: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或捣烂取汁滴耳中。

    叶:鲜叶浸入菜油中数天,然后用此叶贴患处,每天换药一次。

    花:1~2钱。外用适量。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玉簪花

    《*辞典》

    【出处】《品汇精要》

    【拼音名】Yù Zān Huā

    【别名】内消花(《海上方》),玉簪(《春渚纪闻》),白鹤花(《品汇精要》),白鹤仙(《纲目》),白萼(《群芳谱》),白玉簪、小芭蕉(《分类草药性》),金销草(《上海常用中草药》),化骨莲(江西《草药手册》)。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玉簪花的花。

    【源形态】

    多年生草本。具粗根茎。叶根生,成丛;叶片卵形至心脏卵形,长15~25厘米,宽10~15厘米,先端急尖。绿色,有光泽,主脉明显;叶柄长达20~30厘米。花茎从叶丛中抽出,长40~65厘米,较叶长,顶端常有叶状的苞片1枚;花白色,夜间开花,芳香,向上生长;花柄基部常有膜质卵形苞片;花被漏斗状,上部6裂,下部花被筒很长,喉部扩大;雄蕊6,与花被等长;雌蕊1,子房无柄,花柱线形,柱头小。蒴果窄长,长4~5厘米。种子黑色,光泽,边缘有翼,花期7~8月。果期8~9月。

    本植物的根茎(玉簪花根)、叶(玉簪叶)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布】生于阴湿地区。我国各地都有栽培。

    【性味】

    甘,凉,有毒。

    ①《纲目拾遗》:"微毒。"

    ②《岭南采药录》:"味甘,性凉。"

    ③《重庆草药》:"甘微苦,性温平。"

    【功能主治】

    治咽喉肿痛,小便不通,疮毒,烧伤。

    ①《纲目拾遗》:"治小便不通。"

    ②《分类草药性》:"治遗精,吐血,气肿,白带,咽喉红肿。"

    ③《岭南采药录》:"润肺,止咳血,又和水捣烂,饮之能解斑蝥毒。"

    ④《河北药材》:"绝胎妊,散肿毒。"

    ⑤《重庆草药》:"调气,活血,补虚。治红崩,白带。"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8~1钱。外用:捣敷。

    【附方】

    ①治咽喉肿痛:玉簪花一钱,板蓝根五钱,玄参五钱。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②治小便不通:㈠玉簪花、蛇蜕各二钱,丁香一钱。共为末,每服一钱,酒调送下。(《医学指南》玉龙散)㈡玉簪花一钱,萹蓄四钱,车前草四钱,灯心草一钱。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临床应用】治疗烧伤:取玉簪花1斤,用香油4斤浸泡2个月,取油备用。用时先清创,吸出水泡内容,后用消毒棉球蘸药外涂,每1~2日1次。热天暴露患处,冷天用浸药的纱布包敷患处。治疗1OO余例,一般5分钟左右止痛。Ⅰ°烧伤用药1~2次可愈,Ⅱ、Ⅲ°烧伤须连续用药5~10次。

    【摘录】《*辞典》

    页首↑

    玉簪花根

    《*辞典》

    【出处】《品汇精要》

    【拼音名】Yù Zān Huā Gēn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玉簪花的根茎。秋季采挖,除去茎叶、须根,洗净,晒干或鲜用。

    【源形态】植物形态详"玉簪花"条。

    【化学成分】根含香豆精类、三萜成分、多糖、氨基酸。

    【性味】

    甘辛,寒,有毒。

    ①《品汇精要》:"味微苦,性寒,有小毒。"

    ②《纲目》:"甘辛,寒,有毒。"

    【归经】

    ①《玉楸药解》:"入足少阴肾经。"

    ②《本草再新》:"入心、肝二经。"

    【功能主治】

    消肿,解毒,止血。治痈疽,瘰疬,咽肿,吐血,骨鲠。

    ①《品汇精要》:"根捣汁,疗诸骨鲠。"

    ②《纲目》:"捣汁服,解一切毒;涂痈肿。"

    ③《本草再新》:"治一切疮毒,破血消肿,排脓散风。"

    ④《分类草药性》:"治崩症,牙痛。"

    ⑤《岭南采药录》:"患喉蛾,取根捣汁含漱。"

    ⑥《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带症。"

    ⑦《四川中药志》:"治吐血,咽喉红肿,敷痈疽、瘰疬。"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捣汁,1~3钱。外用:捣敷。

    【注意】《品汇精要》:"凡服勿犯牙齿。"

    【附方】

    ①治乳痈初起:玉簪花根擂酒服,以渣敷之。(《海上方》)

    ②治崩漏,白带:玉簪根二两,炖肉吃;或配三白草各五钱至一两,炖肉吃。(《陕西中草药》)

    ③下鱼骨哽:玉簪花根,山里红果根。同捣自然汁,以竹筒灌入喉中,其骨自下,不可着牙齿。(《乾坤生意》)

    ④刮骨取牙:玉簪根(干者)一钱,白砒三分,白硇七分,蓬砂二分,威灵仙三分,草乌头一分五厘。为末,以少许点疼处,即自落也。(《余居士选奇方》)

    【摘录】《*辞典》

    页首↑

    玉簪叶

    《*辞典》

    【出处】《纲目》

    【拼音名】Yù Zān Yè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玉簪花的叶或全草。

    【源形态】植物形态详"玉簪花"条。

    【性味】《纲目》:"甘辛,寒,有毒。"

    【功能主治】

    治痈肿,疔疮,蛇虫伤。

    ①《纲目》:"蛇虺螫伤,捣汁和酒撮,以渣敷之。中心留孔泄气。"

    ②《中国药植图鉴》:"全草外敷,治乳痈疔疮,顽固性溃疡。"

    ③江西《草药手册》:"全草治吐血,解斑蝥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用1~3钱;或捣汁和酒服。外用:捣敷或捣汁滴耳。

    【附方】

    ①治乳腺炎:玉簪全草一两,菠菜二两。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②治乳痈,疮毒,蛇咬:玉簪鲜草洗净,捣烂外敷。(《上海常用中草药》)

    ③治耳内流脓:玉簪鲜草洗净,捣汁滴耳。(《上海常用中草药》)

    ④治顽固性溃疡:鲜玉簪叶,洗净后用米汤或开水泡软,贴患处,日换二、三次。(《福建民间草药》)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玉簪"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玉竹
    ·下一篇:玉屑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徐之才雷蘑和中丸秋季防哮喘病应痛丸一品山药木鳖子[图]片姜黄莲子心辛夷溃坚汤穿山甲鹿蹄草地枇杷阳春防水痘清肝宁心汤夏季小儿暑热食疗芎黄散小柴胡汤半拉子夏季忌食用时间过久的食物秋防感冒“十字歌”秋季,小心蛔虫多发现代男女健康饮食大全竹节参鱵鱼丁茄[图]唐古特马尿泡秧鸡短冠草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