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Bái Zhū Shù
【别名】滇白珠树、小透骨草、透骨香、钻骨风、火炭子、透骨草[云南、贵州]、满山香、满天香、洗澡叶、冬绿树
【来源】为杜鹃花科白珠树属植物滇白珠Gaultheria yunnanensis (Franch.)Rehd.,以全株入药。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活血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胃寒疼痛。风寒感冒。
【用法用量】3~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出处】《贵阳民间药草》
【拼音名】Tòu Gǔ Xiānɡ
【别名】透骨草(《滇南本草》),满山香(《分类草药性》),煤炭子、煤炭果(《贵阳民间药草》),万里香(《广西植物名录》),九里香、洗澡叶、芳香草、满天香(《云南中草药》),小遗骨草、透骨消(《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云南白珠树的茎叶。夏季采收,晒干。
【源形态】
云南白珠树,又名:滇白珠树。
灌木,高约3米。枝细长,带红色或红绿色。单叶互生,革质,卵状矩圆形,或阔卵形,长7~8厘米,宽2.5~3厘米,先端尖尾状,基部心形或圆形,叶缘具钝齿,略向外卷,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青白色,有细小柔毛。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腋生,长5~7厘米;花青白色,萼片5,边缘有纤毛;花冠壶形,裂片5;雄蕊10;子房上位,平滑无毛。蒴果球状,直径约6毫米,5瓣纵裂,上有宿存花柱,外面包有增大的肉质萼,成熟时紫红色,似浆果。种子淡黄色,细小。花期9月。
本植物的根(透骨香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布】生于山野草坡及丛林边。分布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地。产云南、贵州。
【性状】茎长约35厘米,多分枝,径3~5毫米,表面黄棕色,具纵纹,有叶柄残痕。叶多数脱落。气微,味微苦,以新鲜、干燥,叶色绿者为佳。
【化学成分】叶含挥发油0.5~0.8%。其中主要成分是水杨酸甲酯。
【药理作用】内服水杨酸甲酯有解热、镇痛及抗风湿作用,与水杨酸类药物相似,所需剂量亦相同,但因本品吸收慢而不规则,服药后产生作用较迟。本品刺激性很强,可用1~2份橄榄油稀释后外用作抗刺激剂。本品亦可产生特异性水杨酸中毒症状,中毒剂量约为水杨酸钠的2/3。
【性味】
辛,温。
①《滇南本草》:"性温,味辛辣,有小毒。"
②《贵阳民间药草》:"辛,温,无毒。"
③《云南中草药》:"辛,平。"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治风湿关节痛,水撒,跌打损伤,牙痛,湿疹。
①《滇南本草》:"治痰火,筋骨疼痛,泡酒用之良。其梗,洗风寒湿痹,筋骨疼痛,暖骨透热,熬水洗之。"
②《贵阳民间药草》:"治风湿关节疼痛,跌打损伤。"
③《广西药植名录》:"行气,消肿,止咳化痰。治牙痛,劳伤,蛇伤,风湿,痧气,皮肤痛痒。"
④《贵州草药》:"祛风除湿,舒筋活血。"
⑤《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活络透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两);或浸酒。外用:煎水洗。
【附方】
①治风湿关节疼痛:透骨香一两。煎水服。(《贵州草药))
②治湿疹:透骨香全株煎水洗患处。(《云南中草药,)
⑧治水臌:透骨香五钱,车前革三镇。煎水服。(《贵州草药》)
【备注】本品在云南、贵州地区作透骨草使用,参见"透骨草"条。
【摘录】《*辞典》
页首↑【出处】《贵阳民间药草》
【拼音名】Tòu Gǔ Xiānɡ Gēn
【别名】搜山虎(《分类草药性》)。
【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云南白珠树的根。9~10月采挖,鲜用或晒干。
【源形态】植物形态详"透骨香"条。
【生境分布】产四川、贵州等地。
【性状】干燥根,弯曲有分枝,颇长,粗者直径可达2厘米。外表亦褐色,深色之栓皮极易剥落,内部色较淡;散生细根,粗约1毫米。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灰黄色,射线明显,本质致密。气芳香。
【性味】《分类草药性》:"辛,温。"
【功能主治】
治胃寒痛,风湿筋骨疼痛,脚气,劳伤吐血,跌打损伤。
①《分类草药性》:"治胃寒气痛,风湿麻木,筋骨疼痛,吐血,跌打损伤。"
②《天宝本草》:"医脚气。"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8钱;或浸酒。外用:煎水洗。
【附方】
①治风湿关节疼痛:透骨香根一两,小血藤五钱,白龙须一钱,牛膝五钱。泡酒二斤。每服约一两;并用透骨香茎叶、生姜、葱煎水外洗。(《贵阳民间药草》)
②治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经闭:透骨香根三至四钱,煎服;亦可用二两加酒一斤,浸泡5~7日,每服10毫升,一日三次。(《云南中草药选》)
③治劳伤吐血:搜山虎、霸王七、竹节七。泡酒服。(《四川中药志》)
【摘录】《*辞典》
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