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医杂集

    续断

    目录: → 中医杂集 发布时间:2009-10-25

    续断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Xù Duàn

    【英文名】RADIX DIPSACI

    【别名】川续断、和尚头、山萝卜

    【来源】本品为川续断科植物川续断Dipsacus asperoides C. Y. Cheng et T. M. Ai (或Dipsacus asper Wall)的干燥根。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秋季采挖,除去根头及须根,用微火烘至半干,堆置“发汗”至内部变绿色时,再烘干。

    【源形态】多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根圆锥形,主根明显,或有数条并生,外皮黄褐色。茎直立,多分枝,具棱和浅沟,生细柔毛,棱上有疏刺毛。叶对生。夏末秋初开花,头状花序近球形。瘦果椭圆楔形,长约3~4毫米,通常外被萼片,有四棱,浅褐色。

    【性状】本品呈圆柱形,略扁,有的微弯曲,长5~15cm,直径0.5~2cm。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有稍扭曲或明显扭曲的纵皱及沟纹,可见横裂的皮孔及少数须根痕。质软,久置后变硬,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墨绿色或棕色,外缘褐色或淡褐色,木部黄褐色,导管束呈放射状排列。气微香,味苦、微甜而后涩。

    【鉴别】

    (1)本品横切面:木栓细胞数列。皮层较窄。韧皮部筛管群稀疏散在。形成层环明显或不甚明显。木质部射线宽广,导管近形成层处分布较密,向内渐稀少,常单个散在或2~4个相聚。髓部小,细根多无髓。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粉末黄棕色。草酸钙簇晶甚多,直径15~50μm,散在或存在于皱缩的薄壁细胞中,有时数个排列成紧密的条状。纺锤形薄壁细胞壁稍厚,有斜向交错的细纹理。具缘纹孔及网纹导管直径约至72(90)μm 。木栓细胞淡棕色,表面观类长方形、类方形、多角形或长多角形,壁薄。

    (2)取本品粉末5g,加氨试液2ml ,搅拌均匀,加氯仿50ml,加热回流1 小时,滤过。滤液加盐酸溶液(1→100)10ml,振摇,分取酸液,加氨试液使呈碱性,加氯仿10ml,振摇,分取氯仿液,加盐酸溶液(1→100)5ml ,振摇,取酸液分置三支试管中:一管中加碘化铋钾试液,生成橘黄色沉淀;一管中加碘化汞钾试液,生成黄色浑浊;另一管中加硅钨酸试液,生成灰白色浑浊。

    (3)取本品粉末3g,加浓氨试液4ml,拌匀,放置1小时,加氯仿3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用盐酸溶液(4→100)30ml分次提取,提取液用浓氨试液调节PH值至10,再用氯仿20ml分次提取,合并氯仿液,浓缩至约0.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续断对照药材3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2% 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无水乙醇(9: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先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再喷以5% 亚硝酸钠的70%乙醇溶液,放置片刻,在日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炮制】

    续断片: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本品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切面皮部墨绿色或棕褐色,木部灰黄色或黄褐色,可见放射状排列的导管束纹,形成层部位多有深色环。照上述[浸出物]项下的方法测定,不得少于45.0%。

    酒续断:取续断片,照酒炙法(附录ⅡD)炒至微带黑色。盐续断:取续断片,照盐炙法(附录Ⅱ D)炒干。

    【性味】苦、辛,微温。

    【归经】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用于腰膝酸软,风湿痹痛,崩漏,胎漏,跌扑损伤。酒续断多用于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盐续断多用于腰膝酸软。

    【用法用量】9~15g。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续断

    《*辞典》

    【出处】《本经》

    【拼音名】Xù Duàn

    【别名】龙豆,属折(《本经》),接骨、南草(《别录》),接骨草(《卫生易简方》),川断(《临证指南》)。

    【来源】为川续断种植物川续断或续断的根。8~10月采挖,洗净泥沙,除去根头、尾梢及细根,阴干或炕干。

    【源形态】

    ①川续断(《纲目》),又名:鼓捶草、和尚头(《滇南本草》),滋油菜、六汗。

    多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根长锥形,主根明显,或数条并生,外皮黄褐色,具细长须根。茎直立,多分枝,具棱和浅槽,生细柔毛,棱上疏生刺毛。叶对生;基生叶有长柄,叶片羽状深裂,先端裂片较大,叶端惭尖,边缘有粗锯齿;茎生叶多为3裂,中央裂片最大,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11~13厘米,宽4~6厘米,两侧裂片较小,边缘有粗锯齿,两面被白色贴伏柔毛;茎梢的叶3裂或全缘,具短柄,毛较少。花小,多数,成球形头状花序;总苞片数枚,狭披针形,每花外有一苞片,阔倒卵形;副萼具4钝齿,密生柔毛;萼浅盘状具4齿,略呈卵状三角形;花冠白色或浅黄色,具4枚较深的裂片,花冠管基部渐狭,外侧密被下向的长柔毛;雄蕊4,着生于花冠管之上部,花丝细长,伸出花冠外;雌蕊1,柱头短杆状而扁。瘦果椭圆楔形,通常外被萼片,有明显4棱,淡褐色。花期8~9月。果期9~10月。

    野生于山野及路旁。主要分布于四川、湖北、湖南、云南、西藏等地。

    ②续断,又名:小血转。

    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茎直立,具棱和浅槽,密被白色柔毛,棱上有较粗糙的刺毛。叶对生;基生叶有长柄,多为羽状深裂或3裂,偶有完整不裂者;茎生叶多为3~5羽状分裂,中央裂片最大,椭圆形至椭圆状广卵形,长8~16厘米,宽3~8厘米,先端渐尖,基都楔形,两侧裂片较小,基部下侧延成翼状;茎梢的叶较小,3裂,中央裂片披针形,两侧裂片较小,线形;边缘有粗锯齿,两面密被白色贴伏的柔毛,背面叶脉上常有刺毛。头状花序球形或广椭圆形;总苞片数枚,线形,每花外有一倒卵形苞片,先端突尖呈粗刺状,边缘有绿色针刺毛;副萼密生柔毛;花萼浅盘状,具4齿,密被细柔毛;花冠红紫色,4浅裂,裂片卵圆形;雄蕊4,着生于花冠管的上部,微伸出或不伸出于花冠外;雌蕊1,子房下位,花柱细长。瘦果楔状长圆形,长5~6毫米,具4棱,淡褐色,花萼宿存。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于山坡草地,土填较湿处或溪沟旁,阳坡草地亦有生长。分布河北、安徽、江苏、浙扛、福建、广西、江西、山西、贵州、陕西等地。

    【生境分布】主产湖北、四川、湖南、贵州。陕西、云南、江西、广东等地亦产。

    【性状】干燥根呈长圆柱形,向下渐细,或稍弯曲,长7~10厘米,直径1~1.5厘米。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有扭曲的纵皱及浅沟纹,皮孔横裂,并有少数根痕。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微带角质性,皮部褐色,宽度约为木部的一半,形成层略呈红棕色,本部淡褐色或灰绿色。维管束呈放射状排列,微显暗绿色。气微香,味苦甜而涩。以粗肥、质坚、易折断、外色黄褐、内色灰绿者为佳。

    【化学成分】川续断根含生物碱、挥发油,续断根含续断碱及挥发油。

    【炮制】续断:洗净泥沙,除去残留根头,润透后切片晒干,筛去屑。炒续断:取续断片入锅内以文火炒至微焦为度。盐续断:取续断片入锅内,加入盐水拌炒至干透为度。(每续断片100斤。用食盐2斤,加开水适量化水)酒续断:取续断片用酒拌匀吸干,入锅内以文火炒干为度。(每续断片100斤,用黄酒20斤)

    【性味】

    苦辛,微温。

    ①《本经》:"味苦,微温。"

    ②《滇南本草》:"性温,微苦微酸。"

    ③《本草经疏》:"苦甘辛,微温,无毒。"

    【归经】

    入肝、肾经。

    ①《滇南本草》:"入肝。"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肝、肾二经。"

    【功能主治】

    补肝肾,续筋骨,调血脉。治腰背酸痛,足膝无力,胎漏,崩漏,带下,遗精,跌打损伤,金疮,痔漏,痈疽疮肿。

    ①《本经》:"主伤寒,补不足,金疮,痈疡,折跌,续筋骨,妇人乳难,久服益气力。"

    ②《别录》:"主崩中漏血,金疮血内漏,止痛,生肌肉,腕伤,恶血,腰痛,关节缓急。"

    ③《药性论》:"主绝伤,去诸温毒,能宣通经脉。"

    ④《日华子本草》:"助气,调血脉,补五劳七伤,破癥结瘀血,消肿毒,肠风,痔瘘,乳痈,瘰疬,扑损,妇人产前后一切病,面黄虚肿,缩小便,止泄精,尿血,胎漏,子宫冷。"

    ⑤《滇南本草》:"补肝,强筋骨,走经络,止经中(筋骨)酸痛,安胎,治妇人白带,生新血,破瘀血,落死眙,止咳嗽咳血,治赤白便浊。"

    ⑥《滇南本草图说》:"治一切无名肿毒,杨梅,天泡诸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注意】

    ①《本草经集注》:"地黄为之使。恶雷丸。"

    ②《得配本草》:"初痢勿用,怒气郁者禁用。"

    【附方】

    ①治腰痛并脚酸腿软:续断二两,破故纸、牛膝、木瓜、萆薢;杜仲各一两。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桐子大。空心无灰酒下五、六十丸。(《扶寿精方》续断丸)

    ②治老人风冷,转筋骨痛:续断、牛膝(去芦,酒浸)。上为细末,温酒调下二钱,食前服。(《魏氏家藏方》续断散)

    ③治妊娠胎动两三月堕:川续断(酒浸)、杜仲(姜汁炒去丝)各二两。为末,枣肉煮烊,杵和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饮下。(《纲目》)

    ④治滑胎:菟丝子四两(炒,炖),桑寄生二两,川续断二两,真阿胶二两。上药将前三味轧细,水化阿胶和为丸一分重(干足一分)。每服二十丸,开水送下,日再服。(《医学衷中参西录》寿胎丸)

    ⑤治打扑伤损,闪肭骨节:接骨草捣烂盫之。(《卫生易简方》)

    ⑥治产后血运,心腹鞕,乍寒乍热:续断三两,粗捣筛,每服二钱匕,以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圣济总录》续断汤)

    ⑦治乳汁不行:川续断五钱,当归、川芎各一钱五分,麻黄、川山甲(火煅)各二钱,天花粉三钱。水二大碗,煎八分,食后服。(《本草汇言》)

    ⑧治乳痈初起可消,久患可愈:川续断八两(酒浸,炒),蒲公英四两(日干,炒)。俱为末,每早晚,各服三钱,白汤调下。(《本草汇言》)

    ⑨治水肿:续断根,炖猪腰子食。(《湖南药物志》)

    【名家论述】

    ①《本草汇言》:"续断,补续血脉之药也。大抵所断之血脉非此不续,所伤之筋骨非此不养,所滞之关节非此不利,所损之眙孕非此不安,久服常服,能益气力,有补伤生血之效,补而不滞,行而不泄,故女科、外科取用恒多也。"

    ②《本草正》:"续断,用其苦涩。其味苦而重,故能入血分,调血脉,消肿毒、乳痈、瘰疬、痔痿,治金损跌伤,续筋骨血脉;其味涩,故能治吐血、衄血、崩淋、胎漏、便血、尿血,调血痢,缩小便,止遗精带浊。佐之以甘,如甘草、地黄、人参、山药之类,其效尤捷。"

    ③《药品化义》:"续断,苦养血脉,辛养皮毛,善理血脉伤损,接续筋骨断折,故各续断。外消乳痈、瘰疬,内清痔漏、肠红,以其气和味清,胎产调经,最为稳当。且苦能坚肾,辛能润肾,可疗小便频数,精滑梦遗,腰背酸疼,足膝无力,此皆肾经症也。若同紫菀用之,调血润燥,治血枯便闭,大能宣通血气而不走泄。"

    ④《本草求真》:"续断,实疏通气血筋骨第一药也。第因气薄而见精脱、胎动、溺血、失血等症,则又深忌,以性下流者故耳。功与地黄、牛膝、杜仲、巴戟相等,但有温补细微之别,不可不知。"

    ⑤《本草正义》:"续断,通行百脉,能续绝伤而调气血,《本经》谓其主伤寒,补不足,极言其通调经脉之功。惟伤寒之寒字,殊不可解,疑当作中,然旧本皆作伤寒,惟石顽《逢原》则竟作伤中,盖亦石顽改之,未必其所见旧本之果作伤中也。其治金疮痈疡,止痛生肌肉,及折跌腕伤,恶血,续筋骨,主腰痛,关节缓急等证,无一非活血通络之功效。妇人乳难,则以乳子之时言之。即产后诸病,续断行血而能和血。故通治产后及崩漏也。"又:"续断,其气温和,气味俱厚,故兼入气血,能宣行百脉,通利关节,凡经络筋骨血脉诸病,无不主之,而通痹起痿,尤有特长。又其味苦而涩,能行能止,则疗崩漏、带下、血痢、淋浊,而女科之胎产经带,奇经八脉诸病,及伤科腕闪跌仆诸证,外疡痈肿溃腐,支节酸疼,屈伸不利等病,类皆赖以成功,其效甚宏,其用颇广,加以呈功颇捷,而性又柔和,无燥烈刚暴之弊。"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续断"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玄参
    ·下一篇:徐长卿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白药子电脑保健食品引精止血汤东北红豆杉健脾益肾汤脐风散马勃[图]槟榔散黄胆证痢疾洋金花于仲冬胁下作疼,恶心呕吐,...秋季儿童忌多吃桑葚朝天子节节草大暑进补宜食用老鸭黄芪建中汤加味“悲秋”是怎么回事吴茱萸汤五膈丸马扫帚古钩藤秋季进补食哪些粥夏季喝啤酒六忌冰糖草桃南瓜小叶凤凰尾巴草松节石耳荨麻疹汤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