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医杂集

    阳桃

    目录: → 中医杂集 发布时间:2009-10-25

    阳桃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Yánɡ Táo

    【别名】五敛子、杨桃、三敛、三廉子

    【来源】酢浆草科五敛属植物阳桃Averrhoa carambola L.,以根、枝、叶、花及果实入药。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根、枝、叶全年可采;春末夏初采花;秋季采果。鲜用或晒干。

    【性味】

    根:酸、涩,平。

    枝、叶:酸、涩,凉。

    花:甘、平。

    果:酸、甘,平。

    【功能主治】

    根:涩精,止血,止痛。用于遗精,鼻衄,慢性头痛,关节疼痛。

    枝、叶:祛风利湿,消肿止痛。用于风热感冒,急性胃肠炎,小便不利,产后浮肿,跌打肿痛,痈疽肿毒。

    花:清热。用于寒热往来。

    果:生津止咳。用于风热咳嗽,咽喉痛,疟母。

    【用法用量】均为0.5~1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阳桃

    《*辞典》

    【出处】《纲目》

    【拼音名】Yánɡ Táo

    【别名】三帘(杨孚《异物志》),五敛子(《南方草木状》),羊桃、五梭子(《桂海虞衡志》),杨桃、三菍(《生草药性备要》),山敛、三敛子(《广东新语》),酸五棱(《南宁市药物志》),三棱子,木踏子(《广西中药志》),风鼓,鬼桃(《泉州本草》)。

    【来源】为酢浆草科植物阳桃的果实。

    【源形态】

    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8米。羽状复叶长10~15厘米,有小叶5~9枚,叶柄及总轴被柔毛;小叶卵形至椭圆形,长3~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偏斜,下面近无毛或薄被柔毛,具短柄。总状花序小,腋生,长约3厘米;花长5~6毫米,近钟形;萼红紫色,长约为花瓣之半;花瓣白色至淡紫色;雄蕊10,其中5枚较短的无药;子房5裂,5室,每室有胚珠多颗,花柱5。浆果卵状或椭四状,长5~8厘米,3~5棱,绿色或绿黄色。花期春末至秋。

    本植物的根(阳桃根)、花(阳桃花)、叶(阳桃叶)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布】分布我国东南部及云南。多栽培于园林或村旁。

    【化学成分】鲜果肉含水分约91%,含有草酸、柠檬酸、苹果酸、蔗糖、果糖、葡萄糖和痕迹量脂肪。种子含水分25%,油37%。

    【性味】

    甘酸,寒。

    ①《纲目》:"酸甘涩,平,无毒。"

    ②《陆川本草》:"性寒,甘酸。"

    ③《广西中药志》:"味甘酸,性凉,无毒。"

    【功能主治】

    清热,生津,利水,解毒。治风热咳嗽,烦渴,口糜,牙痛,石淋。

    ①《纲目》:"主治风热,生津止渴。"

    ②《岭南杂记》:"能解肉食之毒。又能解岚瘴。"

    ③《纲目拾遗》:"脯之或白蜜溃之,不服水土与疟者皆可治。"

    ④《岭南采药录》:"止渴解烦,除热,利小便,除小儿口烂,治蛇咬伤症。"

    ⑤《陆川本草》:"疏滞,解毒,凉血。治口烂,牙痛。"

    ⑥《广西中药志》:"解酒毒,消积滞。"

    【用法用量】内服:生食、煎汤或捣汁。

    【注意】《药性考》:"多食冷脾胃,动泄澼。"

    【附方】

    ①治风热咳嗽:阳桃鲜食。(《泉州本草》)

    ②通石淋:阳桃三至五枚,和蜜煎汤服。(《泉州本草》)

    ③治疟母痞块:阳桃五至八枚,捣烂绞汁。每服一杯,日服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摘录】《*辞典》

    页首↑

    阳桃根

    《*辞典》

    【出处】《岭南采药录》

    【拼音名】Yánɡ Táo Gēn

    【来源】为酢浆草科植物阳桃的根。

    【源形态】植物形态详"阳桃"条。

    【功能主治】治头风,关节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5钱(鲜者1~1.5两);或浸酒。

    【附方】

    ①治慢性头风:鲜阳桃根一两至两半,豆腐四两炖服,日服一次。(《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关节痛:阳桃根四两,浸酒一斤,历一星期可用,每次服一小杯。(《泉州本草》)

    ③治心痛:阳桃根四至五钱。水煎服。(《岭南采药录》)

    【摘录】《*辞典》

    页首↑

    阳桃花

    《*辞典》

    【出处】《岭南采药录》

    【拼音名】Yánɡ Táo Huā

    【来源】为酢浆草科植物阳桃的花蕾。

    【源形态】植物形态详"阳桃"条。

    【功能主治】

    治寒热往来。

    《本草求原》:"解鸦片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8钱。

    【附方】

    ①治寒热往来:干阳桃花五至八钱。酌冲开水炖服,日服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②解鸦片毒:阳桃花三钱。水五、六两煎服。(《岭南采药录》)

    【摘录】《*辞典》

    页首↑

    阳桃叶

    《*辞典》

    【出处】《生草药性备要》

    【拼音名】Yánɡ Táo Yè

    【来源】为酢浆草科植物阳桃的叶片。

    【源形态】植物形态详"阳桃"条。

    【性味】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涩,性寒。"

    ②《南宁市药物志》:"苦,寒,无毒。"

    【功能主治】

    利小便,散热毒。治小便不利,血热瘙痒,痈肿,疥癣。

    ①《生草药性备要》:"利小水。"

    ②《岭南采药录》:"捣烂敷疮,止痛,散热毒,止血,拔脓,生肌。"

    ③《陆川本草》:"治血热身痒。"

    ④《南宁市药物志》:"枝叶:清湿热,利小便,散郁血,治痧气。叶:洗皮肤热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4钱。外用:捣敷、捣汁涂或煎水洗。

    【注意】《南宁市药物志》:"体质虚寒者忌服。"

    【附方】

    ①治热渴,小便短涩:阳桃鲜叶一两。煎汤代茶服。

    ②治痈疽肿毒:阳桃鲜叶捣烂调米泔敷,善拔毒生肌。

    ③治顽癣疥疮:阳桃鲜叶煎汤,乘温洗患处。

    ④治蜘蛛毒、蛇咬伤:阳桃鲜叶捣烂绞汁搽患处;止痛拔毒。(选方出《泉州本草》)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阳桃"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杨梅
    ·下一篇:阳雀花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引水散应痛丸加味凉血退斑汤青粱米冬虫夏草阿魏陈皮吴鞠通医案——泄泻支柱蓼夏季多吃凉性蔬菜夏季多吃杀菌蔬菜阳春防水痘核桃青龙皮粪箕笃紫金牛土鳖酒夏季睡眠六忌宁油麻藤夏季忌食用未成熟的西红柿豪艽汤春季饮食忌大补春夏紧急抗痘3步曲温病遗方鱼脑石水游草杨梅树岩指甲花新疆木通山野扁豆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