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医杂集

    水栀

    目录: → 中医杂集 发布时间:2009-10-25

    水栀

    《*辞典》

    【出处】《福建民间草药》

    【拼音名】Shuǐ Zhī

    【别名】伏尸栀子(《雷公炮炙论》),水栀子(《八闽通志,),黄箕子、黄枝(《福建民间草药》),马牙栀、建栀、黄栀子(《药材学》)。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大花栀子的果实。

    【源形态】

    大花栀子,又名:水鸡花(《质问本草》),栀子花。

    常绿灌木。枝绿色,幼枝具垢状毛。叶对生或3叶轮生;长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7~14厘米,宽2~5厘米,先端渐尖或短尖,全缘,边缘白色,两面光滑,革质;具短柄;托叶膜质,基部合成一鞘。花大,单生于枝端或叶腋,径约7厘米,白色,极香;萼裂片6,线状;花冠裂片广倒披针形;雄蕊6,花药线形;子房下位,1室,花柱厚,柱头棒状。果实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3~7厘米,径1~1.5厘米,黄色,纵棱较高,果皮厚,花萼宿存。花期5~7月。果期8~11月。

    本植物的根(水栀根)、叶(水栀叶)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布】分布我国中部及南部。

    【性味】《福建民间草药》:"苦,寒。"

    【功能主治】

    ①《中国药植志》:"能散热毒。"

    ②《福建民间草药》:"治扭伤。"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

    【附方】治扭伤:水栀六至七粒,面粉一两,黄酒二两,生姜半两。共捣烂,敷于伤部。(《福建民间草药》)

    【备注】本品与栀子相似而较长大,一般多作染料用,药用大多作外伤敷料。此外,同属植物狭叶栀子的果实,亦作水栀使用。

    【摘录】《*辞典》

    页首↑

    水栀根

    《*辞典》

    【出处】《福建民间草药》

    【拼音名】Shuǐ Zhī Gēn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大花栀子的根。

    【源形态】植物形态详"水栀"条。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解热凉血,镇静止痛,疏风除湿。

    【附方】

    ①治黄肿黄疽:水栀根二至四两,切碎,水煎服。

    ②治关节炎:水栀根二至四两,猪蹄半斤,黄酒二两。水煎服。

    ③治牙痛:水栀根一两,切碎,水煎内服或口含。

    【摘录】《*辞典》

    页首↑

    水栀叶

    《*辞典》

    【出处】《中国药植志》

    【拼音名】Shuǐ Zhī Yè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大花栀子的叶。

    【源形态】植物形态详"水栀"条。

    【化学成分】含山梨糖醇、甘露醇等多羟基醇。

    【性味】味涩,性平。

    【功能主治】消肿,理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水栀"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水竹叶
    ·下一篇:水蔗草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冬凌草朱震亨木香分气汤和乳汤桂枝去芍药汤紫茉莉加味凉血退斑汤启脾丸痛痹汤小麦鸡血粥秋季进补营养补品忌与含鞣酸...常山雷丸豆蔻花千日红蛤蒌秋季谨防“气候过敏症”湿香天韭夏季产后滋补忌过量春季疾病宜用板蓝根防治胖人吃哪些蔬菜好猪肤冰糖草水苎麻多斑紫金牛算盘子四叶细辛树火麻石榴叶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