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医杂集

    茼蒿

    目录: → 中医杂集 发布时间:2009-10-25

    茼蒿

    【出处】《千金·食治》

    【拼音名】Tónɡ Hāo

    【别名】同蒿(《嘉祐本草》),蓬蒿(《饮膳正要》),同蒿菜(《滇南本草》),蓬蒿菜(《本草从新》),蒿菜(《得配本草》),菊花菜(《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来源】为菊科植物茼蒿的茎叶。冬、春及夏初均可采收。

    【源形态】一年生草本,高可达1米。茎直立,光滑,柔软,富肉质。叶互生;无柄;椭圆形、倒卵状披针形或倒卵状椭圆形,边缘有不规则的深齿裂或羽裂,裂片椭圆形,先端钝。头状花序单生于枝端,直径约4~6厘米;总苞干膜质,苞片覆瓦状排列,卵形至椭圆形;花杂性;舌状花一层,雌性,黄色或黄白色,舌片长约16毫米;管状花多层,两性,长约5毫米,雄蕊5枚,着生花冠上,花丝分离,子房下位,花柱2裂。瘦果长三棱形,长约3毫米,有棱角。花期春季。

    【生境分布】全国大部地区均有栽培。

    【化学成分】含有丝氨酸、天门冬素、苏氨酸、丙氨酸、谷氨酰胺、缬氨酸、亮氨酸、脯氨酸、酪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β-丁氨酸、苯丙氨酸等。

    【性味】

    辛甘,平。

    ①《千金·食治》:"味辛,平,无毒。"

    ②《饮膳正要》:"甘,平,无毒。"

    ③《滇南本草》:"性微寒,味辛微苦。"

    【归经】

    入脾、胃经。

    ①《得配本草》:"入足阳明经。"

    ②《本草求真》:"入心、脾、肠、胃、肾。"

    【功能主治】

    和脾胃,利二便,消痰饮。

    ①《干金·食治》:"安心气,养脾胃,消痰饮。"

    ②《日用本草》:"消水谷。"

    ③《滇南本草》:"行肝气,治偏坠气疼,利小便。"

    ④《得配本草》:"利肠胃,通血脉,除膈中臭气。"

    【用法用量】内服:一般作蔬菜煮食。

    【注意】《得配本草》:"泄泻者禁用。"

    【名家论述】《本经逢原》:"同蒿气浊,能助相火,禹锡言多食动风气,熏人心,令人气满。(千金)言安心气,养脾胃,消痰饮,利肠胃者,是指素禀火衰而言,若肾气本旺,不无助火之患。"

    【摘录】《*辞典》




    把 "茼蒿"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铜棒锤
    ·下一篇:银粉背蕨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全元起(生卒年不详)唐宗海粪鬼伞白背叶秋季防癌多吃柑橘类水果竹叶防风犀角地黄汤合白虎汤加减秋季感冒患者忌食乌梅板蓝根桑寄生长春七杜仲丸鸡蛋花破骨风秋季科学锻炼警惕夏债秋算白饭树夏季糖尿病患者忌食罗汉果脂肪肝的饮食治疗中老年人秋季保健通草茵陈雁脂薤白三爪金龙[图]榅桲通骨消树茭瓜石帆丹参散结汤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