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医杂集

    香蕉

    目录: → 中医杂集 发布时间:2009-10-25

    香蕉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Xiānɡ Jiāo

    【别名】弓蕉、香牙蕉、甘蕉

    【来源】芭蕉科芭蕉属植物香蕉Musa paradisiaca L. var. sapientum O. Kuntze,以全草入药。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四季可采,一般鲜用。

    【性味】甘、涩,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安胎。

    全草: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白带,胎动不安;外用治痈疖肿毒,丹毒,中耳炎。

    香蕉皮或果柄:高血压。

    【用法用量】鲜品1~4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或捣汁搽患处。治中耳炎,取茎汁滴耳。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香蕉

    《*辞典》

    【出处】《纲目拾遗》

    【拼音名】Xiānɡ Jiāo

    【别名】蕉子(《桂海虞衡志》),蕉果(《本草求原》)。

    【来源】为芭蕉科植物甘蕉的果实。秋季采收。

    【源形态】

    甘蕉(《南方草木状》)

    多年生草本,高3~7米,具匐枝。茎直立,由粗厚的叶鞘包围而成假茎。叶直立或稍上举,长圆形,长1.5~3米,宽40~60厘米;中脉明显,侧脉平行;叶柄长30厘米以上。穗状花序下垂,长60~130厘米;苞片佛焰苞状,紫红色,披针形或卵状披钎形,长15~30厘米以上,脱落;花单性,花束基部为雌花、上部为雄花,雄花脱落;萼黄白色,长4~5厘米;花瓣卵形,长约为萼之半。果序由7~8段至数十段的果束组成;浆果肉质,长圆形,长10~20厘米,有三钝棱,熟时黄色,无种子。花期夏,秋间。

    本植物的根茎(甘蕉根)、果皮(大蕉皮)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布】多为栽培。分布广西、广东、云南、福建、台湾、四川等地。

    【化学成分】果实含淀粉0.5%,蛋白质1.3%,脂肪0.6%,糖分11%,灰分1%,维生素A、B、C、E等。并含少量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二羟基苯乙胺。叶含少量鞣质及纤维素11.55%。

    【药理作用】果肉中含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及二羟基苯乙胺甚多,日本所产者,含5-羟色胺在10~15微克/克据测定,乌干达所产之香蕉中去甲肾上腺素含量为2微克/克,5-羟色胺为16.2微克/克。每日食入5-羟色胺10毫克对胃肠功能并无障碍,但如食入过多,可能导致胃肠功能障碍。在测定尿中吲哚或儿茶酚胺时,不应吃香蕉。未成熟的香蕉肉对豚鼠的保泰松诱发性胃溃疡,有预防(同时服用)或治疗(服保泰松后15天再服香蕉肉)作用;对强制性不动所诱发的大鼠胃溃疡也有保护作用,但对强的松诱发者则无效。这种保护作用可能是由于其中所含的5-羟色胺使胃酸降低,以及香蕉肉缓和刺激的原故,它无抗胆碱作用,也无中枢抑制作用。芭蕉树叶及茎干的液汁(含5-羟色胺,但不含Dopa或去甲肾上腺素)能收缩离体豚鼠回肠及大鼠十二指肠,并升高犬及大鼠的血压,这些作用可被阿托品及妥拉唑啉所拮抗。干叶、茎之甲醇提取物有抑菌作用;成熟香蕉之果肉甲醇提取物的水溶性部分有抑制真菌、细菌的作用。抗真菌物质可能是Musarin。

    【性味】

    甘,寒。

    ①《唐本草》:"味甘,冷。"

    ②《纲目》:"甘,大寒,无毒。"

    ③《医林纂要》:"甘,寒,微涩。"

    【功能主治】

    清热,润肠,解毒。治热病烦渴,便秘,痔血。

    ①《日用本草》:"生食破血,合金疮,解酒毒;干者解肌热烦渴。"

    ②《纲目》:"除小儿客热。’

    ③《本草求原》:"止渴润肺解洒,清脾滑肠;脾火盛者食之,反能止泻止痢。"

    【用法用量】内服:生食或炖熟食。

    【附方】治痔及便后血:香蕉二个,不去皮,炖热,连皮食之。(《岭南采药录》)

    【摘录】《*辞典》

    页首↑

    甘蕉根

    《*辞典》

    【出处】《别录》

    【拼音名】Gān Jiāo Gēn

    【来源】为芭蕉科植物甘蕉的根茎。全年可采。

    【化学成分】根含酚类。

    【性味】

    甘涩,寒。

    ①《别录》:"大寒。"

    ②《唐本草》:"味甘,寒,无毒。"

    ③厦门《新医疗法与中草药选编》:"甘涩,大寒。"

    【归经】《得配本草》:"入足阳明经。"

    【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解毒。治热喘,血淋,热疖痈肿。

    ①《别录》:"主痈肿结热。"

    ②《唐本草》:"捣汁服,主产后血胀闷,敷肿,去热毒亦效。"

    ③《本草求原》:"治一切肿毒,发背欲死,血淋涩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或捣汁。外用:捣汁涂或捣烂敷。

    【注意】《得配本草》:"多服动冷气,胃弱脾弱,肿毒系阴分者禁用。"

    【附方】

    ①治麻疹肺热痰喘:鲜香蕉根二钱,马齿苋一两,六月霜八钱。合捣烂绞汁,炖微温,去沫内服。(《泉州本草》)

    ②预防白喉:鲜香蕉根一两,蟛蜞菊五钱。水煎服。

    ③治血淋:鲜香蕉根四两,旱莲草一两。水煎服。

    ④治热疖肿毒:鲜香蕉根捣烂,外敷患处。(②方以下出厦门《新医疗法与中草药选编》)

    【临床应用】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取新鲜香蕉根去皮洗净,捣烂绞汁,每日1000~1500毫升,分多次口服,每次少量,以服后不呕吐为度。亦可加蜂蜜适量调味。昏迷者可用鼻饲。一般服3~4天后体温即逐渐下降。待体温稳定在37.5℃左右时,可逐步减量,至症状基本消失后停药。据观察,病人服香蕉根汁后,先出现泄泻、尿量增多现象,随之高热迅速下降,病情好转。并无因水分排泄增多而产生脱水之弊。由于解决了高热问题,从而避免或减轻了惊厥和呼吸衰竭等险象,使病情得以转化。服用香蕉根汁后大便泄泻较多是正常现象;如无泄泻并出现腹胀者,则热度便难以下降,病情就会恶化。故在服香蕉根汁期间,忌用冬眠药和阿托晶类药物,以免抑制胃肠蠕动引起腹胀。如服药后无泄泻,可配合灌肠或口服元明粉1~2钱,1日2次。在使用本法同时仍应配合物理降温,使高热得到迅速控制。治疗117例,治愈110例,有后遗症1例,死亡6例。

    【摘录】《*辞典》

    页首↑

    大蕉皮

    《*辞典》

    【出处】《广东中药》II

    【拼音名】Dà Jiāo Pí

    【来源】为芭蕉科植物甘蕉的果皮。秋季收拾蕉皮晒干。

    【生境分布】主产广东。

    【性状】果皮,鲜者黄绿色,干者黑褐色,呈不规则之条块状,软而韧,纤维众多,具有较长的果柄,柄之纤维性较强,长约4~5厘米。以干燥、洁净者为佳。

    【功能主治】《广东中药》II:"内服治痢疾。炒过煎水服,治霍乱肚痛。煎水洗皮肤瘙庠。"

    【附方】治鼻蝶(鼻腔内溃疡作痛):甘蕉果皮晒干,焙研细末,调冰片、茶油抹患处。(《泉州本草》)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香蕉"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千年艾
    ·下一篇:香胶木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徐春甫张山雷风温兼喘促冬虫夏草秋季进补服用人参时忌食用萝...胁疼《吴佩衡医案》太阳伤寒表实...雷丸牛蒡行气消癌汤奇蒿夏季注意调整情绪夏季穿什么内衣芎归胶艾汤芎归养荣汤藤黄连四二五合方秋季多吃洋白菜防衰老食疗秋愁夏季防拖鞋皮炎黑圣散慢性病的食疗进入秋季谨防“情绪疲软”秋天嗓子起火嘴唇发干怎么办...论痢证治法重唇鱼野辣子行夜小叶枇杷乌榄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