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葱鼓茶
【出处】《中医良药良方》
【组成】薄荷9克,淡豆鼓10克,连须葱白4株。
【功用】发散风热。
【主治】外感风热,头痛昏胀,发热微恶寒,全身无汗,肢体酸楚不适,此证尤以春季感冒为多见。
【制法】按照原方药物组成剂量为1日量,置于热水瓶中,用沸水冲泡大半瓶,盖闷10多分钟。频频饮用。
【宜忌】感冒风寒而无汗身痛甚者不宜饮用。
【按语】感冒有寒性热性之分,方药有温散凉散之别。此方中薄荷性味“辛凉”,功擅疏风散热,清利头目,《本草纲目》说:“薄荷辛能发散,凉能清利,专于消风散热。”谈豆鼓系用桑叶、青蒿与黑大豆蒸透、发酵而成,其性“苦寒”,有解表、解毒、宣郁除烦之功,与薄荷相配,是轻轻凉散、退热之剂。佐用辛散之葱白须,可增强发汗、驱邪外出之力。
安神代茶饮
【出处】《光绪皇帝代茶饮方》
【组成】茯神(研),枣仁(炒、研)各10克,朱砂末1克。
【功用】宁心安神,定惊。
【主治】①心气不足所致的虚烦不眠。②惊悸怔忡,健忘。
【制法】将茯神、枣仁加大1O倍量,研成粗末。每次取4O~6O克,加朱砂末1克纱布包,放保温杯中,冲入沸水适量,盖闷2O分钟,代茶频饮。每日1剂。失眠者可在入睡前半小时冲泡顿服。
【宜忌】有痰热郁火者忌用。
【按语】《本草纲目》指出:“《神农本草经》止言茯苓,《名医别录》始添茯神,而主治皆同。后人治心病必用茯神。”这说明茯神在心病(神志疾病)领域中应用广泛。《药品化义》引戴人论茯神时说:“如心虚怯,神不守舍,惊悸怔忡,魂魄恍惚,劳怯健忘,仍宜温养心神,非此不能也”。茯神治心病的重要作用,可见一斑。动物实验,证明茯神具有镇静作用。安神代茶饮以茯神配伍有宁心安神、治疗虚烦不眠功效的酸枣仁,临床效果尤佳。
关于朱砂,主要成分为硫化汞,其副作用久已被发现,如《本经逢源》所说,“丹砂入火,则烈毒能杀人”,使用时应以小量,且不能久服,以防发生汞中毒。
玫瑰花茶
【出处】《本草纲目拾遗》
【组成】玫瑰花10克。
【功用】疏肝和胃,活血止痛。
【主治】两胁胀痛或胃脘胀痛,每因情志不舒而诱发加重,嗳气则舒,常用于肝炎恢复期及胆囊炎、胆石症发作期的辅助治疗。
【制法】4~6月间,当花蕾将开放时分批采摘,用文火迅速烘干或晒干,用时摘除花柄及蒂,每次用1O克,以沸水冲泡,代茶饮用。1日2~3次。
【宜忌】口渴、舌红少苔、脉细弦劲之阴虚火旺证者不宜长期、大量饮服。
【按语】玫瑰花系蔷薇科植物玫瑰初放的花,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性温、味甘微苦,入肝、脾经。《本草正义》说“玫瑰花,香气最浓,清而不浊,和而不猛,柔肝醒胃,流气活血,宣通窒滞而绝无辛温刚燥之弊,断推气药之中,最有捷效而最为驯良者,芳香诸品,殆无其匹。”其主要成份为玫瑰花油,易挥发,故不宜盖闷,以免药效降低。因其性温,虽然大部分方书说它理气而不伤阴,但阴虚重症仍应慎用,或加用橄榄数枚。
红糖姜枣茶
【出处】《食物与治病》
【组成】红糖10O克,生姜15克,红枣1OO克。
【功用】温脾祛寒,补血调经。
【主治】①虚寒性闭经。②产后受寒,突然恶露不行,小腹冷痛。
【制法】上三味加水适量,煎汤代茶饮。每日1剂。连续服用至月经来潮为止。
【宜忌】唇红、口干、五心烦热属阴虚火旺体质者忌用。
【按语】姜枣茶是民间温胃祛寒的良方。本方在姜枣茶基础上加重红糖用量,取其和血行瘀之功。《本草求真》说:“砂糖本于甘蔗所成,经火煅炼,性转为温,色变为赤,与蔗又似有别,故能行血化瘀,是以产妇血晕,多用此与酒冲服,取其得以入血消瘀也。”本方三味相配,血寒能去,血虚可补,冲任得到温养之味相助,二脉血气旺盛则经水自然畅通。但本方过于甘甜,有腻膈壅气之弊,糖尿病人不宜使用;痰湿过多,或阴虚火旺者不能多服。
茶调散茶
【出处】《赤水玄珠》
【组成】小川芎30克,细芽茶9克,白芷15克,薄荷9克,荆芥12克。
【功用】疏风散热,醒脑止痛。
【主治】①偏正头痛,头昏目胀,为风热上攻所致,如神经性头痛之类。②感冒风邪,头目昏痛,鼻塞声重,发热恶寒,肢体酸痛。
【制法】按上方茶叶量加倍,余药比例不变,研粗末。每次用40~50克,置暖水瓶中,以沸水冲泡大半瓶,盖闷10多分钟即可饮用。1日内作数次饮完。
【宜忌】胃有溃疡病者宜食后饮用。
【按语】《赤水玄珠》原用此方治“风热上攻、头目昏痛及头风热痛不可忍”方中川芎行气开郁,活血止痛,《神农本草经》说它主“风入脑头痛”。川芎主含川穹嗪,功能扩张脑血管,对中枢有镇静作用,并能降低血压。茶叶味甘、凉,功能清头目、除烦渴、化痰、消食、利尿、解毒。茶叶主含咖啡碱,研究证明有兴奋中枢神经、扩张血管等作用。配伍善治头痛及眉棱骨痛的白芷,长于“散风热,清头目”的荆芥穗,以及辛凉“清利头目”的薄荷,集中专治头部风热的药力优势,以收镇痛解痉之效。方中除茶叶一味外,其余四药均含有一定量的挥发油,大量长服对胃有刺激性,故得效后宜用小剂量维持(如每日用15~3O克饮用),以巩固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