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医杂集

    莨菪

    目录: → 中医杂集 发布时间:2009-10-25

    莨菪

    《*辞典》

    【拼音名】Lànɡ Dànɡ

    【别名】天仙子、横唐、行唐

    【性味】(子)苦、寒、无毒。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功能主治】

    1、突发颠狂。用莨菪三升,研细,在一升酒中泡几天。去渣,煎成浓汁。一天内分三次饮完。如觉头中似有虫行,额部及手脚现红点,即是病快要好的现象。

    2、风痹厥痛。和莨菪三钱(炒),大草乌头、甘草各半两,五灵脂一两,共研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以螺青为衣。每服十丸,男子用菖蒲酒送下,女子用芫花汤送下。

    3、久咳不止(痰有脓血)。用莨菪子五钱,先煮后炒,研细,加酥油如鸡收蛎的量,大枣七枚,同煎至油尽。取枣日食三枚。又方:取莨菪子三撮吞服,一天服五、六次,极验。

    4、长期水泻。用干枣十个,去核,填入莨菪子,扎定,烧存性。每服一钱,粟米汤送下。

    5、赤白痢。用大黄(煨)半两、莨菪子(炒黑)一撮,共研为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

    6、肠风下血。用莨菪子一升,晒干、捣烂、筛细;生姜半斤,取汁;同入银锅中加二升。一起煎成浓糖稀状,再倒入酒五升,慢火上进一步煎浓,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天早晨用酒送服三丸,视病情可增至五、七丸。安服有微热。勿惊异,病重的人服过三日,当有下泻病愈后,泻亦止。

    7、脱肛不收。用莨菪子炒过,研为末,敷患处。

    8、风牙虫牙。用莨菪子一撮,放在小口瓶内烧类。以小管引烟入病齿处。又方:把莨菪子装入瓶内,热汤淋药得气,吸入口中,药冷即换。有涎出,可吐去。

    9、风毒咽肿或瘰疬咽肿,吞水不下。用莨菪子研为末,每服两小匙,水送下。极效。

    10、乳痈坚硬。用新莨菪子半匙,清水一碗磅服。注意不得把药嚼破。

    11、恶疮似癞,长期不愈。用莨菪子烧存性,研为末,敷患处。

    12、跌打损伤。用莨菪子三工业区末,加羊油调涂伤处。

    【摘录】《*辞典》

    页首↑

    莨菪根

    《*辞典》

    【出处】《纲目》

    【拼音名】Lànɡ Dànɡ Gēn

    【来源】为茄科植物茛菪的根,秋季拔嫩全株,切下根部,洗净晒干。

    【化学成分】根中生物碱多于叶,除含天仙子胺和东莨菪碱外,尚合去水阿托品,托品碱和四甲基二氨基丁烷。

    【毒性】莨菪根外形颇似胡萝卜,常杂长于葫萝卜地内,故有误食中毒者。其临床表现以精神症状为主。曾报道8例生食或熟食"胡萝卜",2~4小时后发生下述中毒症状:㈠颜面潮红,瞳孔散大,腺体分泌减少;㈡步伐不稳,平衡失调;㈢意识不清,出现丰富、生动的视幻觉。上述中毒症状可能系本品所含托品碱类生物碱所致。中毒患者,经一般对症治疗均获痊愈。

    【性味】

    ①《纲目》:"苦,寒,有毒。"

    ②《本经逢原》:"苦辛,有毒。"

    【功能主治】《纲目》:"治邪疟,疥癣。杀虫。"

    【用法用量】内服:烧存性研末,1~2分。外用:捣敷。

    【注意】

    ①《本经逢原》:"多食令人狂走。"

    ②《内蒙古中草药》:"内服慎用,心脏病、心力衰竭者忌用。"

    【附方】

    ①治疟无问新久:捣莨菪根烧为灰,和水服一合,量人大小强弱用之。

    ②治癣:捣良菪根,蜜和敷之。

    ⑨治狂犬啮人:捣茛菪根,和盐敷之,日三。

    ④治恶刺:莨菪根,水煮,浸之,冷复易。(①方以下出《千金方》)

    ⑤治趾间肉刺:莨菪根捣汁涂之。(《纲目》)

    【名家论述】《本经逢原》:"今人用(莨菪)根治噎膈反胃,取其性走,以法胃中留滞之邪,噎膈得以暂开,虚者误服,为害不测。"

    【摘录】《*辞典》

    页首↑

    莨菪叶

    《*辞典》

    【出处】《科学的民间药草》

    【拼音名】Lànɡ Dànɡ Yè

    【别名】铃铛草(《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麻性草(《湖南药物志》)。

    【来源】为茄科植物莨菪的叶片,立夏后采收,晒干。

    【性状】干燥叶大多皱缩破碎,完整者呈长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约26厘米,宽约10厘米,叶端尖,叶缘不规则羽状分裂,裂片三角形,上面黑绿色,下面淡灰绿色,密具毛茸,主脉上毛茸更多。由腺毛分泌的物质,在叶片不很干燥时带粘着性。以叶片绿色,密生茸毛、干燥、无杂质者为佳。

    【化学成分】莨菪叶含灰分20%,总生物碱0.045~0.14%,其中主要是天仙子胺、东莨菪碱及阿托品;另含一种苦甙名天仙子苦甙。

    【性味】《陕甘宁青中草药选》:"苦,寒,有大毒。"

    【功能主治】

    镇痛,解痉。治胃痛,齿痛,气管炎咳喘。

    ①李承祜《生药学》:"镇静,镇痛。用于支气管疾病引起的咳嗽、喘息,齿痛等症。又可为麻醉剂、催眠剂。"

    ②《中国药植志》:"为膀胱炎与淋病的镇痛药,与泻药共用,可防上肠绞痛。"

    ③《东北药植志》:"治胃痛,神经痛,气喘等。"

    ④《内蒙古中草药》:"镇痛,解痉,止泻,治气管炎,咳嗽,气喘。"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3~5厘;制成酊剂、浸膏。流浸膏或混入烟叶内烧烟吸。

    【附方】

    ①治气管炎:莨菪叶、三棵针、金刚骨各等分为末。每次服一分五厘。(《内蒙古中草药》)

    ②治老人咳嗽、气喘:莨菪叶少许,混烟叶中吸之。(《内蒙古中草药》)

    ③治牙疼:莨菪叶少许,混烟叶中,吸(烟)含口内。(《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莨菪"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金锦香
    ·下一篇:天仙藤[图]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伤寒脉闭香壳汤夏秋之交防湿气秋季饮食防伤害胃肠道冬季小儿预防肥胖患痰喘咳嗽病,三十年于兹矣...冬季冠心病患者合理安排饮食...蛇蝎汤吴塘青风藤小便白浊菊花凤仙花九头草清热除湿汤益气通尿汤蓝花参五宝散退赤散头花猪屎豆夏季忌食鲜海蜇牛马藤问治顽癣法及足底痒治法蜘蛛果四块瓦熊胆见风消天麻[图]水苦荬石防风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