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医杂集

    绣线菊

    目录: → 中医杂集 发布时间:2009-10-25

    绣线菊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Xiù Xiàn Jú

    【别名】蚂蝗梢

    【来源】蔷薇科绣线菊属植物光叶绣线菊Spiraea japonica L. f. var. fortunei (Planch.)Rehd.,以根及嫩叶入药。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全年采根,洗净晒干;嫩叶夏季采。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目赤肿痛,头痛,牙痛,肺热咳嗽;外用治创伤出血。

    【用法用量】1~2两。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备注】(1)同属植物绣线菊(细叶米筛花)Spiraea japonica L.,叶消肿解毒,去腐生肌。治慢性骨髓炎,用鲜叶捣烂或干叶研粉适量,加烧酒敷瘘管口,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敷3~4周。根亦可治头痛,用根配何首乌3~5钱,水煎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绣线菊根

    《*辞典》

    【出处】《贵州草药》

    【拼音名】Xiù Xiàn Jú Gēn

    【别名】火烧尖、土黄连(《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粉花绣线菊或光叶绣线菊的根。7~8月采收。

    【源形态】

    ①粉花绣线菊

    落叶灌木,高达1.5米。小枝嫩时或有短柔毛。叶互生,卵形至卵状长椭圆形,长3~8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缺刻状重锯齿,下面苍白色或稍带灰白色,脉上常有短柔毛;叶柄长1~3毫米。花淡红或深粉红色,有时白色,径4~6毫米,排列成复伞房花序;萼片5;花瓣5,卵形至圆形;雄蕊长于花瓣。蓇葖果无毛。花期6~7月。

    我国有栽培。

    本植物的叶(绣线菊叶)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②光叶绣线菊,又名:细叶米筛花。

    形态与上种相似,较高。叶卵状长椭圆形至长椭圆状披针形,长6~11厘米,边缘有尖锐重锯齿,下面初有短柔毛,后变光滑。花淡红至深红色。

    生山坡、田野及林下。分布我国中部至东部。

    本植物的果实(绣线菊子)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性味】《贵州民间药物》:"凉,苦,无毒。"

    【功能主治】

    止咳,明目,镇痛。治咳嗽,眼赤,目翳,头痛。

    ①《贵州民间药物》:"止咳,镇痛,治翳明目。"

    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头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煎水熏洗。

    【附方】

    ①治咳嗽,吐痰成泡,周身酸痛:土黄连干品二两。熬水服。

    ②治风眼目翳:土黄连二钱,冰片五分,人乳三钱。加水蒸熟,点眼角。

    ③治眼睛红痛及头痛:土黄连五钱,紫苏叶二钱,白菊花-钱。熬水服及熏洗。(①方以下出《贵州民间药物》)

    ④治头痛:绣线菊根、何首乌各三至五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摘录】《*辞典》

    页首↑

    绣线菊叶

    《*辞典》

    【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拼音名】Xiù Xiàn Jú Yè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粉花绣线菊的叶。春、秋采收,鲜用或晒干研末用。

    【源形态】植物形态详"绣线菊根"条。

    【化学成分】全草中分离出绣线菊碱A、B、C、D、F、G,绣线菊因碱等生物碱。

    【性味】性平,味淡。

    【功能主治】消肿解毒,去腐生肌。治慢性骨髓炎。

    【用法用量】外用:鲜捣敷或研末调涂。

    【附方】治慢性骨髓炎:绣线菊鲜叶捣烂敷,或干叶研粉适量,加烧酒敷瘘管口,胶布固定,每二日换药一次,连敷三、四周;(性珠以下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摘录】《*辞典》

    页首↑

    绣线菊子

    《*辞典》

    【出处】《贵州草药》

    【拼音名】Xiù Xiàn Jú Zǐ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光叶绣线菊的果实。

    【源形态】植物形态详"绣线菊根"条。

    【化学成分】种子含生物碱绣线菊因碱。

    【功能主治】《贵州草药》:"治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绣线菊"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大红袍
    ·下一篇:绣球防风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夏季水中慢跑十三种减肥食品温疹兼喉痧粘鱼须走马胎秋季呼吸系统疾病痰饮较盛者...秋季晨起忌着凉草乌淡竹叶汤羊外肾芪补汤土马骔蜈蚣散大金牛草小柴胡汤夏季药浴去暑保健夏季忌食用未成熟的西红柿水肿至神汤四加减正气散早春时节女性忌穿裙子春季药膳应注意铁扇子太阳针油鱼野马蹄草小叶枇杷山蓼叉分蓼顺江木水苏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