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医杂集

    银粉背蕨

    目录: → 中医杂集 发布时间:2009-10-25

    银粉背蕨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Yín Fěn Bèi Jué

    【别名】通经草、金丝草、铜丝草、金牛草

    【来源】中国蕨科粉背蕨属植物银粉背蕨Aleuritopteris argentea (Gmel.)Fee的全草。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春秋采,拔出全草,去须根及泥土,晒干或鲜用。

    【性味】淡、微涩,温。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补虚止咳。用于月经不调,闭经腹痛,肺结核咳嗽,咯血。

    【用法用量】3~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通经草

    《*辞典》

    【出处】《山西中药志》

    【拼音名】Tōnɡ Jīnɡ Cǎo

    【别名】金丝草(《山西中药志》),止惊草、金线铜皮、铁骨草(《浙江中药资源名录》),分经草、小孩拳、伸筋草(《河南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中国蕨科植物银粉背蕨的全株。秋季收取,晒干。

    【源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根状茎直立,密被红棕色边的亮黑色披针形鳞片,叶丛生;叶柄长7~20厘米,有光泽,褐栗色,除基部被鳞片外无毛;叶片五角掌状,长7~10厘米,宽5~8厘米,2~3次羽状分裂,最下羽片最大,斜三角形,再次羽状深裂,裂片线状长椭圆形;营养叶有微锯齿,叶下面被黄粉,少有无粉的,叶质稍厚,中轴褐栗色。孢子囊群多分布于叶片之边缘,褐色,狭而连续,囊群盖内缘呈疏圆齿状。

    【生境分布】生于岩石隙间。分布云南、广西、江西、浙江、台湾、陕西、山西、河北、山东、内蒙古、东北等地。产山西、浙江、陕西等地。

    【性状】干燥全草,叶柄细如金丝,褐栗色,光泽,中空,中间有绿心,叶上面绿色,下面灰白色,边缘有孢子囊着生。根茎黑褐色,被鳞片,须根众多。气无,味淡。

    【化学成分】叶中含粉背蕨酸、蔗糖和黄酮类化合物。

    【性味】《河南中草药手册》:"性平,味淡;叶:味苦。"

    【功能主治】

    止咳,调经,祛湿。治咳嗽,月经不调,赤白带下。

    ①《山西中药志》:"活血通经。"

    ②《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治小儿惊挛抽搐。"

    ③《广西药植名录》:"止咳,治妇女病,"

    ④《河南中草药手册》:"活血调经,祛湿,散寒,止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附方】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分经草一两。水煎服。(《河南中草药手册》)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银粉背蕨"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茼蒿
    ·下一篇:通光散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杉木答XX女士问痛经治法傅青主北沙参野荞麦高血压病食物选择及食谱举例...芒硝瘀血短气赭石蟾酥四方蒿断下汤早春防心肌梗死红管药茅莓胡颓子臭灵丹滴水珠秋季锻炼宜慢跑大狼毒夏季防股癣秋季食用水果消毒春季防“流感”论结胸治法榛蘑礜石蘡薁香叶天竹葵桫拉木蛇葡萄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