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医杂集

    新裂耳蕨

    目录: → 中医杂集 发布时间:2009-10-25

    新裂耳蕨

    【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拼音名】Xīn Liè ěr Jué

    【别名】凤凰尾巴草(《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来源】为鳞毛蕨科新裂耳蕨的根茎。

    【源形态】

    新裂耳蕨,又名:革叶耳蕨。

    多年生常绿草本,高50~100厘米。根茎直立,密生披针形鳞片。叶簇生;叶柄长20~30厘米,密生虹棕色卵状披针形大鳞片和披针形及条形小鳞片;叶片披针形,革质,长50~70厘米,中部宽10~12厘米,2回羽状分裂,沿叶轴密生条形鳞毛,羽片下面疏生棕色短鳞毛,下部羽片略短,中部的长5~8厘米,基部上侧一小羽片较大,凸起而与叶轴并行,边缘锐裂,其余小羽片卵形,先端渐尖,全缘或有1~2个硬尖齿;叶脉羽状分枝。孢子囊群大,圆形,生于背面中轴与叶缘之间。孢子期4~10月。

    【生境分布】生于林下或山谷中湿润处。分布云南、四川、陕西、甘肃和浙江等地。

    【功能主治】《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治内热腹痛;新鲜根茎一两左右,加仙鹤草、坚漆柴(金缕梅科椎木)叶各四至五钱,水煎汁,早晚空腹服。"

    【摘录】《*辞典》




    把 "新裂耳蕨"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斩木橿子
    ·下一篇:新疆木通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滑寿缪希雍冬季临睡前用热水洗脚和中益胃汤桂枝加归芍汤冬季防口角炎冬季重视老年人饮食调理太阳病炙甘草汤证丹砂茯神丸杠板归[檵木]继木醉鱼草十四味建中汤飞燕草夏季吃大蒜预防血栓多毛脉柳叶菜春季儿童患红眼病的禁忌春季儿童防花粉过敏症秋凉胃里需“暖和”男士更应注意脑保健答金××问治吐血后...论黄胆有内伤外感及内伤外感...论胃气不降治法枳壳羽叶三七秦岭耧斗菜熊胆小羊桃睡菜蓍草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