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医杂集

    鼠尾粟

    目录: → 中医杂集 发布时间:2009-10-25

    鼠尾粟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Shǔ Wěi Sù

    【别名】线香草、老鼠尾、鼠尾牛顿草

    【来源】禾本科鼠尾粟Sporobolus poiretii (Roem. et Schult.)Hitchc.,以全草入药。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生境分布】陕西及长江以南地区。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解毒。主治伤暑烦热,痢疾,热病便泌,小儿时热,尿血。

    【用法用量】2~3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鼠尾粟

    《*辞典》

    【出处】《福建中草药》

    【拼音名】Shǔ Wěi Sù

    【别名】线香草、老鼠尾、鼠尾牛顿草(《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鼠尾粟的全草。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

    【源形态】多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秆丛生,直立,质较坚硬,平滑无毛。叶长15~45厘米,宽1~5毫米,先端渐尖,基部截头形,通常内卷;叶鞘疏松裹茎,下部者长于节间而上部者短于节间。圆锥花序开展或紧缩,长10~35厘米,分枝直立,密生小穗;小穗灰绿而略带紫色,长约2毫米;第一颖长约为第二颖的1/2,先端钝,透明,无脉,第二颖卵形,长约为小穗的1/2,先端钝或短尖,透明,1脉;外稃卵形,先端短尖,内稃宽,先端钝,稍短于外稃,脉微细。颖果倒卵形或矩圆形,长约1毫米。夏、秋抽穗。

    【生境分布】生于旷野和路旁。分布我国东南部至西南部。

    【性味】

    甘淡,平。

    ①《闽南民间草药》:"甘,平,无毒。"

    ②《实用中草药》:"性平,味淡。"

    【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解毒,利尿。治流脑、乙脑高热神昏,传染性肝炎,赤白痢疾,热淋,尿血。

    ①《闽南民间草药》:"祛湿,解毒,治久痢。"

    ②《泉州本草》:"治热结淋症,痢疾,黄疸湿热。"

    ③《福建中草药》:"清热,凉血,解毒,利尿。治伤暑烦热,痢疾,燥热便秘,湿热淋浊或尿血。"

    ④《实用中草药》:"治血尿,预防乙型脑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鲜品2~4两)。

    【附方】

    ①治高热抽筋神昏:鲜牛顿草根四两。水三碗煎至一碗,加食盐少许冲服。12小时内服三次。(《泉州本草》)

    ②预防流脑:鼠尾三至五两。煎服。另用绿豆煎汤加盐少许,当茶饮。(厦门《新疗法与中草药选编》)

    ③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鲜鼠尾牛顿草根四两,红糖二两。水煎,分三次服,连服三至七天。(《闽南民间草药》)

    ④治传染性肝炎:牛顿草全草二两,茵陈一两。煎汤,一日分二、三次服。连续服之,至愈为度。(《泉州本草》)

    ⑤治久痢赤白:鲜鼠尾牛顿草一两。水煎调糖服,日一次。(《闽南民间草药》)

    ⑥治小儿热结,小腹胀满,小便不利:鲜牛顿草根二两。水煎,分三次饭前服。(《泉州本草》)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鼠尾粟"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蜀葵
    ·下一篇:鼠曲草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山竹子答刘XX问湿温治法之理由四孢蘑菇和血通经丸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牛黄散温胆汤加减春季先兆流产患者忌多食用马...秦艽苍耳子汁溃坚汤泄泻兼灼热病《吴佩衡医案》小儿急惊风(...蒲黄秋梨食疗方夏季糖尿病患者多食苦瓜臭茉莉夏季喝啤酒六忌夏季健康饮食春季忌过量食野菜民间食养要诀人体24小时工作表冠唇花芪断固崩汤蘡薁悬钩子文冠果榅桲四叶葎石荠苧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