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医杂集

    王不留行[图]

    目录: → 中医杂集 发布时间:2009-10-25
    王不留行王不留行

    王不留行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Wánɡ Bù Liú Xínɡ

    【英文名】SEMEN VACCARIAE

    【别名】留行子、奶米、王牡牛、大麦牛

    【来源】本品为石竹科植物麦蓝菜Vaccaria segetalis (Neck.)Garcke 的干燥成熟种子。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夏季果实成熟、果皮尚未开裂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

    【性状】本品呈球形,直径约2mm。表面黑色,少数红棕色,略有光泽,有细密颗粒状突起,一侧有1凹陷的纵沟。质硬。胚乳白色,胚弯曲成环,子叶2。无臭,味微涩苦。

    【鉴别】

    (1)本品粉末淡灰褐色。种皮表皮细胞红棕色或黄棕色,表面观多角形或长多角形,直径50~120μm,垂周壁增厚,星角状或深波状弯曲。种皮内表皮细胞淡黄棕色,表面观类方形、类长方形或多角形,垂周壁呈紧密的连珠状增厚,表面可见网状增厚纹理。胚乳细胞多角形、类方形或类长方形,胞腔内充满淀粉粒及糊粉粒。子叶细胞含有脂肪油滴。

    (2)取本品粉末1.5g,加甲醇20ml,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王不留行对照药材1.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水(15:7:2)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改良碘化铋钾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橙红色斑点。

    【炮制】炒王不留行:取净王不留行,放锅内炒至炒至大多数爆开白花。

    【性味】苦,平。

    【归经】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下乳消肿。用于乳汁不下,经闭,痛经,乳痈肿痛。

    【用法用量】4.5~9g。

    【注意】孕妇慎用。

    【贮藏】置干燥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王不留行

    《*辞典》

    【出处】《本经》

    【拼音名】Wánɡ Bù Liú Xínɡ

    【别名】不留行、王不流行(《吴普本草》),禁宫花、剪金花(《日华于本草》),金剪刀草(《稗史》),金盏银台(《纲目》),麦蓝子(《甘泉县志》)。

    【来源】为石竹科植物麦蓝菜的种子。四、五月麦熟时采收(东北地区在秋季)。割取全草,晒干,使果实自然开裂,然后打下种子,除去杂质,晒干。

    【源形态】

    麦蓝菜(《救荒本草》),又名:道灌草、大麦牛、兔儿草、麦加菜、王牡牛。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70厘米,圆柱形,节处略膨大,上部呈二叉状分枝。叶对生,无柄,卵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4~9厘米,宽1.2~2.7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脏形,全缘。顶端聚伞花序疏生,花柄细长,下有鳞片彻、苞2枚;萼筒有5条绿色棱翘,先端5裂,裂片短小三角形,花后萼筒中下部膨大呈棱状球形;花瓣5,分离,淡红色,倒卵形,先端有不整齐的小齿牙,由萼筒口向外开展,下部渐狭呈爪状;雄蕊10,不等长;雌蕊1,子房椭圆形,1宦,花柱2,细长。蒴果广卵形,包在萼筒内。花期4~5月。果熟期6月。

    【生境分布】生于田边或耕地附近的丘陵地,尤以麦田中最为普遍。除华南外,全国各地区都有分布。

    【性状】

    干燥种子,近球形,径约2毫米。幼嫩时白色,继变橘红色,最后呈黑色而有光泽,表面布有颗粒状突起,种脐近圆形,下陷,其周围的颗粒状突起较细,种脐的一侧有一带形凹沟,沟内的颗粒状突起呈纵行排列;胚乳乳白色。质坚硬。气无,味淡。以干燥、子粒均匀、充实饱满;色乌黑、无杂质者为佳。

    主产于河北、山东、辽宁、黑龙江。此外,山西,湖北、湖南、河南、安徽、陕西、江苏、浙江、扛西、吉林、新疆等地亦产。以河北产量为最大。

    王不留行的药用部分,《本草》记载,多系全草与种子并用,而目前则用种子。但在商品中,有时易混入豆科野豌豆属植物的种子,主要的如硬毛果野豌豆(植物形态参阅"小巢菜"条)、窄叶野豌豆的种子,应予区别。

    【化学成分】含王不留行皂甙(vacsegoside)、王不留行黄酮甙(vaccarin)等。

    【炮制】簸净杂质,置锅内,用文火炒至爆开白花六、七成时取出,放凉。

    【性味】

    苦,平。

    ①《本经》:"味苦,平。"

    ②《吴普本草):"岐伯、雷公:甘。"

    ③《别录》:"甘,平,无毒。"

    ④《本草便读》:"苦且辛,平。"

    【归经】

    入肝、胃经。

    ①《纲目》:"阳明、冲、任。"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人心、肝二经。"

    【功能主治】

    行血通经,催生下乳,消肿敛疮。治妇女经闭,乳汁不通,难产,血淋,痈肿,金疮出血。

    通经下乳:用于经闭及乳汁不下。王不留行治乳汁多而不通;如乳汁少之虚证,则需配用补益气血之药。

    活血消肿:用于瘀血肿块及疮痈肿毒。

    ①《本经》:"主金疮,止血逐痛,出刺,除风痹内寒。"

    ②《别录》:"止心烦鼻衄,痈疽恶疮,瘘乳,妇人难产。"

    ③《药性论》:"治风毒,通血脉。"

    ④《日华子本草》:"治发背,游风,风疹,妇人血经不匀及难产。"

    ⑤《珍珠囊》:"妳子导引,利疮疡,主治痢。"

    ⑥《纲目》:"利小便。"

    ⑦《本草从新》:"治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注意】

    孕妇忌服。

    ①《本草经琉》:"孕妇勿服。"

    ②《本草汇言》:"失血病、崩漏病并须忌之。"

    【附方】

    ①治妇人因气,奶汁绝少:瞿麦穗、麦门冬(去心)、王不留行,紧龙骨、穿山甲(炮黄)各等分。上五味为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下;后食猪蹄羹少许,投药,用木梳左右乳上梳三十来梳,一日三服,食前服,三次羹汤投,三次梳乳。(《卫生宝鉴》涌泉散)

    ②治难产逆生,胎死腹中:王不留行、酸浆草(死胎焙用)、茺蔚子、白蒺藜(去刺)、五灵脂(行血俱生用)。各等分为散。每服三钱,取利。山水一盏半。入白花刘寄奴子一撮,同煎温服。(《普济方》胜金散)

    ③治血淋不止:王不留行一两,当归身、川续断、白芍药、丹参各二钱。分作二剂,水煎服。(《东轩产科方》)

    ④治诸淋及小便常不利,阴中痛,日数十度起,此皆劳损虚热所致:石韦(去毛)、滑石,瞿麦、王不留行、葵子各二两。捣筛为散。每服方寸匕,日三服之。(《外台》)

    ⑤治痈肿:王不留行(成末)二升,甘草五两,冶葛二两,桂心四两,当归四两。上五物,治合下筛。以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一。(《医心方》王不留行散)

    ⑥治乳痈初起:王不留行一两,蒲公英、瓜蒌仁各五钱,当归梢三钱。酒煎服。(《本草汇言》)

    ⑦治疔肿初起:王不留行子为末,蟾酥丸黍米大。每服一丸,酒下。汗出即愈。(《濒湖集简方》)

    ⑧治金疮,被刀斧所伤,亡血,寸口脉浮微而涩:王不留行十分,蒴藋细叶十分,桑根白皮十分,甘草十八分,川椒三分(除目及闭口,去汗),黄芩二分,干姜二分,芍药二分,厚朴二分。上九味,桑根皮以上三味烧灰存性,勿令灰过;各别杵筛,合治之为散。服方寸匕,小疮即粉之,大疮但服之,产后亦可服。如风寒,桑根勿取之。前三物皆阴于百日。(《金匮宴略》王不留行散)

    ⑨治鼻衄不止:剪金花连茎叶,阴干,浓煎汁,温服。(《指南方》)

    ⑩治粪后下血:王不留行末,水服一钱。(《圣济总录》)

    ⑾治头风白屑:王不留行、香白芷等分为末。干掺一夜,篦去。(《圣惠方》)

    ⑿鼻血不止。用王不留行连茎、叶阴干,煎成浓汁温服。很快见效。

    ⒀大便后下血。用王不留行研为末,每服一钱,水送下。

    ⒁刀伤失血。用王不留行十分,蒴翟叶十分,桑根白皮十分,川椒三分,甘草十分,黄芩、干姜、芍药、厚朴各二分,前三味,烧存性,后六味,研为末。两组和匀。治在伤。每服一匙,水送下;治小伤,只须用末敷伤处即可。妇女产后亦可服用。此方名"王不留行散"。

    ⒂妇女乳少。用王不留行、穿山甲(炮)、龙骨、瞿麦穗、麦门冬,等分为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下,服药后再吃猪蹄汤,并一日数次用木梳乳,助乳汁流出。此方名"涌泉散"。

    ⒃头风白屑。用王不留行、香白芷,等分为末,干搽头上。第二天清晨篦去。

    ⒄痈疽诸疮。用王不留行、桃枝、茱萸根皮各五两,蛇床子、牡荆子、苦竹叶、蒺藜子各三程式,大麻子一升,以水二头号半,煮取一斗,多次洗患处。此方名"王不留行汤"。

    ⒅疔肿初起。用王不留不行子研为一末,加蟾蜍和丸,如黍米大。每服一丸,酒送下。汗出即愈。

    【临床应用】治疗带状疱疹:将王不留行用文火炒黄直至少数开花,研碎,过筛,取细末。如患处疹未破溃,用麻油将药末调成糊状外涂;如疱疹已溃破,可将药末直接撒布于溃烂处。每日2~3次。治疗16例,一般用药后10~20分钟即可止痛,2~5天痊愈;局部未见不良反应。

    【备注】王不留行以善于行血知名"虽有王命不能留其行",所以叫"王不留行",但流血不止者,它又可以止血。在妇科,王不留行又是发乳的良药,常与穿山甲同用,俗谚有"穿出甲,王不留,妇人服了乳长流"的说法,可见本品通乳汁的作用是很显著的。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王不留行[图]"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王瓜
    ·下一篇:万丈深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葶苈清肺饮葶苈丸野山芝麻咳喘止血汤大黄[图]脑充血兼腿痿弱少阴病麻黄附子细辛汤证长春七夏季宜进补苦味食品加味育阴润燥饮松塔芎附饮芎归首乌饮大风子逍遥蒌贝散西北莸木豆夏季忌食长时间放在厨房的食...旱螺散水陆丹桃花水飞蓟水半夏玉龙鞭银朱响叶杨香水塔花咸酸蔃双剪菜挽流汤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