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医杂集

    仙茅

    目录: → 中医杂集 发布时间:2009-10-25

    仙茅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Xiān Máo

    【英文名】RHIZOMA CURCULIGINIS

    【别名】独脚丝茅、山棕、地棕、千年棕、番龙草

    【来源】本品为石蒜科植物仙茅Curculigo orchioides Gaertn. 的干燥根茎。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秋、冬二季采挖,除去根头和须根,洗净,干燥。

    【性状】本品呈圆柱形,略弯曲,长3~10cm,直径0.4~0.8cm。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粗糙,有细孔状的须根痕及纵横皱纹。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淡褐色或棕褐色,近中心处色较深。气微香,味微苦、辛。

    【鉴别】

    (1)本品横切面:木栓细胞3~10列 。皮层宽广,偶见根迹维管束,皮层外缘有的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内皮层明显。中柱维管束周木型及外韧型,散列。薄壁组织中散有多数黏液细胞,类圆形,直径60~200μm,内含草酸钙针晶束,长50~180μm。薄壁细胞充满淀粉粒。

    (2)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醇20ml,加热回流 30 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醋酸乙酯1 ml使溶解,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仙茅苷对照品,加醋酸乙酯制成每1ml含0.1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醇-甲酸(10: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铁氰化钾溶液-2%三氯化铁溶液(1:1)。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色斑点。

    【炮制】酒仙茅:净仙茅用黄酒拌匀,润透后炒至微干,取出晾至全干。每100斤用黄酒10斤。

    【性味】辛,热;有毒。

    【归经】归肾、肝、脾经。

    【功能主治】补肾阳,强筋骨,祛寒湿。用于阳痿精冷,筋骨痿软,腰膝冷痹,阳虚冷泻。

    【用法用量】3~9g。

    【贮藏】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仙茅

    《*辞典》

    【出处】《海药本草》

    【拼音名】Xiān Máo

    【别名】独茅根、茅爪子、婆罗门参(《开宝本草》),独脚仙茅、蟠龙草(《生草药性备要》),风苔草、冷饭草(《质问本草》),小地棕根(《草木便方》),地棕根(《分类草药性》),仙茅参(《中药志》),独脚丝茅(《江西中药》),黄茅参、独脚黄茅(《广西中药志》),独足绿茅根(《四川中药志》),天棕、山棕、土白芍、平肝薯、盘棕、山兰花(《草药单方临床病例经验汇编》)。

    【来源】为石蒜科植物仙茅的根茎。2~4月发芽前或7~9月苗枯萎时挖取根茎,洗净,除去须根和根头,晒干。或蒸后晒干。

    【源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延长,长可达30厘米,圆柱状,肉质,外皮褐色;根粗壮,肉质,地上茎不明显。叶3~6片根出,狭披针形,长10~25厘米,先端渐尖,薹部下延成柄,再向下扩大呈鞘状,长4~10厘米,绿白色,边缘膜质;叶脉显明,有中脉;两面疏生长柔毛,后渐光滑。花腋生;花梗长1~2.5厘米,藏在叶鞘内;花杂性,上部为雄花,下部为两性花;苞片披针形,绿色,膜质,被长柔毛;花的直径约1匣米,花被下部细长管状,长约2厘米或更长,上部6裂,裂片披针形,长8~12毫米,内面黄色,外面白色,有长柔毛;雄蕊6,花丝短;子房狭长,被长柔毛。浆果椭圆形,稍肉质,长约1.2厘米,先端有喙,被长柔毛,种子稍呈球形,亮黑色,有喙,表面有波状沟纹。花期6~8月。

    【生境分布】野生于平原荒草地阳处,或混生在山坡茅草及芒箕骨丛中。分布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此外,广东、广西等地亦产。

    【性状】干燥根茎为圆柱形,略弯曲,两端平,长3~10厘米,直径3~8毫米。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粗糙,皱缩不平,有细密而不连续的横纹,并散布有不甚明显的细小圆点状皮孔。未去须根者,在根茎的一端常丛生两端细、中间粗的须根,长约3~6厘米,有极密的环状横纹,质轻而疏松,柔软而不易折断。根茎质坚脆,易折断,断面平坦,微带颗粒性(经蒸过者略呈透明角质状),皮部浅灰棕色或因糊化而呈红棕色,靠近中心处色较深。微有辛香气,味微苦辛。以根条粗长、质坚脆、表面黑褐色者为佳。

    【化学成分】含鞣质4%,脂肪1%及树脂、淀粉等。

    【炮制】

    酒仙茅:取净仙茅用黄酒拌匀,润透后,置锅内微炒至干,取出,晾干。(每仙茅100斤,用黄酒10~20斤)

    ①《雷公炮炙论》:"凡采得(仙茅)后,用清水洗令净,刮上皮,于槐砧上用铜刀切豆许大,却用生稀布袋盛,于乌豆水中浸一宿,取出,用酒湿拌了蒸,从巳至亥,取出暴干。"

    ②《海药本草》:"仙茅,用时竹刀切,糯米泔浸。"

    【性味】

    辛,温,有毒。

    ①《海药本草》:"味甘,微沮,有小毒。"

    ②《开宝本草,:"味辛,温,有毒。"

    ③《滇南本草》:"性温,味辛微咸。"

    ④《纲目):"性热。"

    【归经】

    入肾、肝经。

    ①《滇南本草》:"入肾、肝二经。"

    ②《本草求真》:"专入命门。"

    ③《本草再新》:"入肺、肾二经。"

    【功能主治】

    温肾阳,壮筋骨。治阳萎精冷,小便失禁,崩漏,心腹冷痛,腰脚冷痹,痈疽,瘰疬,阳虚冷泻。

    阳痿精寒,腰膝风冷,筋骨痿痹等症。古方中有"仙茅丸",能壮筋骨、益精神、明目、黑须发。其配方及服法如下: 仙茅二斤,放入淘糯米水中浸五天,取出刮锉,阴干。另用苍术二斤,放入淘米水中浸五天,取出刮皮,焙干。取这样制过的仙茅、苍术各一斤,与枸杞子一斤,车前十二两,白茯苓(去皮)、茴香(炒)、柏子仁(去壳)各八两,生地黄(焙)、熟地黄(焙各四两)一起研细,加酒煮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饭前服,温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温肾壮阳:用于肾阳不足之阳痿、腰膝冷痛、老年遗尿及胃腹冷痛、食欲不振。

    ①《海药本草》:"主风,补暖腰脚,清安五脏,强筋骨,消食。""宣而复补,主丈夫七伤,明耳目,益筋力,填骨髓,益阳。"

    ②《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气,补五劳七伤,开胃下气。"

    ③《开宝本草》:"主心腹冷气不能食,腰脚风冷挛痹不能行,丈夫虚劳,老人失溺。"

    ④《滇南本草》:"治妇人红崩下血,攻痈疽,排脓。"

    ⑤《生草药性备要》:"补肾,止痛,治白浊,理痰火,煲肉食。十蒸九晒,用沙糖藏好,早晨茶送,能壮精神,乌须发。"

    ⑥《玉楸药解》:"治皮肤风癞。"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注意】

    凡阴虚火旺者忌服。

    ①《雷公炮炙论》:"勿犯铁,斑人须鬓。"

    ②《本草经疏》:"凡一概阴虚发热、咳嗽、吐血、衄血、齿血、溺血、血淋,遗精白浊,梦交,肾虚腰痛,脚膝无力,虚火上炎,口干咽痛,失志阳痿,水涸精竭,不能孕育,老人孤阳无阴,遗溺失精,血虚不能养筋,以致偏枯痿痹,胃家邪热不能杀谷,胃家虚火嘈杂易饥,三消五疸,阴虚内热外寒,阳厥火极似水等证,法并禁用。"

    【贮藏】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附方】

    ①治阳痿、耳鸣:仙茅、金樱子根及果实各五钱。炖肉吃。(《贵州草药》)

    ②治老年遗尿:仙茅一两。泡酒服。(《贵州草药》)

    ③壮筋骨,益精神,明目:仙茅二斤(糯米泔浸五日,去赤水,夏月浸三日,铜刀刮锉,阴干,取一斤),苍术二斤(米泔浸五日,刮皮,焙干,取一斤),枸杞子一斤,车前子十二两,白茯苓(去皮)、茴香(炒)、柏子仁(去壳)各八两,生地黄(焙)、热地黄(焙)各四两。为末,酒煮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温酒下,日二服。(《圣济总录》仙茅丸)

    ④定喘,补心肾,下气:白仙茅半两(米泔浸三宿,晒干,炒),团参一分,阿胶一两三分(炒),鸡膍胵两半。上为末,每服二钱,糯米饮调,空腹服。(《三因方》神秘散)

    ⑤治冲任不调症状的高血压病:仙茅、仙灵脾、巴戟、知母、黄柏、当归,六味等分,煎成浓缩液。日服二次,每次五钱至一两。(《中医研究工作资料汇编》二仙汤)

    ⑥治妇人红崩下血,已成漏症:仙茅三钱(为末),全秦归、蛇果草各等分,以二味煎汤,点水酒将仙茅末送下。(《滇南本草》)

    ⑦治痈疽火毒,漫肿无头,色青黑者:仙茅不拘多少,连根须煎,点水酒服;或以新鲜者捣烂敷之。有脓者溃,无脓者消。(《滇南本草》)

    ⑧治蛇咬:天棕同半边莲捣烂贴患处。(《草药单方临床病例经验汇编》)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仙茅"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白茎鸦葱
    ·下一篇:仙鹤草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甄权万全温病兼痧疹夏季水中慢跑桂枝人参汤川木通[图]秋季进补营养补品忌与含鞣酸...何首乌腰疼吴鞠通医案——泄泻胆汁断痢散檫树岗梅加味积实理中汤神祐丸银翘散加减方疏管灵冬季御寒保健粥大尾摇小虎耳草夏季肾功能严重不良者忌食冬...恒山甘草汤每天宜多吃五种食物癞证治法论冲气上冲之病因病状病脉及...铁扫帚狭叶败酱土党参石首鱼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