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医杂集

    茵芋

    目录: → 中医杂集 发布时间:2009-10-25

    茵芋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Yīn Yù

    【别名】黄山桂

    【来源】芸香科茵芋Skimmia reevesiana Fortune,以叶入药。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生境分布】东南沿海各省至湖南、湖北、广西、贵州。

    【毒性】茵芋的果和叶均有毒,尤以叶为剧。误食少量引起轻度痉挛,大量引起血压下降,心肌麻痹而死亡。解救方法:若出现痉挛,可肌肉注射苯巴比妥,痉挛控制后,可洗胃与导泻。若血压下降则注射肾上腺素或苯甲酸钠咖啡因。

    【性味】苦,温。有毒。

    【功能主治】祛风胜湿。主治顽痹拘急挛痛。

    【用法用量】1~3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茵芋

    《*辞典》

    【出处】《本经》

    【拼音名】Yīn Yù

    【别名】卑山共(《吴普本草》),莞草、卑共(《别录》),茵蓣(《千金方》),因预(《纲目》)。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茵芋的茎叶。

    【源形态】

    茵芋,又名:黄山桂。

    常绿灌木,分枝,高约1米。叶常集生于枝顶,狭长圆形或长圆形,两端渐尖,长7~11厘米,宽2~3厘米,全缘,有时沿中部以上两侧边缘有疏浅缺刻,中脉在叶面浮凸,且密被微柔毛;叶柄长4~7毫米,淡红色。花常为两性,集生成顶生的圆锥花序;苞小,卵形;萼片5,广卵形;花瓣5,白色,有芳香,长圆形至卵状长圆形,端圆或钝,在花蕾时各瓣大小略有不等;雄蕊与花瓣等长,花丝丝状,花药广椭圆形;子房近圆球形,4~5室,花柱短,柱头头状。果长圆形,长10~15毫米,红色,有残存萼片。花期4~5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中树荫下。分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四川、贵州、福建、广西、广东、湖北等地。

    【化学成分】叶含茵芋碱、茵芋甙、蔗糖。

    【药理作用】茵芋碱有麻黄碱样作用,可升高麻醉猫血压,增强瞬膜收缩,加强肾上腺素对血压及子宫的作用,加强猫或兔的在位子宫收缩,抑制小肠收缩及扩张冠状血管等。此外,还能提高横纹肌张力,加强脊髓反射兴奋性(去脑蛙的反射时的测定),这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之兴奋有关;在切除肾上腺后,其作用仍可保持。它对神经节无作用,对可卡因无增强作用,对猫或大鼠的神经-横纹肌制备亦无显著影响,不翻转拟交感药的作用。其作用虽与麻黄碱有许多类似处,但强度较弱。小鼠在皮下注射600毫克/公斤以上时,可出现抑制,共济失调,但不致死亡。对蛙50~100毫克/公斤时可出现显著的兴奋现象,提高横纹肌张力,200毫克/公斤时则可致死。猫皮下注射50毫克/公斤,无明显变化。早年认为它是一种肌肉毒,可引起蛙肌强直,剂量较大,亦可抑制心脏肌肉;如静脉注射于兔,可引起心肌抑制甚至麻痹,血压逐渐降低,最终动物发生痉挛而死。

    【毒性】《南方主要有毒植物》:"茵芋,有毒部位,果和叶,以叶含毒较烈。中毒症状:误食少量引起轻度痉挛,大量则引起血压下降,心肌麻痹而死亡。解救方法:若痉挛时可肌注苯巴比妥,痉挛控制后可洗胃,导泻。若血压下降则注射肾上腺素或苯甲酸钠咖啡因强心剂等。"

    【性味】

    辛苦,温,有毒。

    ①《本经》:"味苦,温。"

    ②《吴普本草》:"微温,有毒。"

    ③《药性论》:"苦辛,有小毒。"

    【归经】《本草求真》:"入肝、肾。"

    【功能主治】

    治风湿痹痛,四肢挛急,两足软弱。

    ①《本经》:"主五藏邪气,心腹寒热羸瘦如疟状,发作有时,诸关节风湿痹痛。"

    ②《别录》:"疗久风湿走四肢,脚弱。"

    ③《药性论》:"治男子女人软脚毒风,拘急挛痛。"

    ④《日华子本草》:"治一切冷风,筋骨怯弱羸颤,入药炙用。"

    【用法用量】内服:浸酒或入丸剂(生药一日量3~6分)。

    【注意】本品有毒,内服宜慎。阴虚而无风湿实邪者禁用。

    【附方】

    ①治贼风,手足枯痹,四肢拘挛:茵芋、附子、天雄、乌头、秦艽、女萎、防风、防己、踯躅、石楠、细辛、桂心各一两。上十二味,切,以绢袋盛,清酒一斟渍之,冬七日,夏三日,春、秋五日。药成初服一合,日三,渐增之,以微痹为度。(《百病方》)

    ②治风气积滞成脚气,常觉微肿,发则或痛:茵芋叶(锉,炒)、薏苡仁各半两,郁李仁(去皮、尖,微炒)一两,牵牛子三两(生取末一两半)。上研细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五更姜枣汤下,未利加至三十丸,日三,快利为度,白粥补。(《本事方》茵芋丸)

    【名家论述】

    ①《纲目》:"《千金》、《外台》诸古方,治风痫有茵芋丸,治风痹有茵芋酒,治妇人产后中风有茵芋膏,风湿诸方多用之。茵芋、石南、莽草,皆古人治风妙品,而近世罕知,亦医家疏缺也。"

    ②《本经逢原》:"茵芋大毒,世亦罕用。《本经》虽有治羸瘦如疟状一语,皆是五脏有邪气,心腹寒热所致,非能疗虚羸寒热也。其治关节风湿痹痛,是其正治。"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茵芋"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断血流
    ·下一篇:茵陈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近代四大名医—王绍棠 张锡纯榧子华山矾当归荜茇羊屎木硫黄番泻叶南天竹南瓜子黄根夏季女性养护背部甲香云南冻青叶夏季孩子饮食应坚持做到“五...猪胰野菊花野海棠茵陈野鸦椿披叶苔鷃无腺橉木土千年健土连翘天南星[图]熟地黄二四合剂加减温中汤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