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医杂集

    委陵菜

    目录: → 中医杂集 发布时间:2009-10-25

    委陵菜

    《中国药典》

    【拼音名】Wěi Línɡ Cài

    【英文名】HERBA POTENTILLAE CHINENSIS

    【别名】毛鸡腿子、野鸡膀子、蛤蟆草、山萝卜、翻白草[山东]、白头翁[湖北]

    【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委陵菜Potentilla chinensis Ser. 的干燥全草。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春季未抽茎时采挖,除去泥沙,晒干。

    【性状】本品根呈圆柱形或类圆锥形,略扭曲,有的有分枝,长5~17cm,直径0.5~1cm;表面暗棕色或暗紫红色,有纵纹,粗皮易成片状剥落;根头部稍膨大;质硬,易折断,断面皮部薄,暗棕色,常与木部分离,射线呈放射状排列。叶基生,单数羽状复叶,有柄;小叶狭长椭圆形,边缘羽状深裂,下表面及叶柄均密被灰白色柔毛。气微,味涩、微苦。

    【鉴别】

    (1)本品粉末灰褐色。非腺毛极多,单细胞,平直或弯曲,有的缠结成团,细长,直径7~37μm,长约至4000μm,壁厚。草酸钙簇晶存在于叶肉组织中,直径6~65μm,偶有小方晶。木纤维长梭形,直径7~14μm,壁稍厚,孔沟明显。木栓细胞类多角形或扁长方形,内含黄棕色物。

    (2)取本品粉末1g,加石油醚(60~90℃)10ml,温浸3 小时,滤过,滤液挥干,加乙醇10ml使溶解,滤过,滤液浓缩至约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委陵菜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6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甲酸乙酯-甲酸(5: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 三氯化铁溶液与铁氰化钾试液的等量混合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色斑点。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段,晒干。

    【性味】苦,寒。

    【归经】归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用于赤痢腹痛,久痢不止,痔疮出血,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9~15g。外用鲜品适量,煎水洗或捣烂敷患处。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备注】(1)同属植物粘委陵菜Potentilla viscosa Donn,西藏以全草作委陵菜入药功效类似。

    【摘录】《中国药典》

    页首↑

    委陵菜

    《*辞典》

    【出处】《救荒本草》

    【拼音名】Wěi Línɡ Cài

    【别名】翻白菜(《救荒本草》),根头菜,野鸩旁花(《植物名汇》),黄州白头翁(《中国药植志》),龙牙草(《南京民间药草》),天青地白、小毛药、虎爪菜(《贵州民间方药集》),蛤蟆草(《东北药植志》),老鸦翎、老鸦瓜(《山东中药》),地区草(呼和浩特市《医药卫生》(3):42,1972)。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委陵菜的根或带根全草。4~10月间采收。将带根全草除去花枝及果枝,晒干。或将地上部分茎叶全部除去,仅用其根。

    【源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根肥大,圆锥状。茎直立,密生灰白色绵毛。单数羽状复叶,基生叶有小叶8~11对,顶端小叶最大,两侧小叶向下渐次变小,小叶狭长椭圆形,长2~5厘米,宽8~15毫米,边缘羽状深裂。裂片三角状披针形,边缘向下反卷,上面被短柔毛,下面密生白绵毛;托叶长披针形至椭圆状披针形,全缘残羽状裂,密被长绵毛;茎生叶与根生叶同形而较小,小叶1~7对。花多数,顶生,呈伞房状豪伞花序;花萼5裂,裂片广卵形,副萼5片,披针形至线形,均有白绵毛;花瓣5,黄色,倒卵状圆形,凹头;雄蕊多敷,花丝不等长,花药黄色;雌蕊多数,聚生,子房卵形而小。微扁,花柱侧生,柱头小。瘦果卵圆形,长约2毫米,褐色,光滑,包于宿存花萼内。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路边、田旁、山林草丛中。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主产于山东、辽宁、安徽。此外,河北、河南、内蒙古、湖北、江苏、广西、福建等地亦产。

    【性状】为干燥的根或带根的全草,根圆柱形,偶有弯曲,长短不一,直径0.5~1厘米,外表红棕色或暗棕色,具有不规则的纵裂纹,栓皮多呈片状剥落;质坚硬,折断面不平坦,皮部与木部极易分离,皮部淡红棕色,木部棕白色。根头部较粗大,并丛生多数黄棕色的叶基部分;羽状复叶,皱缩,小叶多向内对折,边缘向外反卷,背面的绵毛密而长。气微弱,味微苦而涩。以干燥、无花茎,无杂质者为佳。

    【化学成分】新鲜植物含水分62.39%,抗坏血酸49.4毫克%。干品含水分12.12%、蛋白质9.18%、脂肪4.03%,粗纤维21.89%、灰分7.25%、P2O5-0.26%、Ca0-2.63%。

    【药理作用】委陵菜对溶组织阿米巴原虫的作用较白头翁为弱,参见"白头翁"条。

    【性味】

    苦,平。

    ①《救荒本草》:"味苦微辣。"

    ②《山东中药》:"味微苦,性平,无毒。"

    ③《贵阳民间药草》:"涩苦,寒,无毒。"

    【功能主治】

    祛风湿,解毒。治痢疾,风湿筋骨疼痛,瘫痪,癫痫,疮疥。

    ①《中国药植志》:"治阿米巴痢。"

    ②《贵州民间方药集》:"治痢疾,母猪疯,羊癫疯。"

    ③《东北药植志》:"煎汤洗疥疮。"

    ④《贵阳民间药草》:"清热解毒。治赤白痢下,风湿疼痛,瘫痪。"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研末或浸酒。外用:煎水洗,捣敷或研末撒。

    【附方】

    ①治痢疾:天青地白根五钱。煎水服,一日三、四次,服二、三日。

    ②治久痢不止:天青地白、白木槿花各五钱,煎水吃。

    ③治赤痢腹痛:天青地白细末五分。开水吞服,饭前服用。

    ④治风湿麻木瘫痪,筋骨久痛:天青地白、大风藤、五香血藤、兔耳风各半斤,泡酒连续服用,每日早晚各服一两。

    ⑤治风瘫:天青地白(鲜)一斤。泡酒二斤,每次服一、二两。第二次用量同样。另加何首乌一两(痛加指甲花根二两)。

    ⑥治疔疮初起:天青地白根一两。煎水服。

    ⑦刀伤止血生肌:天青地白叶(干)研末外擞;或鲜根捣烂外敷。

    ⑧治癫痫:天青地白根(去心)一两,白矾三钱。加酒浸泡,温热内服,连发连服,服后再服白矾粉一钱。(选方出《贵阳民间药草》)

    【临床应用】

    ①治疗出血性疾病

    取新鲜地区草全草2~4两(干品0.5~1两)切碎,水煎2次,两次煎液混合,加入少量红糖再煎片刻,2次分服,每日一剂,必要时可续服1~2剂。临床观察子宫功能性出血、月经过多、鼻出血、咯血、血尿和部分癌症出血共112例,结果治愈66例,有效29例。其中对妇科疾病的治疗效果最为满意,内科疾病次之。本品的止血作用以根部最强,如一例大咯血患者服干根1两,次日咯血停止。

    ②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

    取委陵菜干根制成20%溶液,每次60毫升,每日口服2次。或制成20%注射液供肌肉注射,首次2毫升,以后逐渐增至3.5毫升,每日1~2次。不论口服或注射,均同时用20%溶液60毫升,行保留灌肠,每日1~2次。用药2~10天不等。临床用注射剂治疗52例,治愈49例,好转3例,每例平均总剂量为3.4克;口服3例,治愈2例,好转1例,每例平均总剂量为82克;肌注加口服治疗9例,治愈8例,好转1例,每例平均总剂量为59.8克。

    ③治疗阿米巴痢疾将委陵菜根茎制成煎剂或流浸膏服用。成人每日量为20~30克(以生药计算)。3次分服。少数患者并用10%煎液100毫升行保留灌肠。7~10日为一疗程,必要时休息1、2日再行第二疗程。临床治疗27例,其中包括急性、慢性和慢性隐伏期急性发作者。服药后。发热病例体温均迅违下降,腹痛、里急后重、腹泻及粘液便大多在1~4天消失,大便镜检病原体平均转阴时间为3天。8例经追踪观察,其中1例于1月后复发。因此认为对慢性隐伏性患者,应给予反复彻底的治疗。

    【备注】本品在大部分地区作翻白草入药;少数地区作白头翁使用,称为"黄州白头翁"。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委陵菜"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清香桂
    ·下一篇:鮠鱼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张子和秋季养生忌忽视调整心理松节油硫化铅秋季忌食未洗净的河蟹秋日润肺粥打碗花养荣汤秋季性生活应有所收敛十三味羌活散山羊血夏季忌口渴才饮水黑白散黑附子丸问治蛇咬法缪希雍医案之一论脑贫血痿废治法铁蕨鸡铁角凤尾草铁浆铁粉水慈姑春季防面瘫玉柏一年蓬[图]续断五色梅粗榧子莨菪水棉花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