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医杂集

    酸浆

    目录: → 中医杂集 发布时间:2009-10-25

    酸浆

    《*辞典》

    【出处】《本经》

    【拼音名】Suān Jiānɡ

    【别名】葴、寒浆(《尔雅》),醋浆(《本经》),苦葴、苦蘵、皮弁草(崔豹《古今注》),酸浆草(《尔雅》郭璞注),灯笼草(《唐本草》),苦耽(《嘉祐本草》),金灯草(《履巉岩本草》),姑娘菜、灯笼儿(《救荒本草》),红姑娘(《卮言》),天泡草(《纲目》),红娘子(《柳边纪略》),珊瑚架(《汪连仕采药书》),山瑚柳、天灯笼草(《纲目拾遗》),九古牛(《植物名实图考》),泡子草,扑扑子草(《福建民间草药》),花姑娘(《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姑娘花(《四川武隆药植图志》),打朴草(《闽南民间草药》),叶下灯、铃儿草、荷朴(《闽东本草》)。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来源】为茄科植物酸浆的全草。夏季采收。

    【源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5~100厘米。具横走的根状茎。茎直立,多单生,不分枝,略扭曲,表面具棱角,光滑无毛。叶互生,通常2叶生于一节上;叶柄长8~30毫米;叶片卵形至广卵形,长4~10.5厘米,宽2~6.5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广楔形,边缘具稀疏不规则的缺刻,或呈波状,上面光滑无毛,下面几无毛。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1~1.5厘米;花白色,直径1.5~2厘米;花萼绿色,钟形,长约1厘米,先端5裂,边缘及外侧被短毛;花冠钟形,5裂,裂片广卵形,先端急尖。边缘具腺毛;雄蕊5,着生在花冠的基部,花药长圆形,基部着生,花丝丝状;子房上位,卵形,2室,花柱线形,柱头细小,不明显。浆果圆球形,直径约1.2厘米;光滑无毛,成熟时呈橙红色:宿存花萼在结果时增大,厚膜质膨胀如灯笼,长可达4.5厘米,具5棱角,橙红色或深红色,无毛,疏松地包围在浆果外面。种子多数,细小。花期7~10月。果期8~11月。

    本植物的根(酸浆裉)、宿萼或带有成熟果实的宿萼(挂金灯)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布】生长于路旁及田野草丛中;也有栽培作观赏植物者。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化学成分】含酸浆苦素A。酸浆苦素B,酸浆苦素C、木犀草素及木犀革素-7-β-D-葡萄糖甙。

    【药理作用】

    ①抗菌作用

    酸浆煎剂对宋内氏杆菌有抑制作用,酸浆抗菌有效成分初步认为在油状液,此部分在试管内对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从酸浆中提出之针状晶母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酸浆体外抑菌效果与临床治痢疗效不符。

    ②兴奋子宫的作用

    早年提出的对离体家兔子宫有兴奋作用的酸浆根素(即硝酸钾)。其果实据云有催产作用。

    ③其他作用

    日本酸浆果实及果囊有解热及强心作用,有谓酸浆之此项作用与其中所含草酸有关,且作用微弱,无应用价值。酸浆根素注射于动物,表现大脑抑制,若用大量,可使呼吸麻痹而死。国外曾用其同属植物的叶、果作利尿剂。

    【性味】

    酸苦,寒。

    ①《本经》:"味酸,平。"

    ②《别录》:"寒,无毒。"

    ③《唐本草》:"味苦:大寒,无毒。"

    【归经】

    ①《得配本草》:"入手太阴经气分。"

    ②《闽东本草》:"入肺、脾二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尿。治热咳,咽痛,黄疸,痢疾,水肿,疔疮,丹毒。

    ①《本经》:"主热烦满,定志益气,利水道。"

    ②《唐本草》:"主上气咳嗽,风热,明目。"

    ③《嘉祜本草》:"主腹内热结眉黄,不下食,大小便涩,骨热咳嗽,多睡劳乏,呕逆痰壅,痃癖痞满,小儿疬子寒热,大腹,杀虫,落胎,并煮汁服,亦生捣绞汁服。亦研敷小儿闪癖。"

    ④《本草衍义补遗》:"治热痰嗽。"

    ⑤《汪连仕采药书》:"清火,消郁结,治疝。敷一切疮肿,专治锁缠喉风。治金疮肿毒,止血崩,煎酒服。"

    ⑥《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清热解毒。治白喉初起,鹅口疮,失音(煅灰作散剂吞服)。"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捣汁或研末。外用:煎水洗、研末调敷或捣敷。

    【注意】

    ①《现代实用中药》:"有堕胎之弊。"

    ②《闽东本草》:"凡脾虚泄泻及痰湿忌用。"

    【附方】

    ①治热咳咽痛:灯笼草,为末,白汤服,仍以醋调敷喉外。(《丹溪纂要》清心丸)

    ②治喉疮并痛者:灯笼草,炒焦为末,酒调,敷喉中。(《医学正传》)

    ③治黄疸,利小便:酸浆、茅草根、五谷根各五钱。煎水服。(《贵阳民间药草》)

    ④治小儿小便不通:酸浆草五钱。煎水服。(《贵阳民间药草》)

    ⑤治诸般疮肿:金灯草不以多少,晒干,为细末,冷水凋少许,软贴患处。(《履巉岩本草》)

    ⑥治杨梅疮:打朴草,不拘数量,水煎数沸,候微温洗患处。(《闽南民间草药》)

    ⑦治中耳炎:锦灯笼鲜草拧汁,加冰片适量,滴耳。(《陕西中草药》)

    【名家论述】

    ①朱震亨:"灯笼草,苦能除湿热,轻能治上焦,故主热咳咽痛,此草治热痰咳嗽,佛耳草治寒痰咳嗽也。与片芩清金丸同用更效。"

    ②《纲目》:"酸浆,利湿除热,除热则清肺止咳,利湿故能化痰、治疸。"

    ③《纲目拾遗》:"天灯笼草,主治虽夥,惟咽喉是其专治,用之功最捷。"

    【临床应用】治疗小儿上呼吸道炎症:用100%的锦灯笼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日2次,5岁以下每次2毫升,5岁以上每次4毫升。临床观察120例,全部患儿均有不同程度发热,80%以上病例有咽痛症状及不同程度的扁桃体肿大,且有脓性渗出物。治疗结果,显效(于两天内体温降至正常,临床症状与咽部脓性渗出物消失)93例(77.5%),有效(于3~5天内体温降至正常,临床症状与咽部脓性渗出物消失)20例(16.7%),无效(体温与咽部脓性渗出物5天以内均未好转,症状无明显变化)7例(5.8%)。单项统计,80%以上的患者体温可以在2天内降至正常,90%以上的病例扁桃体分泌物及咽痛症状在3天内消失。但扁桃体肿大仅8例于治疗4天后略见缩小,其余均无明显改变。此外,有报道用锦灯笼花萼2~3个或全草3~5钱,1次煎服或冲茶服,治疗急性扁桃体炎32例,结果除2例用药2次外,均1次痊愈。治愈时间最短半天,最长3天。

    【摘录】《*辞典》

    页首↑

    酸浆根

    《*辞典》

    【出处】《蜀本草》

    【拼音名】Suān Jiānɡ Gēn

    【来源】为茄科植物酸浆的根。

    【源形态】植物形态详"酸浆"条。

    【化学成分】含生物碱3α-巴豆酰氧托烷。

    【性味】

    ①《蜀本草》:"绝苦。"

    ②《闽南民间草药》:"苦,寒,无毒。"

    【归经】《闽东本草》:"入肺、脾二经。"

    【功能主治】

    清热,利水。治疟疾,黄疸,疝气。

    ①《蜀本草》:"捣其汁,治黄病多效。"

    ②《现代实用中药》:"利尿,镇咳,解热。"

    ③《黑龙江中药》:"治月经过多及产后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鲜者0.8~1两)。

    【注意】

    ①《现代实用中药》:"有堕胎之弊。"

    ②《闽东本草》:"凡脾虚泄泻及湿痰忌用。"

    【附方】

    ①治疟:天灯笼草根七株。去梗叶,洗净,连须切碎,酒二碗,煮鸭蛋二枚,同酒吃。(《纲目拾遗》)

    ②治疝气:鲜酸浆根一两(洗净),青壳鸭蛋一个。水、酒各半炖服,日服一次。(《闽南民间草药》)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酸浆"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山蓼
    ·下一篇:灯笼泡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涪翁与程高、郭玉冬季孩子宜参加户外活动红升麻犀蜈汤秋季青年人衣着忌过多点地梅夏季自制保健果茶断根丸渗湿汤甜地丁聚星散大乌泡吴茱萸粥秋季儿童慢性咳嗽患者宜多吃...石黄连盛夏保健防“寒”夏季忌食用时间过久的食物夏季忌用凉水洗脚四炒枳壳丸电视性近视不可小视论黄胆有内伤外感及内伤外感...知母鱼藤野香茅珠芽蓼短冠草小对叶草无患子粟米石燕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