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医杂集

    小棕包

    目录: → 中医杂集 发布时间:2009-10-25

    小棕包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Xiǎo Zōnɡ Bāo

    【别名】批麻草、小黎芦

    【来源】

    为百合科黎芦属植物蒙自黎芦Veratrum mengtzeanum Loes. f.,以根及全草入药。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秋季采收,分别晒干。

    注:同属植物尚有狭叶黎芦Veratrum stenophyllum Diels近前种,分布于云南省。也作“小棕包”入药。

    【源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20~100厘米。根状茎粗短,其上生多数须根,细长,肉质。茎直立,上部密生白毛,基部残留腐烂后的叶鞘,呈棕包状。基生叶密集,长带形;茎生叶互生,无柄。8月开花,圆锥花序顶生,多分枝,花轴生疏柔毛,花白色至淡黄绿色。朔果卵状三角形,种子多数。

    【毒性】本品有毒,内服宜慎。中毒症状为头昏,呕吐,血压下降,心跳减慢等。

    【性味】辛,寒。有毒。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止血镇痛,催吐利水。用于跌打损伤,骨折,水肿;外用治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须根0.05~0.1分(不超过0.2分),研末,酒或温开水送服;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或干品研粉敷患处。

    【注意】孕妇、小儿及体弱者忌用。不宜与人参同用。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小天蒜

    《*辞典》

    【出处】《云南经济植物》

    【拼音名】Xiǎo Tiān Suàn

    【别名】小棕包、披麻草、细毒蒜(《红河中草药》)。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小藜芦的根。秋、冬采挖,洗净,晒干或鲜用。

    【源形态】多年生草本。茎极短,外包多层褐色叶鞘。宿根多数,黄白色,肉质。叶基生,线形,长60~80厘米,宽1~1.5厘米。花黄绿色,圆锥花序顶生,长约1米,花序轴被疏柔毛,苞片小。蒴果长圆状卵形.顶端平截,3果爿,长约2厘米。种子长圆形,具膜翅。花期夏季。

    【生境分布】生山坡草地。分布云南、贵州等地。

    【性味】苦麻,寒,有大毒。

    【功能主治】消肿止痛,活血止血,催吐。治跌打损伤,风湿疼痛,骨折,截瘫,癫痫,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用酒或开水送,每次1.5~2厘,日服2~3次。外用:鲜根捣敷或研末敷。

    【注意】孕妇及体虚者忌用。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小棕包"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小通草[图]
    ·下一篇:小蓑衣藤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叶天士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偶患大便下血甚剧,血止已月...梓树小米淮山药粥秋季腹泻忌用痢特灵川贝杏仁饮栝楼根汤藕节接骨木秋季忌多吃柿子石南藤泄肝和胃化湿汤宝宝秋天咳嗽怎么办?不妨试试素食“冬补”梧桐濯足汤山莴苣夏季防毒虫咬类皮炎初春防肺结核咯血秋冬手脚发凉 食疗妙方论脑贫血治法野苦梨玉柏银箔鸭脚木纤毛婆婆纳四叶细辛石鮅鱼蒒实清利理化汤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