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医杂集

    马棘

    目录: → 中医杂集 发布时间:2009-10-25

    马棘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Mǎ Jí

    【别名】一味药、野绿豆、马料梢、山皂角、野篮枝子

    【来源】为豆科木篮属植物马棘Indigofera pseudotinctoria Mats.,以根或全株入药。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秋季挖根或采全株,洗净,切片晒干或去外皮切片晒干。也可鲜用。

    【源形态】小灌木或半灌木,高60~90厘米。茎直立,分枝多,被白色丁字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夏季开花,叶腋抽出遂式总状花序,蝶形花冠红紫色。荚果圆柱形,幼时密生丁字毛,熟后暗紫色,内有肾状种子数粒。

    【性味】苦、涩,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感冒咳嗽,扁桃体炎,颈淋巴结结核,小儿疳积,痔疮;外用治疔疮。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捣敷或捣汁搽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一味药

    《*辞典》

    【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

    【拼音名】Yí Wèi Yào

    【别名】野槐树(《植物名实图考》),野蓝枝子(《中国树木分类学》),狼牙草(《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小豆柴、岩豆柴、铁扫把、野绿豆(《贵州民间方药集》),山皂角、铁皂角(《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山绿豆(《四川中药志》),紫花地料梢、马料梢(《浙扛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豆科植物马棘的全草。9~10月采收。

    【源形态】

    马棘(《救荒本草》)

    小灌木,高60~90厘米。茎多分枝,枝条有丁字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长5~6厘米;小叶7~11片,倒卵形或长圆形,长1~2.5厘米,宽5~14毫米,先端有凹陷,全缘,基部阔楔形,上面暗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被平贴的丁字毛。总状花序,腋生,长4~6厘米,苞片脱落;萼小,斜形,绿色,具毛,5齿裂,不整齐;花冠蝶形,5瓣,红紫色或白色,旗瓣倒卵圆形,翼瓣卵圆形,微与龙骨瓣相连,龙骨瓣直立无嘴,基部两侧各具短距;雄蕊10,2体;雌蕊单1,子房上位,扁长形,无毛,1室,胚珠4~5枚,柱头多呈画笔状。荚果圆柱形,褐色,有种子数粒。花期5月。果期8月。

    本植物的根(一味药根)亦供药用,另详。

    【生境分布】生长于山坡竹林下。分布于山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性味】《四川中药志》:"味苦涩,性温,无毒。"

    【功能主治】

    治瘰疬,痔疮,食积,感寒咳嗽。

    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利水,消胀。"

    ②《四川中药志》:"治痒子,小儿食积抱胀,寒凉咳嗽,食停及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3~1两;或炖肉服。

    【附方】

    ①治痒子初起,结核硬块:一味药、马桑根、何首乌,炖猪肉服。(《四川中药志》)

    ②治小儿食积饱胀:一味药、刮经板、石竹根、鱼鳅串、萝卜子,熬水服。(《四川中药志》)

    ③治烂脚:马棘全草晒干,烧灰,用青油调敷。(《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摘录】《*辞典》

    页首↑

    一味药根

    《*辞典》

    【出处】《贵州良间方药集》

    【拼音名】Yí Wèi Yào Gēn

    【来源】为豆科植物马棘的根。全年可采。

    【源形态】植物形态详"一味药"条。

    【性味】《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性温,味苦涩。"

    【功能主治】

    活血祛瘀,解毒。治咳喘,喉蛾,疔疮,瘰疬,痔疮,跌打损伤。

    ①《贵州民间方药集》:"治痔疮出血,止刀伤出血;又用为强壮剂。"

    ②《浙讧天日山药植志》:"治瘰疬,寒咳,小儿食积,痔疮,白喉,疔疮,毒蛇咬伤。"

    ③《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凉解毒,活血行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品2~3两;或浸酒。外用:捣敷。

    【附方】

    ①治老人吼咳喘病:一味药根二两,炖五花肉食。(《四川中药志》)

    ②治喉蛾:马棘鲜根(去外表薄黑皮)三至四两,加米汤、冰糖或白糖,蒸汁服(五岁以内三钱,五至十岁五钱)。

    ③治疔疮:马棘鲜根(去外表薄黑皮)二至三两,水煎服;并用洗净的鲜根,加白糖捣烂敷患处。

    ④治风气痛、跌打损伤:马棘根二两,浸酒服。(②方以下出《浙扛民间常用草药》)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马棘"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纤花千金藤
    ·下一篇:莲叶橐吾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夏季养心功水牛角竹衣苧麻根窄叶大戟紫楠清肝解郁益阴渗湿汤山豆根[图]川乌[图]狗脊胆道蛔虫汤羊蹄外伤甚重救急腰疼桑螵蛸菊苣牛大力秋冬之交,拒绝“老胃病”之...白叶藤小儿牛黄散夏季老年人防血黏度增高秋季养阴用哪些食物调补家用水果疗病小秘方论胃病噎膈(即胃癌)治法及...栀子小青杨万寿菊豚卵蜀葵固齿散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