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医杂集

    眼子菜

    目录: → 中医杂集 发布时间:2009-10-25

    眼子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Yǎn Zǐ Cài

    【别名】水案板、水板凳、金梳子草、地黄瓜、压水草

    【来源】眼子菜科眼子菜属植物眼子菜Potamogeton franchetii A. Benn. et Baag.,以全草入药。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春秋采集,晒干。

    【性味】微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消积。用于急性结膜炎,黄疸,水肿,白带,小儿疳积,蛔虫病;外用治痈疖肿毒。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备注】(1)同属植物尚有下列数种在不同地区也作眼子菜入药。小叶眼子菜Potamogeton cristatus Regel et Maack;牙齿草Potamogeton delavayi A. Benn;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 malainus Miq.;西藏眼子菜Potamogeton natans L.。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眼子菜

    《*辞典》

    【出处】《救荒本草》

    【拼音名】Yǎn Zǐ Cài

    【别名】牙齿草、牙拾草(《滇南本草》),水案板(《分类草药性》),鸭吃草(《种子植物名称》),金梳子草(《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水板凳、弹木叶、扎水板(《四川中药志》),案板芽、水黄连(《陕西中草药》),檀木叶(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

    【来源】为眼子菜科植物眼子菜的全草。3~4月采收,晒干。

    【源形态】

    多年生水生草本,具匐茎;茎细长,近直立,直径约1毫米。浮生叶略带革质,披针形或披针状卵形,长4~13厘米,宽2~3厘米,全缘,先端钝或尖锐,基部近圆形;叶柄长6~11厘米;托叶尖锐,长2~5厘米。穗状花序长2~5厘米,着生于长3.5~8.5厘米的花茎上;花被4片,绿色,镊合状排列;雄蕊4,无柄,花药向外开裂;雌蕊4,无柄,分离,1室。小核果斜倒卵形,长3.5毫米,宽2.5毫米,侧面略扁平,背面半月形,腹面近圆形,具3个龙骨脊,顶端近扁平,不成喙。花期6~7月。

    本植物的嫩根(钉耙七)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布】生于静水池沼中。我国各地都有分布。

    【药理作用】水案板是一种有效驱蛔药,曾用小鼠灌胃测定其半数致死量,服药量达12.5克/公斤/日(相当于目前最大量16倍)皆未见死亡,故其毒性很低。

    【性味】

    苦,寒。

    ①《滇南本草》:"性寒,味苦涩。"

    ②《贵阳民间药草》:"甘微涩,寒,无毒。"

    ③《四川中药志》:"性凉,味微苦,无毒。"

    【功能主治】

    清热,利水,止血,消肿,驱蛔。治痢疾,黄疸,淋病,带下。血崩,痔血,蛔虫病,疮疡红肿。

    ①《滇南本草》:"止赤白痢,大肠下血,妇人红崩,漏下恶血。"

    ②《分类草药性》:"治火眼,女子白带,经水不调,并治臌胀,痒子。"

    ③《贵阳民间药草》:"清热解毒,止血,治痔疮出血。"

    ④《四川中药志》:"消气臌胀,疗黄疸,瘰疬,痔疮,并治小儿螬气腹痛。"

    ⑤《陕西中草药》:"清热明目,渗湿利水,通淋镇痛。治急性结膜炎,牙痛,黄疸,疮疖痈肿。"

    ⑥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治蛔虫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4钱(鲜者1~2两)。外用:捣敷。

    【附方】

    ①治赤白痢疾日久者:眼子菜、山查各等分,砂糖二钱同煎服。(《滇南本草》)

    ②治黄疸病:眼子菜一两(生),煎水内服。

    ③治热淋:眼子菜二两(生),煎水去渣,煎甜酒服。

    ④治肠风下血(内痔出血):眼子菜一两,红椿根皮五钱,槐角五钱。装入猪直肠中炖吃。

    ⑤治常流鼻血:跟子菜一两,绿壳鸭蛋二个,以眼子菜加水煮汁,汁煮蛋花,一次服用。

    ⑥治火眼:新鲜眼子菜叶数张,贴于眼皮上,干后即换。(②方以下出《贵阳民间药草》)

    ⑦治疮疖:眼子菜鲜叶适量,搀烂外敷。(《陕西中草药》)

    【临床应用】用于驱蛔:取水案板全草晒干研粉,6~8岁小儿取15克加开水调成糊状顿服;或以15克药粉加水150毫升,煮沸半小时,连渣顿服。两法共治89例,排虫率为48.3%。药量减少则疗效下降,即使增加治疗天数,疗效亦无明显提高。用药期间,部分小儿诉轻度腹痛,但多数于数小时后自行消失;少数患儿服药后有1~2次稀便,余无其他副作用。

    【备注】此外,尚有小叶眼子菜的全草,在四川亦同等人药.植株各部均较上种为小,沉在水中的叶线形,长6厘米;浮在水面的叶椭圆形或披针形,长1.5~3厘米,宽4~10毫米。花茎长1厘米;穗状花序长0.5~1厘米;果实长1.5毫米,背面的龙骨脊呈鸡冠状,顶端花柱部分星喙状。花期5~6月。分布东北、华东及长江流域各地。

    【摘录】《*辞典》

    页首↑

    钉耙七

    《*辞典》

    【出处】《贵阳民间药草》

    【拼音名】Dìnɡ Pá Qī

    【来源】为眼子菜科植物眼子菜的嫩根。

    【功能主治】治气痞腹痛,腰疼,痔疮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

    【附方】

    ①治气痞、肚痛:钉耙七(干)五钱。切细,加烧酒一两五钱,煨开水服,日服三次;外用蜘蛛香根条一枝(生),冲烂,贴肚脐,一、二日见效。(《贵阳民间药草》)

    ②治痔疮出血;钉耙七和叶一两至二两。炖猪大肠吃。(《贵阳民间药草》)

    ③治腰疼:眼子菜根一钱。研粉,白酒冲服。(《陕西中草药》)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眼子菜"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掌裂秋海棠
    ·下一篇:双肾参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赵献可夏季忌多吃生冷食物白蘑温病兼喉痧痰喘紫金龙白茅根苦木垂盆草京大戟泄泻兼灼热病大风艾四叶参栾犀铃兰盛夏幼儿保健补钙芪补汤扁平疣外治方硼砂白石英夏季儿童防哮喘牛耳草上夜班多吃点鱼虾人体养分的最佳来源论肺病治法越瓜玉柏蝙蝠旋花小对叶草水苋菜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