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医杂集

    水仙

    目录: → 中医杂集 发布时间:2009-10-25

    水仙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Shuǐ Xiān

    【别名】水仙花

    【来源】石蒜科水仙属植物水仙Narcissus tazetta L. var. chinensis Roem.,以鳞茎入药。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春秋采集,洗去泥沙,开水烫后,切片晒干或鲜用。

    【性味】苦、辛,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用于腮腺炎,痈疖疔毒初起红肿热痛。

    【用法用量】3~4钱。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水仙

    《*辞典》

    【拼音名】Shuǐ Xiān

    【英文名】Bulbus Narcissi Chinensis

    【别名】金盏银台

    【来源】为石蒜科植物水仙Narcissus tazetta L.var. chinensis Roem.的鳞茎。春、秋采挖较佳。将鳞茎挖起后,截去苗茎、须根,用开水潦后,晒干;或纵切成片,晒干。

    【源形态】多年生草本。叶基生,扁平直立,质厚,长30~45cm,宽1~1.8cm,先端钝,全缘,上面粉绿色。花茎扁平,约与叶等到长;花4~8朵,排列成伞形花序,花香,直径2。5~3cm,花被高脚碟形,裂片倒卵形,扩展而外反,白色;副花冠浅杯状,淡黄色;雄蕊6;子房下位。蒴果胞背开裂,由绿色转至棕色。花期冬季,果期次年4~5月。

    【生境分布】多栽培于花圃、家庭中。主产广东、福建。

    【性状】鳞茎呈圆形,或微呈锥形,直径4~5cm。外面包裹一层棕褐色的膜质外皮,扯开后,内心为多数相互包裹的白色瓣片(鳞片)。质地轻。

    【化学成分】含伪石蒜碱(pseudolycorine)、石蒜碱(lycorine)、多花水仙碱(tazettine)、漳州水仙碱等多种生物碱。

    【性味】性寒,味甘、苦;有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排脓消肿。用于痈肿疮毒、虫咬、乳痈、鱼骨鲠喉。

    【备注】水仙的花亦供药用。

    【摘录】《*辞典》

    页首↑

    水仙根

    《*辞典》

    【出处】《纲目》

    【拼音名】Shuǐ Xiān Gēn

    【来源】为石蒜科植物水仙的鳞茎。春、秋采挖较佳。将根头挖起后,截去苗茎、须根,洗净泥沙,用开水潦后,晒干;或纵切成片,晒干

    【源形态】植物形态详"水仙花"条。

    【性状】鳞茎呈圆形,或微呈锥形,直径约4~5厘米。外面包裹一层棕褐色的膜质外皮,扯开后,内心为多数相互包裹的黄白色瓣片(鳞叶)。质地轻,无甚气味。以个大、内心充实者为佳。

    【化学成分】

    含伪石蒜碱、石蒜碱、多花水仙碱、漳州水仙碱等多种生物碱。水仙生物碱有一定的抗癌和抗病毒活性。

    同属植物白水仙鳞茎中含白水仙胺、石蒜碱、多花水仙碱、雪花莲胺碱、石蒜胺碱及伪石蒜碱。

    【药理作用】水仙总生物碱20~30毫克/公斤腹腔注射对大鼠Jensen肉瘤;小鼠Crocker肉瘤及艾氏腹水癌均有明显疗效。

    【炮制】《本草会编》:"五月初收根,以童尿浸一宿,晒干,悬火暖处。"

    【性味】

    ①《纲目》:"苦微辛,滑寒,无毒。"

    ②《本草再新》:"味甘苦,性寒,有毒。"

    【归经】《本草再新》:"人心、肺二经。"

    【功能主治】

    治痈肿疮毒,虫咬,鱼骨哽。

    ①《纲目》:"治痈肿及鱼骨哽。"

    ②《本草再新》:"治痈疽疮毒,排脓消肿,解热,去风,疗百虫咬伤。"

    ③《岭南采药录》:"取头部捣烂,敷治乳痈;又治一切毒痈疽,捣烂敷之,能散毒。"

    ④《四川中药志》:"治耳前后肿,颊肿。"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或捣汁涂。

    【注意】本品有毒,不宜内服。

    【摘录】《*辞典》

    页首↑

    水仙花

    《*辞典》

    【出处】《本草会编》

    【拼音名】Shuǐ Xiān Huā

    【别名】金盏银台(《洛阳花木记》),俪兰(《三余帖》),女史花、姚女儿(《内观日疏》)。

    【来源】为石蒜科植物水仙的花。

    【源形态】

    水仙(《本草会编》),又名:雅蒜(《长物志》),天葱(《南阳诗注》)。

    多年生草本。鳞茎卵圆形。叶基生;扁平直立,质厚,长30~45厘米,宽1~1.8厘米,先端钝,全缘,上面粉绿色。花茎扁平,约与叶等长;佛焰苞膜质,披针形,管状;花4~8朵,排列成伞形花序,平伸而下倾,芳香,直径2.5~3厘米,花梗突出苞外;花被高脚碟状,下部呈管状,纤弱,长1.5~2厘米,裂片倒卵形,扩展而外反,白色;副花冠浅杯状,淡黄色;雄蕊6,着生于花被管上;子房下位,3室,每室有胚珠多数,花柱细长,柱头3裂。蒴果胞背开裂,由绿色转至棕色。种子多数,扁平,椭圆形。花期冬季。果期次年4~5月。

    本植物的鳞茎(水仙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布】多栽培于花圃中。分布广东、福建、江苏、贵州、四川等地。

    【功能主治】

    祛风除热,活血调经。

    ①《纲目》:"去风气。"

    ②《现代实用中药》:"治妇人子宫病,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8~1.5钱;或入散剂。外用:捣敷。

    【附方】治妇人五心发热:水仙花、干荷叶,赤芍药等分。为末,白汤每服二钱。(《卫生易简方》)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水仙"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草龙
    ·下一篇:水虾子草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冬季吃火锅忌吃生食治梦遗法夏季锻炼宜游泳产后温病钻石风八角茴香[图]积雪草灵芝绵萆薢八爪金龙[图]胡麻仁古羊藤杜仲丸鹭肉芎归养荣汤吴萸内消散巴茅根蔬菜的10种错误吃法肺病兼股骨头坏死治验乌发药膳红雀珊瑚大箭泽漆大皂角伊贝母雄黄豆珍珠莲石见穿生瓜暖宫定痛汤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