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医杂集

    丝瓜络

    目录: → 中医杂集 发布时间:2009-10-25

    丝瓜络

    《中国药典》

    【拼音名】Sī Guā Luò

    【英文名】RETINERVUS LUFFAE FRUCTUS

    【来源】本品为葫芦科植物丝瓜Luffa cylindrica (L.)Roem. 的干燥成熟果实的维管束。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夏、秋二季果实成熟、果皮变黄、内部干枯时采摘,除去外皮及果肉,洗净,晒干,除去种子。

    【性状】本品为丝状维管束交织而成,多呈长棱形或长圆筒形,略弯曲,长30~70cm,直径7~10cm。表面淡黄白色。体轻,质韧,有弹性,不能折断。横切面可见子房3室,呈空洞状。气微,味淡。

    【炮制】除去残留种子及外皮,切段。

    【性味】甘,平。

    【归经】归肺、胃、肝经。

    【功能主治】通络,活血,祛风。用于痹痛拘挛,胸胁胀痛,乳汁不通。

    【用法用量】4.5~9g。

    【贮藏】置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页首↑

    丝瓜络

    《*辞典》

    【出处】《本草再新》

    【拼音名】Sī Guā Luò

    【别名】丝瓜网(《医林纂要》),丝瓜壳(《分类草药性》),瓜络、絮瓜瓤(《广州植物志》),天罗线(《药材资料汇编》),丝瓜筋(《江苏植药志》),丝瓜瓤(《河北药材》),千层楼(《湖南药物志》)。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丝瓜老热果实的网状纤维或粤丝瓜的枯老果实。秋季采取枯老的果实,搓去外皮及果肉,或用水浸泡至果皮和果肉腐烂,取出洗净。除去种子,晒干,称"丝瓜络"。广东粤丝瓜采取后不去皮、子,称为"丝瓜布"。

    【源形态】植物形态详"丝瓜"条。

    【性状】

    ①丝瓜络

    呈长圆筒形或长棱形,略弯曲,两端较细。长约25~60厘米,中间直径约6~8厘米。表面白色或黄白色,全体系由多层丝状纤维交织而成的网状物。体轻,质坚韧,不能折断。横切面可见子房3室,形成3个大空洞,内有少数残留的黑色种子。气无,味淡,以筋细、质韧。洁白、无皮者为佳。

    全国各地均产,以浙江、江苏所产者质量为好。

    ②丝瓜布

    外形呈长圆筒形,一端具坚韧的果柄,果皮灰黄色,上有10条纵向棱线,果皮质脆。其余均与丝瓜络相似。

    主产广东。

    【化学成分】丝瓜络含木聚糖及纤维素,可能还含甘露聚糖、半乳聚糖及木质素等。

    【炮制】丝瓜络:洗净晒干,切段。炒丝瓜络:取切成小段的丝瓜络,用缺皮拌炒至黄色为度,取出,筛去麸皮。丝瓜络炭:取切成小段的丝瓜络,盛锅内(装满为度),上覆同样大小的锅一只,两锅结合处以黄泥封严,然后用微火烧煅约4~5小时停火(一般用白纸贴在上面锅底上,纸呈焦黄色时为煅透),侯冷取出。

    【性味】

    甘,平。

    ①《本草便读》:"味甘,性寒。"

    ②《南宁市药物志》:"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

    通经活络,清热化痰。治胸胁疼痛,腹痛,腰痛,睾丸肿痛,肺热痰咳,妇女经闭,乳汁不通,痈肿,痔漏。炭:能止血。治便血、血崩。

    ①《医林纂要》:"凉血渗血,通经络,托痘毒。"

    ②《本草再新》:"通经络,和血脉,化痰顺气。"

    ③《分类草药性》:"治乳肿疼痛,火煅存性冲酒服。研末调香油涂汤火伤。"

    ④《现代实用中药》:"通乳汁,发痘疮。治痈疽不敛。作黑烧内服,治肠出血,赤痢,子宫出血,睾丸炎肿,痔疮流血等。"

    ⑤《陆川本草》:"凉血解毒,利水去湿。治肺热痪咳,热病谵妄,心热烦躁,手足抽搐。"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烧存性研末。外用:煅存性研末调敷。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丝瓜络"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丝瓜藤
    ·下一篇:丝瓜根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王冰酸梅簕虚劳证阳亢阴亏恽铁樵羊耳菊秋季饮食防伤害胃肠道温病蟑螂全叶青兰广防己[图]木瓜[图]木鳖子[图]木通七叶莲白毛蛇人参术附汤养脾肥儿丸克疣汤大树三台推气丸兰花双叶草逍遥五黄汤夏季防病用三花秋季食用水果消毒牛耳枫糖尿病人秋冬谨防感冒患瘰疬证成痨,喘嗽不休,或...光亮密网蕨宁心汤小叶凤凰尾巴草赤石脂汤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