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医杂集

    相思子

    目录: → 中医杂集 发布时间:2009-10-25

    相思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Xiānɡ Sī Zǐ

    【别名】相思豆、红豆、黑头小鸡、鸡母珠[台湾]、土甘草[广西]

    【来源】豆科相思子属植物相思藤Abrus precatorius L.的种子,根、藤、叶也入药。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春秋采根;夏秋采藤、叶;秋季采果,晒干,取种子。

    【性味】

    根、藤、叶:甘,平。

    种子:苦、平。有大毒。

    【功能主治】

    根、藤、叶:清热解毒,利尿。根、藤:用于咽喉肿痛,肝炎;叶:用于支气管炎,并作凉茶配料。

    种子:涌吐,杀虫。外用治癣疥,痈疮,湿疹。

    【用法用量】根、藤、叶2~5钱;种子外用适量,捣烂或研粉调油涂患处。

    【备注】

    (1)种子含多种毒性蛋白,有强烈毒性,服0.5毫克可致中毒。遇有中毒情况可按解救毒蛋白中毒的常规处理。民间解救法用甘草3钱、金银花4钱,清水2碗煎至1碗饮。本品千万不可误当赤小豆用。

    (2)印度等国以本品根代甘草或作提甘草甜素的原料。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相思子

    《*辞典》

    【出处】《唐本草》

    【拼音名】Xiānɡ Sī Zǐ

    【别名】红豆(《王右丞集》),云南豆子(《增订伪药条辨》),红漆豆(《现代实用中药》),相思豆、鸡母珠、难丹真珠、八重山珊瑚(《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观音子、鬼眼子(《南宁市药物志》),鸳鸯豆(《中药材手册》),土甘草豆(《药材学》),郎君豆(《广东中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相思子的种子。夏、秋季分批摘取成熟果荚,晒干。打出种子,除净杂质后再晒干。

    【源形态】

    缠绕藤本。茎细长,稍木质化,表面疏生白色刚毛状伏贴细毛。双数羽状复叶,互生,长4~11厘米;叶轴被刚毛状伏贴毛,先端有小尖突;小叶8~20对,具短柄;小叶片长圆形至长圆状倒卵形,长5~20毫米,宽3~8毫米,先端钝圆,具细尖,基部圆形成阔楔彤,全缘,上面光滑,下面被刚毛状伏贴细毛;叶易雕落。总状花序腋生,花序轴粗壮,肉质,被刚毛状伏贴毛;花小,排列紧密,淡紫色,长约9毫米,具短梗;花萼黄绿色,钟形,长约3毫米,先瑞有4短齿,外侧被毛;花冠蝶形,旗瓣阔卵形,基部有三角状的爪,翼瓣与龙骨瓣狭窄;雄蕊9,成1束;子房上位,阔线形,被毛,花柱短,柱头具细乳头。荚果黄绿色,革质,长方形,扁平或膨胀,长2~4.5厘米,宽1.2~1.4厘米,先端有弯曲的喙,表面密被白色刚毛状伏贴细毛。种子1~6粒,椭圆形,基部靠近种脐部分黑色,上部朱红色,有光泽。花期3~5月。果期5~6月。

    本植物的根(相思子根)、茎叶(相思藤)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布】生长于丘陵地或山间、路旁灌丛中,常栽培于村边。分布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及云南等地。主产广东、广西;此外,福建、云南亦产。

    【性状】干燥种子呈椭圆形,少数近于球形,长径5~7毫米,短径4~5毫米,表面红色,种脐白色椭圆形,位于腹面的一端,在其周围呈乌黑色,约占种皮表面的1/4~1/3,种脊位于种脐一端,呈微凸的直线状。种皮坚硬,不易破碎,内有2片子叶和胚根,均为淡黄色。气青草样,味涩。以个大、红头、黑底、色艳、粒圆、饱满者为佳。

    【化学成分】种子含相思子碱、相思子灵、下箴刺桐碱、N,N-二甲基色氨酸甲酯的甲阳离子、相思豆扔、胆碱、胡芦巴碱,又含相思子毒蛋白、角鲨烯、β-香树脂醇、环木菠萝烯醇、豆甾醇、β-谷甾醇、菜油甾醇、5β-胆烷酸、相思子酸以及黄酮化合物。种子灰分中含铁、铅、钙、硅、镁、硫酸盐及磷酸盐。种子皮含0.6~0.8%没食子酸及相思子甙。

    【药理作用】相思子毒蛋白之作用性质与蓖麻因相似。此等植物性毒蛋白均属细胞毒,引起之中毒症状亦相似:体温先升高后降低,出现蛋白屎,有时有抽搐;死后解剖所见,有红细胞之凝集、溶血、组织细胞之破坏、浆膜有点状出血、淋巴结肿大、脾脏肿大及颜色变深等。此毒蛋白对马之毒性很大,口服15克以上即中毒,但如自小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可获得免疫;对犬、鹅、小牛之毒性则很小。种子外壳很坚硬,人如整吞,可不致中毒,如咀嚼后再吞,半颗种子,即可使人中毒。种子中所含的甾醇类部分对小鼠、大鼠有避孕作用,所含的蛋白成分有催产素样作用,其效力在未孕豚鼠子宫标本上0.02~3.0毫克相当Oxytocin0.003国际单位。种子(特别是种子衣)的醇提取物在体外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甲、乙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及某些致病性皮肤真菌的生长;纸层析显示有没食子酸及某种酚性物质,毒性都很低。种子的水溶性蛋白部分在体内(大鼠的Yoshida肉瘤及小鼠的纤维肉瘤)、体外有抗肿瘤作用。

    【性味】

    辛苦,平,有毒。

    ①《本草拾遗》:"辛,有小毒。"

    ②《纲目》:"苦,平,有小毒。"

    ③《陆川本草》:"辛甘,有小毒。"

    【功能主治】

    ①《本草拾遗》:"通九窍,治心腹气。止热闷头痛,风痰。杀腹藏及皮肤内一切虫。"

    ②《现代实用中药》:"治皮肤病疥疮、顽癣等,为浸剂或糊剂。"

    【用法用量】不宜内服,以防中毒。外用:捣烂涂敷患处。

    【附方】治瘴寒热:相思子十四枚。水研服,取吐。(《千金方》)

    【摘录】《*辞典》

    页首↑

    相思藤

    《*辞典》

    【出处】《广西药植图志》

    【拼音名】Xiānɡ Sī Ténɡ

    【别名】土甘草(《广西药植图志》),山甘草(《广西中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相思子的茎、叶。5~10月采摘带叶幼藤,切成约2厘米长的小段,晒干。

    【源形态】植物形态详"相思子"条。

    【生境分布】产广东、广西等地。

    【性状】干燥的藤茎,细瘦,被有稀疏的细刚毛。叶为羽状复叶,小叶长圆形,上面光滑,下面亦有稀疏的细刚毛,易脱落。气微,味甘。以叶多、色青绿者为佳。

    【化学成分】叶含皂甙(为甘草酸等)。

    【性味】《广西药植图志》:"味甘,性凉,无毒。"

    【功能主治】

    生津,润肺,清热,利尿,治喉痛,肝炎,支气管炎。

    ①《生草药手册》:"生津,止渴,润肺,清热。凉茶料多用。"

    ②《南宁市药物志》:"叶:治乳疮。"

    ③《中国药植图鉴》:"叶:利尿,治支气管炎。"

    ④《广西中草药》:"清热利尿。治咽喉肿痛,肝炎,支气管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摘录】《*辞典》

    页首↑

    相思子根

    《*辞典》

    【出处】《南宁市药物志》

    【拼音名】Xiānɡ Sī Zǐ Gēn

    【来源】豆科植物相思子的根。

    【源形态】详"相思子"条。

    【化学成分】含相思豆考耳、相思子绕耳及二种生物碱相思子新碱和相思豆碱。

    【药理作用】醇提取物对小鼠有抗雌性激素的作用。

    【性味】《南宁市药物志》:"甘,平。"

    【功能主治】

    ①《南宁市药物志》:"治黄疸。"

    ②《广西中草药》:"清热利尿。治咽喉肿痛,肝炎,支气管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相思子"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蓝萼香茶菜
    ·下一篇:线叶金鸡菊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戴思恭冬季多做肩部柔软操防肩周炎...北豆根薄荷连翘汤薄荷汤红马蹄草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老年人暖背度冬冬令首选火锅胸中满闷,常作呕逆,连连不...太阳病小青龙汤证产后手足抽掣紫燕草麻杏二三汤椰子糯米蒸鸡饭葛洪吴鞠通医案——泄泻毛大丁草夏季佐餐选择紫菜杜仲丸臭灵丹菊叶三七黄花夹竹桃十萼茄马鞍叶兰草春季早晚增衣春夏之交防新鲜蚕豆病铁苋菜固真饮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