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医杂集

    樱桃

    目录: → 中医杂集 发布时间:2009-10-25

    樱桃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Yīnɡ Táo

    【来源】蔷薇科梅属植物樱桃Prunus pseudocerasus Lindl.,以叶及核入药。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夏采叶及果实,捡果核洗净,晒干。

    【性味】

    核:辛,平。

    叶:甘,平。

    【功能主治】

    核:清热透疹。用于麻疹不透。

    叶:透疹、解毒。用于麻疹不透;外用治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核1~3钱;叶0.5~1两,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备注】(1)同属植物山樱桃(山豆子)Prunus tomentosa Thunb.与樱桃近似,果核亦入药。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樱桃

    《*辞典》

    【出处】《别录》

    【拼音名】Yīnɡ Táo

    【别名】含桃(《礼记》),荆桃(《尔雅》),朱樱(《蜀都赋》),朱果(《品汇精要》),樱珠、家樱桃(《中国树木分类学》)。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樱桃的果实。初夏果实成熟时采收。

    【源形态】

    落叶灌木或乔木,高3~8米。树皮灰棕色,有明显的皮孔:幼枝无毛或被白色短毛。叶互生;叶柄长5~8毫米,被短毛;托叶2枚,通常2~4裂;叶片广卵圆形、倒广卵形至椭圆状卵形,长5~13厘米,宽3~9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边缘有大小不等的重锯齿,齿端有腺点,上面绿色,几无毛,下面淡绿色,脉上被有短毛,基部通常有2腺体。花先叶开放,2~6朵簇生或成总状花序;花梗基部有具腺齿的小苞片,总苞早落;花白色,直径约2厘米;萼筒绿色,广倒圆锥形,先端5裂;花瓣5,卵形至圆形,先端微凹缺;雄蕊多数,与花瓣等长;雌蕊1,子房上位,花柱平滑无毛。核果近圆球形,直径约1.3厘米,成熟时鲜红色,有长柄,内含种子1枚。花期3~4月。果期5月。

    本植物的根(樱桃根)、枝(樱桃枝)、叶(樱桃叶)、果核(樱桃核)及新鲜果实经加工取得的液汁(樱桃水)等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布】栽培于庭园或农圃。分布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湖北、四川、山西等地。

    【化学成分】种子含氰甙,水解产生氢氰酸。树皮中得芫花素、樱花素和一种甾体化合物。

    【性味】

    甘,温,

    ①《别录》:"味甘。"

    ②《食性本草》:"平,无毒。"

    ③《纲目》:"甘涩,热,无毒。"

    【功能主治】

    益气,祛风湿。洽瘫痪,四肢不仁,风湿腰腿疼痛,冻疮。

    ①《别录》:"主调中,益脾气。"

    ②《滇南本草》:"治一切虚症,能大补元气,滋润皮肤;浸酒服之,治左瘫右痪,四肢不仁,风湿腰腿疼痛。"

    ③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清血热,补血补肾,预防喉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斤;或浸酒。外用:浸酒涂擦或捣敷。

    【注意】

    ①孟诜:"不可多食,令人发暗风。"

    ②《日华子本草》:"多食令人吐。"

    ③《本草图经》:"虽多食无损,但发虚热耳。"

    ④《日用本草》:"特性虚火,能发虚热咳嗽之疾,小儿尤忌。"

    【摘录】《*辞典》

    页首↑

    樱桃根

    《*辞典》

    【出处】《食疗本草》

    【拼音名】Yīnɡ Táo Gēn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樱桃的根,9~10月采牧。

    【源形态】植物形态详"樱桃"条。

    【性味】《重庆草药》:"味甘,性平,无毒。"

    【功能主治】

    ①《食疗本草》:"治蛔虫。"

    ②《重庆草药》:"调气活血。治妇人气血不和,肝经火旺,手心潮烧,经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者1~2两。

    【摘录】《*辞典》

    页首↑

    樱桃核

    《*辞典》

    【出处】《滇南本草图说》

    【拼音名】Yīnɡ Táo Hé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樱桃的果核。取成熟果实放置缸中,用手揉搓,使果肉与果核分离,然后洗去果肉,取净核晒干。

    【源形态】植物形态详"樱桃"条。

    【性状】干燥果核呈扁卵形,长8~12毫米,直径7~9毫米,顶端略尖而微歪,如鸟喙状,另一端有圆形凹人的小孔,外表面白色或淡黄色,有不明显的小凹点,腹缝线微凸出,背缝线明显而突出,其两侧具2条纵向突起的肋纹。质坚硬,不易破碎。核内有种子1枚,表面呈不规则皱缩,红黄色,久置呈褐色。种仁淡黄色,富油质。气微香,味微苦。以饱满、淡黄白色、无杂质者为佳。

    【功能主治】

    透疹,解毒。治麻疹透发不畅;消疽瘤,灭瘢痕。

    ①《滇南本草图说》:"痘症色白陷顶不升浆者,为末敷之,可以升浆起长。"

    ②《本草再新》:"败毒,消疽瘤。"

    ③《江苏植药志》:"治麻疹透发不快;煎水洗净疮,灭瘢痕。"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外用:磨汁涂或煎水洗。

    【注意】《滇南本草图说》:"痘症阳症忌服。"

    【附方】

    ①治出痘喉哑:甜樱桃核二十枚。砂锅内焙黄色,煎汤服。(《纲目拾遗》)

    ②治眼皮生瘤:樱桃核磨水搽之,其瘤渐渐自消。(《医学指南》)

    【摘录】《*辞典》

    页首↑

    樱桃水

    《*辞典》

    【出处】《纲目拾遗》

    【拼音名】Yīnɡ Táo Shuǐ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樱桃的新鲜果实,经加工取得之液汁。

    【源形态】植物形态详"樱桃"条。

    【制法】用鲜樱桃数斤,装入磁坛内封固,埋入土中,约深1米许,经7~10天取出,坛中樱桃已自化为水,即将果核除去,留取清汁备用。

    【功能主治】治疹发不出,冻疮,汤火伤。

    【用法用量】内服:炖温。外用:涂。

    【附方】

    ①治疹发不出,名曰闷疹:樱桃水一杯,略温灌下。(王玷桂《不药良方》)

    ②治冻瘃疮:樱桃水搽在府上,若预搽面,则不生冻瘃。(《梁侯瀛集验良方》)

    ③治烧汤伤:樱桃水蘸棉花上,频涂患处,当时止痛,还能制止起泡化脓。(《河北中医药集锦》)

    【临床应用】

    治疗冻疮

    取樱桃(八成熟)若干,装入瓷坛内,然后倒入75%酒精,以浸没樱桃为度,加盖密封,在背阴处挖坑将瓷坛埋入,待冬季取出应用。①轻度冻疮(皮肤红肿、痛痒、未破溃者):可用酒精浸液局部涂擦,每日数次,亦可取浸泡的樱桃(剖去核)肉贴患处或涂擦之。②重度冻疮(皮肤破溃或伴有感染):如疮面小,可用去核樱桃贴患处包扎即可。疮面过大,可取数个樱桃置辗钵内捣烂敷疮面包扎,每日更换1~2次。如疮面有脓液,应先用酒精浸液洗去脓汁而后敷药。用上法治疗轻度冻疮300余例,一般3日内治愈;重度冻疮100余例,多数在1周内治愈。

    曾用樱桃水(樱桃冷藏未加酒精者)与樱桃酒分别在临床上作了对照,结果证明:后者比前者效果好。樱桃酒用后患处无灼窟感,且增强衷热、消毒,灭菌等作用。

    【摘录】《*辞典》

    页首↑

    樱桃叶

    《*辞典》

    【出处】《唐本草》

    【拼音名】Yīnɡ Táo Yè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樱桃的叶片。

    【源形态】植物形态详"樱桃"条。

    【性味】

    甘苦,温。

    ①《纲目》:"甘,平,无毒。"

    ②《本草再新》:"味辛苦,性温。无毒。"

    【归经】《本草再新》:"入肝、脾二经。"

    【功能主治】

    温胃,健脾,止血,解毒。治胃寒食积,腹泻,吐血,疮毒。

    ①《唐本草》:"捣叶封,主蛇毒;绞汁服防蛇毒内攻。"

    ②《滇南本草》:"治吐血。"

    ③《滇南本草图说》:"敷疮。"

    ④《本草再新》:"养肝助火,健脾开胃,除胃脘之积寒,消食破滞。"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捣汁。外用:捣敷。

    【附方】

    ①治腹泻,咳嗽:樱桃叶及树枝,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②治阴道滴虫:樱桃树叶(或桃树叶)一斤。将上药煎水坐浴,同时用棉球(用线扎好)沽樱桃叶水塞阴道内,每日换一次,半月即愈。(《仝展选编·妇科》)

    【摘录】《*辞典》

    页首↑

    樱桃枝

    《*辞典》

    【出处】《纲目》

    【拼音名】Yīnɡ Táo Zhī

    【别名】樱桃梗(《滇南本草》)。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樱桃的枝条。

    【源形态】植物形态详"樱桃"条。

    【功能主治】《滇南本草》:"治寒疼,胃气疼,九种气疼。樱桃梗烧灰,为末,烧酒下。"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樱桃"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鹦鹉
    ·下一篇:椆李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巴豆红毛毡牛黄八宝丸青稞片姜黄补骨脂青皮泽兰羊屎木《吴佩衡医案》太阳伤寒表实...秋季小儿忌吃生枣春季助阳多吃韭菜穿山龙海芋白子菜夏季忌食用时间过久的食物煨姜恒山甘草汤夏季健康饮食春季忌盲目壮阳春季宜吃香椿答徐××问其妻荡漾...论肾弱不能作强治法猪髓野冬菊杨梅岩莴苣绣线菊芜荑铜骨七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