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医杂集

    苋菜

    目录: → 中医杂集 发布时间:2009-10-25

    苋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Xiàn Cài

    【来源】苋科苋属植物苋Amaranthus mangostanus L.[A. inamoenus Willd.],以种子和根入药。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夏秋果实成熟后采集,分别晒干。

    【性味】甘,寒。

    【功能主治】

    子:清肝明目。用于角膜云翳,目赤肿痛。

    根:凉血解毒,止痢。用于细菌性痢疾,肠炎,红崩白带,痔疮。

    【用法用量】子3~4钱;根0.5~1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苋

    《*辞典》

    【出处】《本经》

    【拼音名】Xiàn

    【别名】苋菜(李当之《药录》),青香苋(《湖南药物志》)。

    【来源】为苋科植物苋的茎叶。春、夏采收。

    【源形态】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分枝较少,枝绿色,高80~150厘米。叶互生;叶柄长3~10厘米;叶片菱状广卵形或三角状广卵形,长4~12厘米,宽3~7厘米,钝头或微凹,基部广楔形,叶有绿色、红色、暗紫色或带紫斑等。花序在下部者呈球形,上部呈稍断续的穗状花序,花黄绿色,单性,雌雄同株;苞片卵形,先端芒状,长约4毫米,膜质;萼片3,披针形,膜质,先端芒状,雄花有雄蕊3,雌花有雌蕊1,柱头3裂。胞果椭圆形,萼片宿存,长于果实,熟时环状开裂,上半部成盖状脱落。种子黑褐色,近于扁圆形,两面凸,平滑有光泽。花期5~7月。

    本植物的根(苋根)、种子(苋实)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布】各地均有栽植。

    【化学成分】叶含维生素C,嫩叶含99~121毫克%,较老叶含119~178毫克%。

    【性味】

    甘,凉。

    ①陶弘景:"冷利。"

    ②《唐本草》:"赤苋:辛,寒。"

    ③《日用本草》:"甘,寒,无毒。"

    ④《饮膳正要》:"味苦,寒,无毒。"

    【功能主治】

    清热,利窍。治赤白痢疾,二便不通。

    ①陶弘景:"赤苋:能疗赤下。"

    ②《唐本草》:"赤苋:主赤痢,又主射工沙虱。"

    ③孟诜:"补气除热。"

    ④《本草拾遗》:"紫苋:杀虫毒。"

    ⑤《日华子本草》:"通九窍。"

    ⑥《本草图经》:"紫苋:主气痢。赤苋:主血痢。"

    ⑦《滇南本草》:"治大小便不通,化虫去寒热,能通血脉,逐瘀血。"

    ⑧《纲目》:"六苋,并利大小肠。治初痢,滑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煮粥或捣汁。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注意】

    脾弱便溏者慎服。

    ①《本草求原》:"脾弱易泻勿用。恶蕨粉。"

    ②《随息居饮食谱》:"痧胀滑泻者忌之。"

    【附方】

    ①治产前后赤白痢:紫苋叶(细锉)一握,粇米三合。上先以水煎苋叶,取汁去滓,下米煮粥,空心食之。(《寿亲养老新书》紫苋粥)

    ②治小儿紧唇:赤苋捣汁洗之。(《圣惠方》)

    ③治漆疮瘙痒:苋菜煎汤洗之。(《纲目》)

    【摘录】《*辞典》

    页首↑

    苋根

    《*辞典》

    【出处】《石药尔雅》

    【拼音名】Xiàn Gēn

    【别名】地筋(《石药尔雅》)。

    【来源】为苋科植物苋的根。

    【源形态】植物形态详"苋"条。

    【性味】

    甘,寒。

    ①《本草图经》:"性微寒。"

    ②《重庆草药》:"味甘,性寒,无毒。"

    【功能主治】

    治阴囊肿痛,痔疮,牙痛,跌打损伤,崩漏,带下。

    ①《纲目》:"治阴下冷痛,入腹则肿满杀人,捣烂敷之。"

    ②《分类草药性》:"红苋菜根:破癥瘕、血块。煅灰搽鼻蚁子。"

    ③《四川中药志》:"根梗:治鼻匿;根:治红崩白带及痔疮。"

    ④《重庆草药》:"治跌打损伤,吐血。"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煅存性研末干撒或调敷。内服:煎汤,鲜者0.5~1两;或浸酒。

    【附方】

    ①治阴冷,渐渐冷气入阴囊,肿满恐死,日夜疼闷不得眠:捣苋菜根敷之。(《千金方》)

    ②治牙痛:苋根晒干,烧存性,为末揩之,再以红灯笼草根煎汤漱之。(《孙天仁集效方》)

    ③治鼻匿:苋根或梗、野斑竹笋壳煅灰,加冰片研粉,调麻油外搽。(《四川中药志》)

    【摘录】《*辞典》

    页首↑

    苋实

    《*辞典》

    【出处】《本经》

    【拼音名】Xiàn Shí

    【别名】苋子(《饮膳正要》),苋菜子(《得配本草》)。

    【来源】为苋科植物苋的种子。9~11月采。

    【源形态】植物形态详"苋"条。

    【性味】

    甘,寒。

    ①《本经》:"味甘,寒。"

    ②《别录》:"大寒,无毒。"

    ③《千金·食治》:"味甘,寒,涩,无毒。"

    【归经】《玉楸药解》:"入手阳明大肠、足太阳膀胱、足厥阴肝经。"

    【功能主治】

    清肝明目,通利二便。治青盲翳障,目雾不明,乳糜血尿,二便不利。

    ①《本经》:"主青盲,明目,除邪,利大小便,去寒热。"

    ②《别录》:"主白翳,杀蛔虫。"

    ③《日华子本草》:"益精。"

    ④《本草图经》:"主翳目黑花,肝风客热等。"

    ⑤《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伤风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研末。

    【附方】

    ①治眼雾不明及白翳:苋菜子、青葙子、蝉花,炖猪肝服。(《四川中药志》)

    ②治红崩:苋菜子、红鸡冠花、红绫子,炖肉服。(《四川中药志》)

    ③治大小便难:苋实末半两。分二服,以新汲水调下。(《圣惠方》)

    ④治乳糜血尿:红苋菜种子炒至炸花,研成细末。每服三钱,糖水送服,每日三次。服几次后,如小便仍混浊不清,可用委陵菜一两,水煎服。(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苋菜"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线叶蓟
    ·下一篇:藓生马先蒿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冬季吃火锅忌吃生食沈括傅青主少阴伤寒温病兼大气下陷夏季老年人宜动手摇扇夏季忌常吃夜宵涌泉汤温病兼喘胀冬季哪些人宜进补舒肝饮秦艽灵芝大接骨丹山莓黑参丸金丝草山大黄(华北大黄)小保和丸防“秋老虎”选哪些食物黑白散春季韭菜忌与蜂蜜同时食用春季防病煎煮凉茶“桑拿天”时尽量少上网肺病兼股骨头坏死治验花点草野棉花玄精石乌头附子尖土连翘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