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医杂集

    檀香

    目录: → 中医杂集 发布时间:2009-10-25

    檀香

    《中国药典》

    【拼音名】Tán Xiānɡ

    【英文名】LIGNUM SANTALI ALBI

    【别名】白檀、白檀木

    【来源】本品为檀香科檀香属植物檀香Santalum album L.树干的心材。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性状】本品为长短不一的圆柱形木段,有的略弯曲,一般长约1m,直径10~30cm。外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光滑细腻,有的具疤节或纵裂,横截面呈棕黄色,显油迹;棕色年轮明显或不明显,纵向劈开纹理顺直。质坚实,不易折断。气清香,燃烧时香气更浓;味淡,嚼之微有辛辣感。

    【鉴别】

    (1)本品横切面:导管单个散在,偶有2~3个联合,木射线由1~2列径向延长的细胞组成,木纤维与纤维管胞无明显区别,木薄壁细胞单个散在或数个联结,有的含草酸钙方晶,导管、射线细胞、木薄壁细胞内均可见油滴。

    (2)取本品[含量测定]项下的挥发油,加乙醚制成每1ml 含10μl 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檀香醇对照品,加乙醚制成每1ml 含5μl的溶液(或用印度檀香的挥发油加乙醚制成每1ml 含10μl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醋酸乙酯(85:1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溶液(取对二甲氨基苯甲醛0.25g ,溶于冰醋酸50g 中,加85%磷酸5g与水20ml,混匀),在80~9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紫蓝色斑点。

    【含量测定】取本品刨花(厚1mm )30g,照挥发油测定法(附录Ⅹ D)测定。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3.0%(ml/g) 。

    【炮制】除去杂质,镑片或锯成小段,劈成小碎块。

    【性味】辛,温。

    【归经】归脾、胃、心、肺经。

    【功能主治】行气温中,开胃止痛。用于寒凝气滞,胸痛,腹痛,胃痛食少;冠心病,心绞痛。

    【用法用量】2~5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页首↑

    檀香

    《*辞典》

    【出处】《别录》

    【拼音名】Tán Xiānɡ

    【别名】旃檀(竺法真《罗浮山疏》),白檀(陶弘景),白檀香、黄檀香(《本草图经》),真檀,裕香(《纲目》)。

    【来源】为檀香科植物檀香的心材。全年可采。采得后切成小段,除去边材(制造檀香器具时,剩下的碎材,亦可利用)。

    【源形态】

    常绿小乔木,高6~9米。具寄生根。树皮褐色,粗糙或有纵裂;多分枝,幼枝光滑无毛。叶对生;革质;叶片椭圆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5~5厘米,宽2~2.5厘米,先端急尖或近急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绿色,下面苍白色,无毛;叶柄长0.7~1厘米,光滑无毛。花腋生和顶生,为三歧式的聚伞状圆锥花序;花梗对生,长约与花被管相等;花多数,小形,最初为淡黄色,后变为深锈紫色;花被钟形,先端4裂,裂片卵圆形,无毛;蜜腺4枚,略呈圆形,着生在花被管的中部,与花被片互生;雄蕊4,与蜜腺互生,略与雌蕊等长,花药2室,纵裂,花丝线形;子房半下位,花柱柱状,柱头3裂。核果球形,大小似樱桃核,成熟时黑色,肉质多汁,内果皮坚硬,具3短棱。种子圆形,光滑无毛。

    本植物心材中的树脂(檀香泥)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布】野生或栽培。分布印度、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及印度尼西亚等地。我国台湾亦有栽培。主产于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地。

    【性状】分黄檀香和白檀香两种。多呈圆柱形或微扁;挺直,少数微有弯曲,常锯成长短不等之段,一般长50~100厘米,直径10~20厘米。表面淡黄棕色,放置日久则颜色较深,外表光滑细致,可见细长的纵裂隙。两端平截面整齐,截断面圆形或微扁圆形,具细长裂隙,呈放射状排列,并可见锯断痕迹。质致密而坚实,极难折断,碎块折断后呈刺状。具异香,燃烧时更为浓烈,味微苦。黄檀香色深,味较浓;白檀香质坚,色稍淡。制造器具后剩余的碎材,称为檀香块,大小形状,极不规则,表面光滑碗稍粗糙,色较深,有时可见年轮,呈波纹状。纵劈后,断面纹理整齐,纵直而具细沟。以色黄,质坚而致密、油性大,香味浓厚者为佳。

    【化学成分】心材含挥发油(白檀油)3~5%。油含α-檀香萜醇和β-檀香萜醇90%以上,檀萜烯、α-檀香萜烯和β-檀香萜烯、檀萜烯酮、檀萜烯酮醇及少量的檀香萜酸、檀油酸、紫檀萜醛。

    【炮制】用水浸泡,镑片或劈碎,晾干。

    【性味】

    辛,温。

    ①《日华子本草》:"热,无毒。"

    ②《珍珠囊》:"甘苦。"

    ③《汤液本草》:"气温,味辛,无毒。"

    【归经】

    入脾,胃、肺经。

    ①《汤液本草》:"入手太阴,足少阴、阳明经。"

    ②《本草通玄》:"脾,肺。"

    ③《本草再新》:"入肝、脾、肺三经。"

    【功能主治】

    理气,和胃。治心腹疼痛,噎膈呕吐,胸膈不舒。

    ①陶弘警:"消风肿。"

    ②《本草拾遗》:"主心腹霍乱,中恶,杀虫。"

    ③《日华子本草》:"治心痛,霍乱。肾气腹痛,浓煎服;水磨敷外肾并腰肾痛处。"

    ④《珍珠囊》:"引胃气上升,进食。"

    ⑤《纲目》:"治噎膈吐食。又面生黑子,每夜以浆水洗拭令赤,磨汁涂之。"

    ⑥《本草备要》;"调脾胃,利胸膈,为理气要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或入丸、散。外用:磨汁涂。

    【注意】《本草汇言》:"如阴虚火盛,有动血致嗽者,勿用之。"

    【附方】

    ①治心腹诸痛,属半虚半实者:丹参一两,白檀香、砂仁各一钱半。水煎服。(《医学金针》丹参饮)

    ②治心腹冷痛:白檀香三钱(为极细末),干姜五钱。泡汤调下。

    ③治噎膈饮食不入:白檀香一钱五分,茯苓,橘红各二钱。俱为极细末,人参汤调下。

    ④治阴寒霍乱:白檀香、霍香梗、木香、肉桂各一钱五分。为极细末。每用一钱,炒姜五钱,泡汤调下。(②方以下出《本草汇言》)

    ⑤解恶毒风肿:白檀香、沉香各一块,重一分,槟榔一枚。上三味各于砂盆中以水三盏细磨取尽,滤去滓,银石铫内煎沸,候温,分作三服。(《圣济总录》檀香饮)

    【名家论述】

    ①李杲:"檀香能调气而清香,引芳香之物上行至极高之分,最宜橙橘之属,佐以姜、枣,将以葛根、豆蔻、缩砂、益智通行阳明之经,在胸膈之上,处咽嗌之中,同为理气之药。"

    ②《本草述》:"白檀之用,在洁古云引胃气上升,进饮食,而时珍所谓治噎膈吐食,不几能升者又能降乎?东垣所说,白檀调气在胸膈之上,处咽嗌之间,而《日华子》更言煎服止心腹痛、霍乱、肾气痛,是则其调气不止在上焦而已也。总之,元气根于肾,畅于脾胃,统于肺,由下而升,即得从上而降,盖原其所自始,义固如是;而胸膈之上,咽喉之间,乃主气之肺,其所治在斯耳。第白檀功用,尽于东垣散冷气一语,如弘景消风热肿毒,亦即阳气之不能达于阴者,所郁聚为热风,是热之所化耳,无二义也,非谓其治冷又治热也。"

    ③《本草求真》:"白檀香,熏之清爽可爱,凡因冷气上结,饮食不进,气逆上吐,抑郁不舒,服之能引胃气上升。且能散风辟邪,消肿住痛,功专入脾与肺,不似沉香力专主降,而能引气下行也。"

    【摘录】《*辞典》

    页首↑

    檀香泥

    《*辞典》

    【出处】《纲目拾遗》

    【拼音名】Tán Xiānɡ Ní

    【来源】为檀香科植物檀香心材中的树脂。

    【源形态】植物形态详"檀香"条。

    【功能主治】《纲目拾遗》:"治胃气滞痛,肝郁不舒。"

    【摘录】《*辞典》

    页首↑

    檀香油

    《*辞典》

    【出处】《纲目拾遗》

    【拼音名】Tán Xiānɡ Yóu

    【来源】为檀香科植物檀香的心材经蒸馏所得的挥发油。

    【源形态】植物形态详"檀香"条。

    【制法】将檀香的心材切细,置大型蒸馏器内,经蒸馏后,可得3~5%的檀香油。此油宜密贮于瓶中,避免日光照射及泄气。

    【性状】纯檀香袖为无色乃至淡黄色略有粘性的油液,有檀香固有的香气。左旋性;在20℃能溶于6倍量之70%的乙醇中;比重0.973~0.985(25℃),旋光度-15~-20°。

    【化学成分】参见"檀香"条。

    【药理作用】檀香油之抗菌作用不强,对伤寒杆菌之酚系数在0.1以下。能减轻无效的咳嗽;过量可引起胃、肾、皮肤刺激。用于小便困难,可改善症状。对大鼠饲喂0.5~2克/公斤数日后,可使尿路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减少60%。檀香油的抑菌浓度为1:64000~1:128000,对痢疾杆菌亦有效;1:32000浓度对鸟型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无作用。檀香油尚有利尿作用,麻痹离体兔小肠,对兔耳皮肤有刺激作用。

    【性味】

    ①《纲目拾遗》:"味苦。"

    ②《中国医学大辞典》:"苦,温。"

    【功能主治】

    治胃脘疼痛,呕吐,淋浊。

    ①《纲目拾遗》:"除恶,开胃,止吐逆。"

    ②《中国医学大辞典》:"治心腹疼,腰肾痛,消热肿,并涂擦之。"

    ③《新本草备要》:"治白浊。"

    【用法用量】内服:装入胶囊,每次0.02~0.2毫升(一日量1毫升)。外用:涂擦。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檀香"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唐古特马尿泡
    ·下一篇:檀根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近代四大名医—王绍棠 冬凌草冬季锻炼先饮水承淡安封髓丹温病兼虚热清喘汤白扁豆槟连散《吴佩衡医案》小儿急惊风(...秋石八角枫[图]秋季忌空腹吃柿子春季宜气补铁破锣滑叶跌打药膳食品的烹调方法进入秋季谨防“情绪疲软”透过食欲看健康竹节蓼丁香蓼[图]郁李仁冬珊瑚柚羊靥秧鸡石桢楠根石羊菜石筋草暖宫定痛汤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