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医杂集

    薯莨

    目录: → 中医杂集 发布时间:2009-10-25

    薯莨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Shǔ Lànɡ

    【别名】山猪薯、山羊头、朱砂莲[湖南]、茹榔、金花果、红孩儿

    【来源】薯蓣科薯蓣属植物薯莨Dioscorea cirrhosa Lour.,以块茎入药。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四季可采,取较大的块茎,留存小者或部分繁殖,鲜用或晒干。

    【性味】苦、微酸、涩,平。

    【功能主治】活血补血,收敛固涩。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咯血,吐血,便血,尿血,腹泻;外用治烧伤。

    【用法用量】0.4~3钱;外用适量。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薯良

    《*辞典》

    【出处】《药性考》

    【拼音名】Shǔ Liánɡ

    【别名】赭魁(《别录》),朱砂莲、鸡血莲、血母(《贵州民间方药集》),血三七、雄黄七、血葫芦、朱砂七、红药子、恶边(《湖南药物志》),酱头、避血雷(《贵州草药》),金花果(《云南中草药》),红孩儿、孩儿血(江西《草药手册》),血娃(《曲靖医药》)。

    【来源】为薯蓣科植物薯莨的块茎。5~8月采挖,洗净,晒干。

    【源形态】

    薯莨(《南越笔记》)

    多年生缠绕藤本。块茎肉质肥大,长圆形或不规则圆形,表面棕黑色,有疣状突起,鲜时割伤有红色粘液,多须根。茎圆柱形,通常分枝,平滑无毛,近基部有刺。单叶,革质或近革质;基部叶互生,上部叶对生;叶片长圆形、卵状长圆形或宽卵形,长12~20厘米,宽6~7厘米,全部无毛,基出脉3~5条,有显著网脉。花小,单性;雄花序圆锥状,腋生,长约8厘米,穗轴无毛,具棱,有花15~25朵;花蕾椭圆形,基部宽;花被片6,2轮排列,阔卵形,先端极钝,长约2毫米;雄蕊6,与花被等长;雌花与雄花相似,排成弯曲的穗状花序,子房下位,3室,每室有2胚珠,花柱3,分离。蒴果无毛,顶端钝,长18~23毫米,中部宽25~30毫米,3瓣裂,有3翅,种子有翅。花期6~7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谷阳处、疏林下或灌丛中。分布四川、贵州、云南、湖北、湖南、广西、广东、福建、江西、浙江等地。产贵州、湖南、云南等地。

    【性状】干燥的块茎,长圆形或卵圆形,表面赤褐色,有明显的纵皱和环形凹陷,形成结节状和起伏不平的突起。在凹陷缩小部分有1圈须根痕。质坚硬,断面红棕色,粉性,有规则的网状花纹。在放大镜下观察有折光率强的白色结晶物。

    【化学成分】根含酚类化合物、鞣质。

    【药理作用】

    ①止血作用

    家兔灌服薯莨煎剂1.5克/公斤,其出血时间与凝血时间,均显著缩短。在试管内草酸血浆除去血小板后重新钙化凝固时间的测定,薯莨提取液似有类似血小板的促凝作用。

    ②对子宫的作用

    薯莨酊剂或煎剂对离体小鼠子宫有明显兴奋作用,张力、振幅及频率均有增强,提取液则未现作用。

    ③抗菌作用

    酊剂或煎剂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中等度抑菌作用,对甲型副伤寒杆菌与宋内氏痢疾杆菌有较弱的抗菌作用。抗菌作用可能与其中所含鞣质有关。

    【毒性】小鼠皮下注射煎剂,半数致死量为68.8±9.1克/公斤。醇浸剂对离体蟾蜍心脏有抑制作用。

    【性味】

    甘酸,平。

    ①《别录》:"味甘,平,无毒。"

    ②《唐本草》:"有小毒。"

    ③《贵州民间药物》:"性平,味涩微酸。"

    ④《云南中草药》:"涩,苦,寒。"

    【功能主治】

    活血,止血,理气,止痛。治产后腹痛,月经不调,崩漏,内伤吐血,风湿关节痛,痢疾,疮疖,蛇咬伤,外伤出血。

    ①《别录》:"主心腹积聚,除三虫。"

    ②《药性考》:"浸酒服,能活血。"

    ③《馈州民间方药集》:"止痢疾。治产后腹痛,臌胀。又治哮喘。"

    ④《湖南药物志》:"活血,补血,止痛,散气。治筋骨痛,关节炎腰痛,内伤吐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研末或磨汁。外用:研末敷或磨汁涂。

    【附方】

    ①治产后腹痛:朱砂莲三钱。煮甜酒服。(《贵州民间方药集》)

    ②治月经不调:薯莨根加月季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③治咳血:朱砂莲、藕节各三钱,茅草根二钱。共炒焦,煎水服。(《贵州民间药物》)

    ④治关节痛:朱砂莲五钱。煎水兑酒服。(《贵州民间药物》)

    ⑤治痢疾:薯莨根、甘草。研末,每次二钱,开水冲服。(《湖南药物志》)

    ⑥治血痢:朱砂莲二钱,青藤香、木姜子各一钱。煎水服。(《贵州民间药物》)

    ⑦治水泻:朱砂莲末二钱。加红糖煎水服。(《贵州民间药物》)

    ⑧治红崩:朱砂莲、红鸡冠花各三钱,百草霜一钱。研末,煮米酒服。(《贵州草药》)

    ⑨治疮疖:薯莨根、皂角刺、夏枯草各三钱。水煎服。

    ⑩治外伤出血:薯莨根晒干研末,外敷。

    ⑾治毒蛇咬伤:薯莨根磨醋外涂。(⑨方以下出江西《草药手册》)

    【临床应用】

    ①止血

    对妇科出血(主要是产后恶露不净,月经过多)、上消化道出血、咯血等均有一定疗效。用法:用块根每日3~5钱,水煎分两次服。有报道,用红孩儿以水或丙酮提取制成片剂,日服3次,每次4粒(相当于生药12克),治疗妇科出血218例,有效率为84%,疗效显著者(出血量减少一半以上至完全停止)达53%。服药后间有轻微反应,如胃部不适、腹部胀满,头昏胀等,一般不须特殊处理。

    ②治疗出血性紫癜

    取红孩儿1两(干),落地红(唇形科植物,又名雪见草、关须公、野芥菜)3两(鲜),加水400毫升,煎取150毫升,1次或2次分服。临床观察5例,经服药2天后,口腔粘膜、齿龈出血停止,躯干四肢紫癜减退,精神情况好转,食欲增加,尿色接近正常。1例复查血小板由86000/立方毫米增加至116000/立方毫米。

    ③治疗细菌性痢疾

    取血娃、地榆各3钱,水煎,每日2次分服。治疗22例,治愈20例。症状消失和大便镜检阴性平均在服药后5天。

    此外,红孩儿内服对贫血似有一定疗效;对母乳缺乏者可增加奶量。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薯莨"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树葱
    ·下一篇:穿地龙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忽思慧费伯雄和肝散香壳散华山矾苦参藓皮汤桂枝竹茹外伤甚重救急《吴佩衡医案》瘟疫病阳明急...夏季多吃杀菌蔬菜夏季佐餐选择紫菜秋食百合正当时暑天感冒宜用刮痧疗法芎归人参散桃金娘鹿筋夏季血压低者忌食西红柿夏季健康饮食中药煎煮前忌水洗扁鹊假菠菜白椴金雀花自来血小牛力铁杆地柏枝仙顶梨雀舌草神曲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