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医杂集

    野鸦椿

    目录: → 中医杂集 发布时间:2009-10-25

    野鸦椿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Yě Yā Chūn

    【别名】鸡眼睛、鸡肫子

    【来源】省沽油科野鸦椿属植物野鸦椿Euscaphis japonica (Thunb.)Dipp.,以根和果实入药。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秋季采集,分别晒干。

    【性味】

    根:微苦,平。

    果:辛,温。

    【功能主治】

    根:解表,清热,利湿。用于感冒头痛,痢疾,肠炎。

    果:祛风散寒,行气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疝痛,胃痛。

    【用法用量】根0.5~1两;果3~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野鸦椿子

    《*辞典》

    【出处】《四川中药志》

    【拼音名】Yě Yā Chūn Zǐ

    【别名】鸡眼睛(《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省沽油科植物野鸦椿的果实或种子。8~9月采收成熟果实或种子,晒干。

    【源形态】

    野鸦椿(《植物名实图考》),又名:枫檿树、鸡矢柴、鸡眼椒、鸟腱花、鸡肣花、花溴木、秤杆木、淡椿子、红果栲、木鱼柴、野山漆、开口椒、狗头椒、夜夜椿、鸡肫子。

    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高约3米。小枝及芽棕红色,枝叶揉碎后发恶臭气味。单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7~11,对生,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4~8厘米,宽2~4厘米,基部圆形至阔楔形,先端渐尖,边缘具细锯齿,厚纸质。圆锥花序顶生;花黄白色,直径约5毫米;萼片5,卵形;花瓣5,长方状卵形,或近圆形;雄蕊5:花丝扁平,下部阔,花盘环状;雌蕊3,子房卵形。蓇葖果,果皮软革质,紫红色。种子近圆形,假种皮肉质,黑色。花期5~6月。果期9~10月。

    本植物的根或根皮(野鸦椿根)、花(野鸦椿花)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山谷、河边的丛林及灌丛中。分布河南、山西、江苏、浙江、湖北、安徽、湖南、江西、四川、贵州、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

    【化学成分】种子含脂肪油25~30%。荚含异槲皮甙,矢车菊素3-木糖-葡萄糖甙和黄芪甙。树皮含鞣质。

    【药理作用】黄芪甙与其他黄酮类相似,略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对大鼠离体小肠、膀胱有解痉作用:对大鼠还有些利胆作用;静脉注射对犬有利尿作用,而口服无效;对呼吸、血压皆无明显影响。

    【性味】

    ①《四川中药志》:"性微温,味苦,无毒。"

    ②《福建中草药》:"苦甘,温。"

    【功能主治】

    温中理气,消肿止痛。治胃痛,寒疝,泻痢。脱肛,子宫下垂,睾丸肿痛。

    ①《四川中药志》:"治月经不调,膀胱疝气,痢疾泄泻。"

    ②《湖南药物志》:"治寒疝肿痛,睾丸肿,脱肛,子宫脱垂。"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附方】

    ①治月经不调:鸡眼睛,炖黑鸡头服。

    ②治妇女虚气虚热:鸡眼睛,煮醪糟服。

    ③治月瘕病:鸡眼睛、红梗、黄狗头。炖五花肉服。(①方以下出《四川中药志》)

    ④治寒疝腹痛:野鸦椿子(盐水炒)、荔核各三钱,车前仁、小茴香各五钱,猪腰子一副。水煎服。

    ⑤治睾丸肿痛:野鸦椿子一两,水煎,去渣,酌加红糖调服。

    ⑥治脱肛:野鸦椿子一两,配真人养脏汤煎服。

    ⑦治子宫脱垂:㈠野鸦椿子一两,捣烂敷或煎服。㈡野鸦椿子二钱,杜仲三钱,续断三钱。煎服。(④方以下出江西《草药手册》)

    ⑧治头痛:野鸦椿干果五钱至一两,外感酌加解表药,水煎服;内伤头痛加羊脑或鸡蛋,水煎服。

    ⑨治气滞胃痛:野鸦椿干果一两,水煎服。

    ⑩治风疹块:野鸦椿干果五钱,红枣一两。水煎服。(⑧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药》)

    【摘录】《*辞典》

    页首↑

    野鸦椿根

    《*辞典》

    【出处】《中国药植志》

    【拼音名】Yě Yā Chūn Gēn

    【来源】为省沽油科植物野鸦椿的根或根皮。9~10月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源形态】植物形态详"野鸦椿子"条。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微温,味苦,无毒。"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健脾调营。治痢疾,泄泻,疝痛,崩漏,风湿疼痛,跌打损伤。

    ①《中国药植志》:"根的内皮可治痢治泻,又治各种炎症。"

    ②《四川中药志》:"治月经不调,膀胱疝气。"

    ③《福建中草药》:"祛风除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2两;或浸酒。外用:捣敷。

    【附方】

    ①治泄泻、痢疾:野鸦椿根一至二两,水煎服。

    ②治妇女血崩:野鸦椿根四两,桂圆一两,水煎服。

    ③治外伤肿痛:鲜野鸦椿根皮和酒捣烂,烘热敷患处。(①方以下出《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④治产褥热:野鸦椿根、白英各三钱,梵天花五钱,羊耳菊、蛇莓各二钱。用酒、水各半煎,加红糖一两冲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⑤治风湿腰痛,产后伤风:野鸦椿鲜根一至三两。水煎调酒服。(《福建中草药》)

    ⑥治偏头痛:野鸦椿根、鸡儿肠、金银花根、单叶铁线莲各五钱,黄酒煎服。

    ⑦治关节或肌肉风痛:野鸦椿根三两,煎服。

    ⑧治跌打损伤、筋骨痛:野鸦椿根五钱,水煎服。(⑥方以下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摘录】《*辞典》

    页首↑

    野鸦椿花

    《*辞典》

    【出处】《福建民间草药》

    【拼音名】Yě Yā Chūn Huā

    【来源】为省沽油科植物野鸦椿的花。

    【源形态】植物形态详"野鸦椿子"条。

    【性味】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镇痛。治头痛眩晕。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附方】治头痛眩晕:野鸦椿花三至五钱,鸡蛋两、三个。酌冲开水炖服。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野鸦椿"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破天菜
    ·下一篇:野香茅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巢元方秋末防老寒腿牛黄凉膈丸七香丸莲房赤石脂冰白散羊脬蜂蜡云木香打破碗花花驴肉春季哪些人宜进补调理橘叶飞燕草秋季吃柿子预防动脉硬化顺气消滞汤夏季饮食维生素化出现春困现象忌随意增加睡眠...春夏之交田螺忌与含鞣酸多的...消除春困六宜春季防鼻出血铁扫竹玉柏小通草[图]纤花耳草白三百棒万年松藤商陆生漆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