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医杂集

    天花粉[图]

    目录: → 中医杂集 发布时间:2009-10-25
    天花粉

    天花粉

    《中国药典》

    【拼音名】Tiān Huā Fěn

    【英文名】RADIX TRICHOSANTHIS

    【来源】本品为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或双边栝楼Trichosan-thes rosthornii Herms 的干燥根。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秋、冬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切段或纵剖成瓣,干燥。

    【性状】本品呈不规则圆柱形、纺锤形或瓣块状,长8~16cm,直径1.5~5.5cm。表面黄白色或淡棕黄色,有纵皱纹、细根痕及略凹陷的横长皮孔,有的有黄棕色外皮残留。质坚实,断面白色或淡黄色,富粉性,横切面可见黄色木质部,略呈放射状排列,纵切面可见黄色条纹状木质部。无臭,味微苦。

    【鉴别】

    (1)本品粉末类白色,淀粉粒甚多,单粒类球形、半圆形或盔帽形,直径6~48μm,脐点点状,短缝状或人字状,层纹隐约可见;复粒由2~8分粒组成。具缘纹孔导管大,多破碎,有的具缘纹孔呈六角形或方形,排列紧密。石细胞黄绿色,长方形,椭圆形、类方形、多角形或纺锤形,直径27~72μm,壁较厚,纹孔细密。

    (2)取本品粉末2g,加稀乙醇2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瓜氨酸对照品,加稀乙醇溶解,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6μl及对照品溶液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无水乙醇-冰醋酸-水(8:2:2: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茚三酮试液,在105℃ 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炮制】略泡,润透,切厚片,干燥。

    【性味】甘、微苦,微寒。

    【归经】归肺、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生津,消肿排脓。用于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

    【用法用量】10~15g。

    【注意】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备注】

    (1)用于肺热燥咳,热病伤津、口渴等症。本品能清肺润燥,生津解渴。故临床上用于肺热燥咳,可与沙参、麦冬等配伍;用于热病伤津及消渴等症,可与麦冬、知母等配伍。

    (2)用于痈肿疮疡。本品对疮疡未溃者有消肿作用,已溃脓出不畅者有排脓作用,但均以热毒炽盛者为宜,常与连翘、蒲公英、浙贝母等药同用。

    【摘录】《中国药典》

    页首↑

    天花粉

    《*辞典》

    【出处】《雷公炮炙论》

    【拼音名】Tiān Huā Fěn

    【别名】栝楼根(《本经》),蒌根(《雷公炮炙论》),白药(《本草图经》),瑞雪(《纲目》),天瓜粉(《重庆堂随笔》),花粉(《增订伪药条辨》),屎瓜根(《四川中药志》),栝蒌粉、蒌粉(《药材学》)。

    【来源】

    为葫芦科植物栝楼的根。春、秋均可采挖,以秋季采者为佳。挖出后,洗净泥土,刮去粗皮,切成段,粗大者再纵切为两,晒干。然后撞去外表的黄色层使成白色;或用硫黄熏白。

    此外,尚有同属植物双边栝楼的根,在广西地区亦作天花粉使用。植物形态详"栝楼子"条。

    【生境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主产河南、广西、山东、江苏、贵州、安徽等地。

    【性状】干燥根呈不规则的圆柱形,长5~10厘米,直径2~5厘米,表面黄白色至淡棕色,皱缩不平,具有陷下的细根痕迹。质结实而重,粉质,不易折断。纵剖面白色,有黄色条状的维管束;横断面白色,散有淡棕色导管群条痕。气微,味淡后微苦。以色洁白、粉性足、质细嫩、体肥满者为佳;色棕、纤维多者为次。以河南产量大、质量优,习称"安阳花粉"。

    【炮制】拣去杂质,大小块分开,用水泡约六成透,捞出,闷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片,晒干;或用水洗净,捞出,晒至极干,捣成小块。

    【性味】

    甘苦酸,凉。

    ①《本经》:"味苦,寒。"

    ②《别录》:"无毒。"

    ③《纲目》:"甘微苦酸,微寒。"

    【归经】

    入肺、胃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心、脾、胃、小肠五经。"

    ②《本草经解》:"入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阴心经。"

    【功能主治】

    生津,止渴,降火,润燥,排脓,消肿。治热病口渴,消渴,黄疸,肺燥咳血,痈肿,痔瘘。

    ①《本经》:"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补虚安中,续绝伤。"

    ②《别录》:"除肠胃中痼热,八疸身面黄,唇干,口燥,短气。通月水,止小便利。"

    ③《日华子本草》:"通小肠,排脓,消肿毒,生肌长肉,消扑损瘀血。治热狂时疾,乳痈,发背,痔瘘疮疖。"

    ④《滇南本草》:"治痈疮肿毒,并止咳嗽带血。"

    ⑤《本草蒙筌》:"治偏疝。"

    ⑥《本草正》:"凉心肺,解热渴。降膈上热痰,消乳痈肿毒。"

    ⑦《医林纂要》:"补肺,敛气,降火,宁心,兼泻肝郁,缓肝急,清膀胱热,止热淋小便短数,除阳明湿热。"

    ⑧《现代实用中药》:"作撒布剂,治皮肤湿疹,汗斑,擦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4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注意】

    脾胃虚寒大便滑泄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枸杞为之使。恶干姜。畏牛膝、干漆。反乌头。"

    ②《本草经疏》:"脾胃虚寒作泄者勿服。"

    ③《本草汇言》:"汗下之后,亡液而作渴者不可妄投;阴虚火动,津液不能上承而作渴者,不可概施。"

    ④《本经逢原》:"凡痰饮色勺清稀者,忌用。"

    ⑤《得配本草》:"胃虚湿痰,亡阳作渴,病在表者禁用。"

    【附方】

    ①治百合病渴:栝蒌根、牡蛎(熬)等分。为散,饮服方寸匕。(《永类钤方》)

    ②治大渴:深掘大栝蒌根,厚削皮至白处止,以寸切之,水浸一日一夜,易水经五日,取出烂舂碎研之,以绢袋滤之,如出粉法干之。水服方寸匕,日三、四,亦可作粉粥,乳酪中食之,不限多少,取差,止。(《千金方》)

    ③治消渴,除肠胃热实:栝蒌根、生姜各五两,生麦门冬(用汁)、芦根(切)各二升,茅根(切)三升.上五味细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千金方》)

    ④治黑疸危疾:瓜蒌根一斤,捣汁六合,顿服,随有黄水从小便出,如不出,再跟。(《简便单方》)

    ⑤治小儿忽发黄,面目皮肉并黄:生栝蒌根捣取汁二合,蜜一大匙,二味暖相和,分再服。(《广利方》)

    ⑥治虚热咳嗽:天花粉一两,人参三钱。为末,每服一钱,米汤下。(《濒湖集简方》)

    ⑦治痈未溃:栝楼根、赤小豆等分。为末,醋调涂之。(《证类本草》)

    ⑧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天花粉一两,贝母五钱,鸡蛋壳十个。研面,每服二钱,白开水送下。(《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

    ⑨治痈肿:栝蒌根,苦酒熬燥,捣筛之。苦酒和涂纸上摊贴。(《食疗本草》)

    ⑩治乳头溃疡:天花粉二两,研末,鸡蛋清调敷。(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⑾治产后吹乳,肿硬疼痛,轻则为妒乳,重则为乳痈:栝蒌根一两,乳香一钱。为末,温酒调下,每服二钱。(《永类钤方》)

    ⑿治天泡疮:天花粉、滑石等分。为末,水调搽。(《苷济方》)

    ⒀治杨梅天泡:天花粉、川芎藭各四两,槐花一两。为末,米糊丸,梧子大。每空心淡姜汤下七、八十丸。(《简便单方》)

    ⒁治跌打损伤,胸膛痛疼难忍,咳嗽多年不止:天花粉不拘多少,每服二钱,用石膏豆腐卤调服。(《滇南本草》)

    ⒂治疮疹入眼成翳:栝蒌根半两,蛇皮二钱。上同为细末,用羊肝一个,批开,入药末二钱,麻缠定,米泔煮熟,频与食之。未能食肝,乳母多食。(《阎氏小儿方论》)

    【临床应用】用于引产:对中期妊娠、死胎、过期流产的引产具有疗效高、方法简便、出血少等优点。制剂与用法:㈠注射用天花粉:注射前先用生理盐水将天花粉稀释至每毫升含2微克的浓度,取0.05毫升注射于前臂屈侧皮内,20分钟后观察皮试结果,如属阴性者可深部肌肉注射0.2毫克天花粉作试探试验,观察2小时如无反应,即可深部肌肉注射5~8毫克。据2000例左右中期妊娠、死胎、过期流产的引产观察;成功率达95%左右,其中死胎引产效果更为突出。平均引产时间:中期妊娠一般在6天左右,死胎在3~5天以内。注射后通常在6~8小时出现发热、头痛、咽喉痛、关节酸痛、颈项活动不利等副作用,局部出现疼痛及红斑;少数发生皮疹,恶心呕吐;个别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胸闷,气急,腹胀,肝脾肿大,甚至过敏性休克等。反应重者须及时抢救,以免造成不良后果;一般轻度反应可在2~3天后自行消失,用异丙嗪处理后能减轻。对心、肝、肾疾病伴功能不良,严重贫血及精神病患者慎用。㈡取天花粉1克、猪牙皂粉0.5克,加水调成糊状,纱布包扎,放入阴道后穹窿处,经24小时能迫使中期妊娠、死胎、过期流产、葡萄状眙块等自然排出。一般出血不多,痛苦不大,经过顺利。应用147例,成功率达93.2%。㈢取花粉素70~80毫克,牙皂素40毫克混匀装入胶囊。用时取1粒放入阴道后穹窿。一般经12~24小时出现畏寒、发烧、关节疼痛等副作用,约持续2天左右。上药后4小时测体温、脉搏、血压,如体温超过38.5℃或血压低于90/60毫米汞柱时,应即予脱敏、对症处理,以免意外。用药期间宜多饮水。一般在3~6天内可自然分娩。观察1046例;1次成功973例,成功率为93%。但㈡㈢两法副作用严重,现少采用。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天花粉[图]"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天脚板
    ·下一篇:天胡荽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答宗弟XX问右臂疼治法何首乌汤和中丸和中丸华千金藤野苦荬菜冬季饮食首选食物广防己[图]小茴香[图]丹砂镇心丸黑种草子蕲蛇夏季养生老年人宜补水断根丸沙枣鸡骨香养目汤神祐丸露兜簕小鱼仙草秋季养肺进补哪些果蔬夏季腹泻忌乱用药食补效果马姓幼女,午节前得温病,医...雉子筵小红参仙鹤草松香水银石决明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