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医杂集

    阳起石

    目录: → 中医杂集 发布时间:2009-10-25

    阳起石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Yánɡ Qǐ Shí

    【别名】白石、石生

    【来源】为石棉类矿石。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全年可采,挖出后,去净泥土及杂石。

    【性状】为长条形、扁长条形或不规则形块,大小不一。全体乳白色、青白色至青灰色,或形成白色与青灰色相间的纵花纹,有光泽。质松软,纵向劈开呈纤维状,捻碎后呈丝状,其丝绵软而光滑,富弹性,粘附皮肤上不易去掉。无臭,无味。

    【炮制】置无烟炉火中煅红,取出放黄酒内淬之(每100斤用酒20斤),晒干,碾细。

    【性味】咸,微温。

    【功能主治】补肾,壮阳。用于阳痿不举,腰膝冷痹,肢体厥冷,妇女子宫虚冷,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1~1.5钱。外用适量,研粉配伍其它药使用。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阳起石

    《*辞典》

    【出处】《本经》

    【拼音名】Yánɡ Qǐ Shí

    【别名】白石(《本经》),羊起石、石生(《别录》)。

    【来源】为硅酸盐类矿物阳起石或阳起石石棉的矿石。采得后,去净泥土、杂石。

    【源形态】

    ①阳起石

    单斜晶系。晶体呈长柱状、针状、毛发状。但通常成细放射状、棒状或纤维状的集合体。颜色由带浅绿色的灰色到暗绿色。具玻璃光泽。透明至不透明。单向完全解理。断口呈多片状。硬度5.5~6。比重3.1~3.3。性脆。常见于各种变质岩中。

    ②阳起石石棉

    为纤维状的阳起石,其特点是具有极好的平行纤维状构造,纤维长短不一。白色、浅绿色及浅棕色。绢丝光泽。具有伸缩性和韧性、耐火性和抗酸性。

    【生境分布】主产于湖北、河南等地。

    【性状】为长条形或扁长条形,大小不一。全体乳白色、青白色至青灰色,或形成青白色与青灰色相间的纵花纹,有时带黄棕色,具光泽。体重而质地松软,易剥离,断面呈纤维状,易纵向裂开,捻碎后呈丝状,其丝棉软而光滑。富弹性,粘在皮肤上则发痒,且不易去掉。气味均无。以针束状、灰白色有光泽、易捻碎者为佳。置火焰中烧之变红色而不熔,离火后,烧过的部分略变黄,吹管灼烧时难熔,不导热。不溶于酸。

    【炮制】

    阳起石:洗净,砸碎。煅阳起石:取洁净的阳起石块,置坩埚内,在无烟的炉火中煅红透,倒入黄酒内淬,取出,晾干,碾细。(每阳起石100斤,用黄酒20斤)

    ①《日华子本草》;"阳起石合药时烧后水煅用,凝白者为上。"

    ②《纲目》:"凡用阳起石,火中煅赤,酒淬七次,研细水飞过,日干。亦有用烧酒浸过,同樟脑入罐升炼取粉用者。"

    【性味】

    咸,温。

    ①《本经》:"味咸,微温。"

    ②《药性论》:"味甘,平。"

    ③《医林纂要》:"咸辛,温。"

    【归经】

    入肾经。

    ①《纲目》:"右肾命门气分。"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肾经。"

    【功能主治】

    温补命门。治下焦虚寒,腰膝冷痹,男子阳痿,女子宫冷,癥瘕崩漏。

    ①《本经》:"主崩中漏下,破子脏中血,癥瘕结气,寒热腹痛,阴痿不起,补不足。"

    ②《别录》:"疗男子茎头寒,阴下湿痒,去臭汗,消水肿。"

    ③《药性论》:"补肾气精乏,腰疼膝冷,湿痹,能暖女子子宫久冷,冷癥寒瘕,止月水不定。"

    ④《日华子本草》:"治带下,温疫,冷气,补五劳七伤。"

    ⑤王好古:"补命门不足。"

    ⑥《医学入门》:"能助人阳气,主男子下虚阳衰乏。"

    ⑦《纲目》:"散诸热肿。"

    ⑧《玉楸药解》:"治寒疝。"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1~1.5钱。

    【注意】

    阴虚火旺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桑螵蛸为之使。恶泽泻、菌桂、雷丸、蛇蜕皮。畏菟丝。"

    ②《药性论》:"恶石葵。忌羊血。"

    ③《本草经疏》:"阴虚火旺者忌之。阳萎属于失志,以致火气闭密不得发越而然,及崩中带下由于火盛而非虚寒者,并不得服。"

    ④《本草汇言》:"营虚血热者不宜服。"

    【附方】

    ①治元气虚寒,精滑不禁,大府溏泄,手足厥冷:阳起石(煅,研令极细)、钟乳粉各等分。共为细末,酒煮附子末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饮送下,(《济生方》白丸)

    ②治阴痿、阴汗:阳起石(煅,为末),每服二钱,盐酒下。(《普济方》)

    ③治冲任不交;虚寒之极,崩中不止,变生他证:阳起石(火煅红,别研,令极细)二两,鹿茸(去毛,醋炙)一两。上为细末,醋煎艾汁,打糯米和为丸如桐子大。每服百丸,食前空心米饮下。(《济生方》阳起石丸)

    ④治丹毒:阳起石(烧,研末),新水调涂肿处。(《儒门事亲》阳起石散)

    【备注】除上述正品外,在四川、湖北、山东、河南以及北京等部分地区,尚有用阴起石作阳起石者。阴起石的矿物形态为滑石片岩,是一种短纤维的石棉类矿石,呈致密的细鳞片状到粗鳞片状。一般为绿色或由灰色到白色。硬度特别小,触之有滑感。是层带的产物,常与刚起石相伴生。这种矿石差不多全由滑石组成。此外也往往含有碳酸盐(菱铁矿)、绿泥石、云母及少量其他矿物。药材商品呈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全体银白色而微绿。具光泽,表面光滑而不平坦,断面显层状纹。质软而疏松,易碎,用手可捻成薄鳞片状或短纤维状。粉末附于手上有光滑感,且不易掉落。以火烧之不变红,而易传热。气微,味淡。入药煅红研细用。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阳起石"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阳雀花
    ·下一篇:羊胰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夏季居室熏香夏季锻炼光脚走路白背叶通鼻散银杏无忧散涌泉散温病兼虚热温病兼喉疼生四物汤冬季养生选择菌类食品少阳病大柴胡汤证牛蒡子当归沉香淡竹叶汤冷积腹疼愚孙,年九岁,于正月下旬感...茯神夏季佐餐选择紫菜夏季养生宜补钾醉鱼草古钩藤小保和丸春季食疗保健专家谈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一枝黄花[图]香木菌桂细香葱五指毛桃虎掌南星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