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医杂集

    亚麻子

    目录: → 中医杂集 发布时间:2009-10-25

    亚麻子

    《中国药典》

    【拼音名】Yà Má Zi

    【英文名】SEMEN LINI

    【别名】亚麻仁、胡麻子

    【来源】本品为亚麻科亚麻属植物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 L. 的干燥成熟种子。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

    【性状】本品呈扁平卵圆形,一端钝圆,另端尖而略偏斜,长4~6mm,宽2~3mm。表面红棕色或灰褐色,平滑有光泽,种脐位于尖端的凹入处;种脊浅棕色,位于一侧边缘。种皮薄,胚乳棕色,薄膜状,子叶2,黄白色,富油性。无臭,嚼之有豆腥味。

    【鉴别】

    (1)取本品少量,加温水浸泡后,表皮黏液层膨胀而成一透明黏液膜,包围整个种子。

    (2)本品横切面:表皮细胞较大,类长方形,壁含黏液质,遇水膨胀显层纹,外面有角质层。下皮为1~5列薄壁细胞,壁稍厚。纤维层为 1列排列紧密的纤维细胞,略径向延长,直径3~5μm,壁厚,木化,胞腔较窄,层纹隐约可见。颓废层细胞不明显。色素层为一层扁平薄壁细胞,内含棕红色物质。胚乳及子叶细胞多角形,内含脂肪油及糊粉粒。糊粉粒直径7~14μm,含拟晶体及拟球体1~2个。

    (3)取本品粉末0.5g,置试管中,加水少许,试管中悬挂一条浸有10%碳酸钠溶液的三硝基苯酚试纸,塞紧(试纸勿接触粉末和管壁),置热水浴中3~5分钟,试纸显砖红色。

    【炮制】除去杂质,生用捣碎或炒研。

    【性味】甘、平。

    【归经】归肺、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润燥,祛风。用于肠燥便秘,皮肤干燥瘙痒,毛发枯萎脱落。

    【用法用量】9~15g。

    【注意】大便滑泻者忌用。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

    页首↑

    亚麻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Yà Má Zi

    【来源】亚麻科亚麻属植物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 L. 的干燥成熟种子。

    【性味】甘,微温。

    【功能主治】润肠通便、养血祛风。用于肠燥便秘;老人皮肤干燥起鳞屑,过敏性皮炎,皮肤瘙痒;疮疡湿疹。

    【用法用量】1~3钱;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亚麻子

    《*辞典》

    【出处】《本草图经》

    【拼音名】Yà Má Zi

    【别名】胡麻子(《博济方》),壁虱胡麻(《纲目》),亚麻仁(《国药的药理学》)。

    【来源】为亚麻科植物亚麻的种子。8~10月间果实成熟时割取全草,捆成小把,晒干,打取种子,除净杂质,晒干。

    【源形态】植物形态详"亚麻"条。

    【生境分布】主产内蒙古、黑龙江、辽宁、吉林。此外,四川、湖北、陕西、山西、云南等地亦产。

    【性状】

    种子呈扁卵圆形,一侧较薄,一端钝圆,他端尖,并歪向一侧,长约4~6毫米,宽约2~3毫米,厚约1.5毫米。表面棕色,平滑而有光泽;扩大镜下可见微小的凹点,种脐位于尖端凹入部分,种脊浅棕色,位于一侧边缘。种皮薄,除去后,可见棕色薄膜状的胚乳,其内面有2片一面平、一面突起的大形子叶,黄色,富油性,胚根朝向种子的尖端。浸在水中,表皮中的粘液膨胀而成一粘液套,包围整个种子。嚼之带粘液性,油样,气无。以色红棕、光亮、饱满、纯净者为佳。

    本品在很多地区作"胡麻子"入药。考《本草》所载之胡麻,当是胡麻科植物脂麻,两者不可相混。参见"黑脂麻"条。

    【化学成分】

    种子含脂肪油30~48%,蛋白质18~33%,粘质5~12%,糖12~26%,有机酸及维生素。此外,尚有少量的氰甙即亚麻苦甙。未成熟的种子含有淀粉,成熟时消失。

    在常温下压榨得亚麻油为黄色的液体,气特异,味淡,在空气中质渐变浓,色渐加深,气与味亦渐增强。油中主要成分含亚麻酸21~45%,亚油酸25~59%,油酸15~20%及棕榈酸、硬脂酸等甘油酯。此外,尚含阿魏酸廿烷基酯。

    【药理作用】

    种子含粘胶及油,故有润滑、缓和刺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局部炎症。对其内服治疗消化道、呼吸道及泌尿道炎症,尚有不同意见。亚麻油有轻泻作用。亚麻苦甙对小肠的分泌、运动功能据云有调节作用;此甙可产生氰酸。本植物之氰酸含量可达0.17~1.5%;氰酸含量在O.008~0.08%时,对牲畜即属危险。制亚麻油或亚麻纤维时,可因其中含有某种刺激性物质,引起非过敏性皮炎。

    亚麻油含多量不饱和脂肪酸,故用来预防高脂血症或动脉粥样硬化,但在动物(兔)身上长期饲以亚油酸,对血胆甾醇水平、动脉的粥样病变并无特殊的保护作用(较向日葵油之效果差),临床效果也不显著。

    【性味】

    甘,平。

    ①《本草图经》:"味甘,微温,无毒。"

    ②《滇南本草》:"味甘辛,性平,无毒。"

    【归经】

    ①《本草经疏》:"足厥阴经血分。"

    ②《本经逢原》:"入阳明经。"

    【功能主治】

    治麻风,皮肤痒疹,脱发,大便干燥。

    ①《本草图经》:"治大风疮癣。"

    ②《滇南本草》:"治肺痨。"

    ③《中药材手册》:"通大小肠,解毒止痛。治肠热、丹毒。"

    ④《药材学》:"治肺痈吐脓血。"

    ⑤《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种子及根:平肝,顺气,通肠。治睾丸炎,疝气,慢性肝炎,肝风头痛,便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入散剂。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注意】胃弱、大便滑泄及孕妇忌服。

    【附方】

    ①治大风疾,遍身瘾疹瘙痒:胡麻子、牛蒡子、枸杞子、蔓荆子各半两(一处同炒,令烟出为度),苦参半两,瓜蒌根、防风(去芦)各半两,白蒺藜半两。上八味,同杵为末,每十五钱药末,入轻粉二钱,一处拌匀。每服-钱生末,调茶下,空心、日午、临卧各一服。服药后五、七日间,先于齿牙缝内,出臭黄涎,浑身疼痛,次后,便利下脓血,此是病根。(《博济方》醉仙散)

    ②治溢脂性脱发:鲜柳枝、亚麻仁各一两。煎服。(江西《中草药学》)

    ③治咳嗽气喘:亚麻仁、文旦皮,煎服。(江西《中草药学》)

    【摘录】《*辞典》

    页首↑

    亚麻

    《*辞典》

    【出处】《本草图经》

    【拼音名】Yà Má

    【别名】鸦麻(《本草图经》),胡麻饭(《滇南本草》),山西胡麻(《植物名实图考》),山脂麻、胡脂麻(《中国药植志》),胡麻(《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亚麻科植物亚麻的根、茎、叶。

    【源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25~90厘米或更高。茎直立,基部稍木质化,分枝少。叶互生;无柄或近于无柄;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8~3.2厘米,宽2~5毫米,全缘,叶脉通常3出。花多数,生于分枝顶端及上部叶腋间;每叶腋生1花,花径约1.5厘米;花梗长1.8~3厘米;萼片5,绿色,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约为花冠的3/4;花瓣5,蓝白或白色,倒卵形或广倒卵形,长7~10毫米,先端近圆形,微凹,边缘稍有波状缺刻;雄蕊5,花药线形,退化雄蕊5;雌蕊1,子房椭圆状卵形,5室,花柱5,线形,分离,柱头头状。蒴果球形或稍扁,长约8毫米,顶端尖,成熟时顶端开裂。种子卵形或椭圆状卵形,扁平,长约6毫米。花期6~7月。果期7~9月。

    本植物的种子(亚麻子)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

    【化学成分】茎和叶含荭草素、异荭草素、牡荆素、异牡荆素等碳键黄酮类。植物各部分均含亚麻苦甙,以受精后之花中含量最高,其次为茎、果、根、子皮等,叶中含量很少,未成熟之植物含量远高于成熟者,加热可破坏。水解产生氢氰酸、葡萄糖和丙酮。

    【药理作用】参见"亚麻子"条。

    【性味】

    ①《滇南本草》:"味甘辛,性平,无毒。"

    ②《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种子及根,性平,味香微甜。"

    【功能主治】

    根:平肝,补虚,活血。治慢性肝炎,睾丸炎,跌打扭伤;茎叶:治肝风头痛,刀伤出血。

    ①《滇南本草》:"根:大补元气,乌须黑发;茎:治头风疼痛;叶:治风邪入窍,口不能言。"

    ②《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种子及根:平肝,顺气,润肠。治睾丸炎、疝气、慢性肝炎、肝风头痛、便秘。"

    【用法用量】内服:根,煎汤,0.5~1两。外用:捣烂或研末调敷。

    【附方】

    ①治跌打损伤:亚麻根加香附或细辛,同捣烂外敷。(江西《草药手册》)

    ②治刀伤出血:鲜亚麻叶捣烂或叶研粉,加少许冰片外敷。(江西《草药手册》)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亚麻子"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秋唐松草
    ·下一篇:崖棕根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冬季涮羊肉忌太嫩李时珍夏季锻炼光脚走路月闭兼温疹靥急何首乌散獐牙菜祖司麻坐骨神经Ⅰ号方加味。络石藤积雪草肉桂油豆蔻大叶桉养颜清火 山药百合煲猪手吕宋果橘络愈痛饮杏仁宣郁汤芎桂散梧桐濯足汤退赤散太白丽参顺气消滞汤春季养生春困、春愁宜有别人体养分的最佳来源利于牙齿美观的食物答章××代友问病案...下果藤乌棒子石决明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