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医杂集

    西瓜

    目录: → 中医杂集 发布时间:2009-10-25

    西瓜

    《*辞典》

    【出处】《日用本草》

    【拼音名】Xī Guā

    【别名】寒瓜(陶弘景),天生白虎汤(汪颖《食物本草》)。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西瓜的果瓤。夏季采收。

    【源形态】

    一年生蔓性草本。茎细弱,匍匐,略具5棱,嫩枝密被毛;卷须2分叉,被毛。叶互生;叶柄长3~12厘米;叶片三角状卵形、广卵形等,长8~20厘米,宽5~18厘米,3深裂或近3全裂,中间裂片较长,两侧裂片较短,裂片再作不规则羽状深裂或2回羽状分裂,两面均甚粗糙。花单性,同株,单生于叶腋;雄花直径2~2.5厘米:花梗细,被长柔毛;花萼合生成广钟形,被长毛;先端5裂,裂片窄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花冠合生成漏斗状,外面绿色,被长柔毛,上部5深裂,裂片卵状长椭圆形或广椭圆形,先端钝;雄蕊5,其中4枚成对合生,1枚分离,花丝粗短;雌花较雄花大,花萼、花冠和雄花相似;子房下位,卵形,外面多少被短柔毛,花柱短,柱头5浅裂。瓠果近圆形或长椭圆形,径约30厘米,表面绿色、浅绿色,多具深浅相间的条纹。种子多数,扁平,略呈卵形。花期6~7月。果期7~10月。

    本植物的根及叶(西瓜根叶)、果皮(西瓜皮)、种仁(西瓜子仁)、种皮(西瓜子壳)均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布】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化学成分】

    西瓜汁含瓜氨酸、α-氨基-β-丙酸、丙氨酸、α-氨基丁酸、γ-氨基丁酸、谷氨酸、精氨酸、磷酸、苹果酸、乙二醇、甜菜碱、腺嘌呤、果糖、葡萄糖、蔗糖、盐类(主为钾盐)、维生素C、β-胡萝卜素、γ-胡萝卜素、番茄烃、六氢番茄烃等。又含挥发性成分,内有乙醛、丁醛、异戊醛、己醛。

    花中有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精氨酸,天门冬素、赖氨酸、丙氨酸。雌花含前4种氨基酸远比雄花为多,而含赖氨酸及丙氨酸较少。

    【药理作用】瓜肉中的瓜氨酸及精氨酸部分,据称能增进大鼠肝中的尿素形成,导致利尿。

    【性味】

    甘,寒。

    ①《日用本草》:"味甘,寒,无毒。"

    ②《饮膳正要,:"味甘,平,无毒。"

    ③《纲目》:"甘淡,寒,无毒。"

    ④《本草再新》:"味甘,性凉。"

    【归经】

    入心、胃、膀胱经。

    ①《玉楸药解》:"入手太阴肺、足太阳膀胱、足阳明胃经。"

    ②《本草求真》:"入心包、胃。"

    ③《要药分剂》:"入脾经。"

    ④《本草再新》:"入心、肝、肺三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暑,除烦止渴,利小便.治暑热烦渴,热盛津伤,小便不利;喉痹,口疮。

    ①《日用本草》:"消暑热,解烦渴,宽中下气,利小水,治血痢。"

    ②《饮膳正要》:"主消渴,治心烦,解酒毒。"

    ③《丹溪心法》:"治口疮甚者,用西瓜浆水徐徐饮之。"

    ④《滇南本草》:"治一切热症,痰涌气滞。"

    ⑤汪颖《食物本草》:"疗喉痹。"

    【用法用量】内服:取汁饮。

    【注意】中寒湿盛者忌服。

    【附方】

    ①治阳明热甚,舌燥烦渴者,或神情昏冒、不寐、语言懒出者:好红瓤西瓜剖开,取汁一碗,徐徐饮之。(《本草汇言》)

    ②治夏、秋腹泻,烦躁不安:西瓜、大蒜,将西瓜切开十分之三,放入大蒜七瓣,用草纸包七至九层,再用黄泥全包封,用空竹筒放入瓜内出气,木炭火烧干,研末,开水吞服。(《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

    ③治烫伤:将七至十一月间熟透的大西瓜,去瓜子,取瓢连汁密闭在干净玻璃瓶内,放置三至四个月,待产生似酸梅汤气味,过滤应用。先将烫伤部用冷等渗盐水或冷开水洗净,再将脱脂棉花在澄清的西瓜液中浸湿,敷于患处。每天换数次,一般一、二度烫伤,一周可愈,三度者二周可愈。(《河北中医药集锦》)

    【摘录】《*辞典》

    页首↑

    西瓜根叶

    《*辞典》

    【出处】《滇南本草》

    【拼音名】Xī Guā Gēn Yè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西瓜的根及叶。夏、秋采取。

    【源形态】植物形态详"西瓜"条。

    【功能主治】治水泻,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两。

    【摘录】《*辞典》

    页首↑

    西瓜皮

    《*辞典》

    【出处】《纲目》

    【拼音名】Xī Guā Pí

    【别名】西瓜青(《摄生众妙方》),西瓜翠衣(《临证指南医案》),西瓜翠(《药材资料汇编》)。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西瓜的果皮。夏季收集西瓜皮,削去内层柔软部分,洗净,晒干。也有将外面青皮削去,仅取其中间部分者。

    【源形态】植物形态详"西瓜"条。

    【生境分布】全国各地均产。

    【性状】干燥的果皮,薄而卷曲,成筒状或不规则形,大小不一,外表黄绿色至黑棕色;内表面有网状的维管束线纹。质脆,易折碎。除去外层青皮者,呈不规则的条块状,皱缩而常卷曲,表面灰黄色,有明显皱纹及网状维管束。气微,味淡。以干燥、皮薄、外面青绿色、内面近白色者为佳。

    【化学成分】含蜡质、糖分及灰分(约10%)

    【性味】

    ①《纲目》:"甘,凉,无毒。"

    ②《饮片新参》:"淡平微苦。"

    【归经】《四川中药志》:"入脾、胃二经。"

    【功能主治】

    清暑解热,止渴,利小便。治暑热烦渴,小便短少,水肿,口舌生疮。

    ①《丹溪心法》:"治口疮甚者,西瓜皮烧灰敷之。"

    ②《要药分剂》:"能解皮肤间热。"

    ③《本草再新》:"能化热除烦,去风利湿。"

    ④《随息居饮食谱》:"凉惊涤暑。"

    ⑤《饮片新参》:"清透暑热,养胃津。"

    ⑥《现代实用中药》:"为利尿剂。治肾脏炎浮肿,糖尿病,黄疸。并能解酒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3~1两;或焙干研末。外用:烧存性研末撒。

    【注意】中寒湿盛者忌用。

    【附方】

    ①治肾脏炎,水肿:西瓜皮(须用连髓之厚皮,晒干者入药为佳,若中药店习用之"西瓜翠衣"则无著效;干者一两三钱,白茅根鲜者二两。水煎,一日三回分服。(《现代实用中药》)

    ②治闪挫腰疼,不能屈伸者:西瓜青为片,阴干为细末,以盐酒调,空心服。(《摄生众妙方》)

    ③治牙痛:经霜西瓜皮烧灰,敷患处牙缝内。(《本草汇言》)

    【摘录】《*辞典》

    页首↑

    西瓜皮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Xī Guā Pí

    【别名】西瓜翠、西瓜翠衣、碎秋

    【来源】本品为葫芦科西瓜属植物西瓜Citrullus vulgaris Schrad.的中果皮,削去外果皮及残留的果肉,洗净,晒干。

    【性味】甘、淡,寒。

    【归经】入心、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暑,泻热除烦,利尿。用于暑热烦渴、小便短赤、咽喉肿痛,或口舌生疮,浮肿等症。

    【用法用量】3钱~1两。

    【备注】(1)本品味甘性凉,善清暑热,能解烦渴,故适用于暑热烦渴、小便短赤等症;而对秋冬之际,气候干燥,咽喉肿痛,或口舌生疮等症,也可应用,有泻火泄热之效。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西瓜子壳

    《*辞典》

    【出处】《本草撮要》

    【拼音名】Xī Guā Zǐ Ké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西瓜的种皮。

    【源形态】植物形态详"西瓜"条。

    【功能主治】《本草撮要》:"治吐血,肠风下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附方】治肠风下血:西瓜子壳、地榆:白薇、蒲黄、桑白皮,煎汤服。(《中国医学大辞典》)

    【摘录】《*辞典》

    页首↑

    西瓜子仁

    《*辞典》

    【出处】《纲目》

    【拼音名】Xī Guā Zǐ Rén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西瓜的种仁。夏季食用西瓜时,收集瓜子,洗净晒干,去壳取仁用。

    【源形态】植物形态详"西瓜"条。

    【药理作用】西瓜种子含脂肪油、蛋白质、维生素B2、戊聚糖、淀粉、粗纤维、α-氨基-β-(吡唑基-N)丙酸。又含尿素酶、α-半乳糖甙酶、β-半乳糖甙酶和蔗糖酶。还含一种皂甙样成分名Cucurbocitrin,有降压作用,并能缓解急性膀胱炎之症状。

    【性味】

    甘,平。

    ①《纲目》:"甘,寒,无毒。"

    ②《本经逢原》:"甘,温。"

    ③《医林纂要》:"甘,平。"

    【功能主治】

    ①《纲目》:"清肺润肠,和中止渴。"

    ②《随息居饮食谱》:"生食化痰涤垢,下气清营;一味浓煎,治吐血,久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生食或炒熟食。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西瓜"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西瓜霜
    ·下一篇:转心莲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万全冬季勤晒被褥冬季高血压患者宜进行体格检...冬季洗澡防晕仙环小皮伞饮酒中的四个\最佳”自制豆浆注意火候桂枝加桂汤七仙丸伏羲(伏义氏)秋季龋齿患者忌多食石榴苍耳虫哈蟆油前胡黄精麻黄根虎掌草秋季支气管哮喘的预防五宝散大豆黄卷布狗尾夏季忌食用时间过久的食物黑散子眼疲劳也可以食补调理论痢证治法患瘰疬证成痨,喘嗽不休,或...洋虫小蓝花地丁委陵菜皮肤解毒汤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