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医杂集

    莴苣

    目录: → 中医杂集 发布时间:2009-10-25

    莴苣

    《*辞典》

    【出处】《食疗本草》

    【拼音名】Wō Jù

    【别名】莴苣菜(《肘后方》),千金菜(《清异录》),莴笋(《滇南本草》),莴菜(《纲目》),蕂菜(《河北药材》)。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来源】为菊科植物莴苣的茎、叶。春季嫩茎肥大时采收。

    【源形态】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茎直立,光滑无毛,嫩时呈棍棒状,肥大如笋,肉嫩脆味美。如不采收,则逐渐伸长而成花茎,于上部分枝开花。叶基部丛生;长椭圆形、倒卵形或舌状,亦有呈披针形者,全缘或边缘皱折,或有不整齐的齿状缺刻,无恬;茎生叶互生,基部耳状抱茎。头状花序有长梗,排列成顶生的圆锥状花丛;总苞圆筒状,苞片多层,覆瓦状排列;花两性,全部为舌状花,舌片先端5齿裂,黄色;雄蕊5;子房下位,柱头2裂。瘦果卵形,扁平,海面具3条突出的纵棱,先端具喙。种子黑褐色或灰白色。花期夏季。

    本植物的种子(莴苣子)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布】全国大部地区均有栽培。

    【性味】

    苦甘,凉。

    ①《嘉祐本草》:"冷,微毒。"

    ②《日用本草》:"味苦,寒平。"

    ③《饮膳正要》:"苦,冷,无毒。"

    ④《医林纂要》:"苦甘,寒。"

    【归经】

    ①《本草求真》:"入肠、胃。"

    ②《本草撮要》:"手少阴经。"

    【功能主治】

    治小便不利,尿血,乳汁不通。

    ①《本草拾遗》:"利五脏,通经脉,开胸膈。"

    ②《日用本草》:"利五脏,补筋骨,开膈热,通经脉,去口气,白齿牙,明眼目。"

    ③《滇南本草》:"治冷积虫积,痰火凝结,气滞不通。"

    ④《纲目》:"通乳汁,利小便,杀虫蛇毒。"

    ⑤《医林纂要》:"泻心,去热,解燔炙火毒。"

    ⑥《随息居饮食谱》:"利便,析酲,消食。"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外用:捣敷。

    【注意】

    ①《本草衍义》:"多食昏人眼。"

    ②《滇南本草》:"常食目痛,素有目疾者切忌。"

    【附方】

    ①治小便不下:莴苣捣成泥,作饼贴脐中。(《海上方》)

    ②治小便尿血:莴苣,捣敷脐上。(《纲目》)

    ③治产后无乳:莴苣三枚,研作泥,好酒调开服。(《海上方》)

    ④治沙虱毒:敷莴苣莱汁。(《肘后方》)

    ⑥治蚰蜒入耳:莴苣叶一分(干者),雄黄一分。捣罗为末,用面糊和丸,如皂荚子大。以生曲少许,化破一丸,倾在耳中,其虫自出。(《圣惠方》)

    ⑥治百虫入耳:莴苣捣汁,滴入自出。(《圣济总录》)。

    【备注】通常食用的莴苣,在品种方面有白莴笋、花叶莴笋、尖叶莴笋、紫叶莴笋等,大抵均因形色而有所分别。其中白莴笋的叶淡绿色,茎皮淡绿白色。殆即古代所称的"白苣",参见"白苣"条。

    【摘录】《*辞典》

    页首↑

    莴苣子

    《*辞典》

    【出处】《纲目》

    【拼音名】Wō Jù Zǐ

    【别名】苣蕂子(《河北药材》),白苣子(《山西中药志》)。

    【来源】为菊科植物莴苣的种子。秋季果实成熟后,割取地上部分,晒干,打下种子,簸净杂质,贮藏于干燥通风处。

    【源形态】植物形态详"莴苣"条。

    【生境分布】产于河北,山西等地。

    【性状】干燥种子呈长椭圆形而扁,长约3毫米,宽约1毫米;外表面灰白色或黄白色,有细小的顺直纹理;搓去外皮,即露出棕色的种仁,富油性。气弱,味微甘。以颗粒饱满,干燥无杂质者为佳。

    【性味】《河北药材》:"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纲目》:"下乳汁,通小便。治阴肿,痔漏下血,伤损作痛。"

    【用法用量】内服:煮粥、煎汤或研细酒调。外用:研末涂擦。

    【附方】

    ①治乳汁不行:㈠莴苣子三十枚。研细酒服。(《纲目》)㈡莴苣子一合,生甘草三钱,糯米粳米各半合。煮粥频食之。(《纲目》)

    ②治肾黄:莴苣子一合,细研。以水一盏,煎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圣惠方》)

    ③治阴囊颓肿:莴苣子一合。捣末,水一盏,煎五沸,温服。(《纲目》)

    ④治疖疮瘢上不生髭发:先以竹刀刮损,以莴苣子拗猢狲姜束,频擦之。(《摘元方》)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莴苣"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山荷叶
    ·下一篇:蕹菜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冬季临睡前用热水洗脚秋季湿润口腔防咽炎患痰喘咳嗽病,三十年于兹矣...清人程钟龄《医学心悟》《医...安经汤秋季低血糖患者忌多食用柚子...槟榔散冰黄散羊心吐血证秋季忌生吃莲子栾华杏香兔耳风蛇胆鳖甲、龟板不可用于虚弱之证...十味苍柏散消瘿汤女萎云南柴桂秋宜引补,冬再进补白杜鹃花夏季儿童发热的饮食五忌春季防“流感”秋天四防水胡满叶底珠土香薷太白艾水榆石寄生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