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医杂集

    鼠李

    目录: → 中医杂集 发布时间:2009-10-25

    鼠李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Shǔ Lǐ

    【别名】老乌眼、老鸹眼、臭李子

    【来源】鼠李科鼠李属植物鼠李Rhamnus dahurica Pall.,或乌苏里鼠李R. ussuriensis J. Vass.,以树皮和果实入药。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春季采树皮,刮去外面粗皮,切丝晒干;秋季采果,晒干。

    【性味】

    树皮:苦,寒。

    果实:甘、微苦,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

    树皮:清热,通便。用于大便秘结。

    果实:止咳,祛痰。用于支气管炎,肺气肿,龋齿痛,痈疖。

    【用法用量】树皮1~3钱,果实3~5分,可制成酒剂服;外用适量,果实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鼠李

    《*辞典》

    【出处】《本经》

    【拼音名】Shǔ Lǐ

    【别名】牛李(《吴普本草》),鼠梓、稗(《别录》),赵李、皂李(《唐本草》),山李子(刘禹锡《传信方》),乌巢子(《本草图经》),女儿茶、牛筋子(《救荒本草》),楮李、乌槎子、牛皂子(《纲目》),绿子(《本经逢原》),乌罡子、牛诮子、禾镰子(《医林纂要》),羊史子(《植物名实图考》),臭李子(《中国树木分类学》)。

    【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鼠李的果实。8~9月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果柄,微火烘干。

    【源形态】

    鼠李,又名:乌槎树(《唐本草》),冻绿柴、老鹳眼、红皮绿树、大绿。

    落叶小乔木或开张的大灌木,高可达10米。树皮灰褐色,小枝褐色而稍有光泽,顶端有大形芽。叶对生于长枝上,或丛生于短枝上;有长柄;长圆状卵形或阔倒披针形,长4~11厘米,宽2.5~5.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边缘具圆细锯齿,上面亮绿色,下面淡绿色,无毛或有短柔毛,侧脉通常4~5对。花2~5束生于叶腋,黄绿色,雌雄异株,径4~5毫米;萼4裂,萼片狭卵形,锐头;花冠漏斗状钟形,4裂;雄花,雄蕊4,并有不育的雌蕊;雌花,子房球形,2~3室,花柱2~3裂,并有发育不全的雄蕊。核果近球形,径5~7毫米,成熟后紫黑色。花期5~6月。果期8~9月。

    本植物的根(鼠李根),树皮(鼠李皮)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布】生于山地杂木林中。分布东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四川、湖北、湖南、贵州、云南、江苏、浙江等地。

    【性状】干燥果实近球形,外表黑紫色。光泽而有皱缩纹。果肉疏松,内层坚硬,通常有果核2枚;果核卵圆形,背面有狭沟。

    【化学成分】果实含大黄素、大黄酚、蒽酚;另含山柰酚。种子中有多种黄酮甙酶。树皮含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等多种蒽醌类。

    【性味】

    苦甘,凉。

    ①《唐本草》:"味苦,有小毒。"

    ②《本草图经》:"味甘苦。"

    ③《纲目》:"苦,微寒,无毒。"

    【归经】《本经逢原》:"入肝、肾。"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消积杀虫。治水肿腹胀,疝瘕,瘰疬,疥癣,齿痛。

    ①《本经》:"主寒热,瘰疬疮。"

    ②《本草经集注》:"主大热。"

    ③《唐本草》:"下血及碎肉,除疝瘕积冷气,九蒸酒渍,服三合,日二。"

    ④《食疗本草》:"主胀满、谷胀,和面作讲子,空心食之,少时当泻。"

    ⑤《日华子本草》:"治水肿。"

    ⑥《品汇精要》:"杀虫,消毒。"

    ⑦《纲目》:"治痘疮黑陷及疥癣有虫。"

    ⑧《医林纂要》:"取汁熬膏,滋阴,养肾,活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研末或熬膏。外用:捣敷。

    【附方】

    ①治痘疮倒靥黑陷:牛李子杵汁,石器内密封,每服皂子大,煎杏胶汤化下。(《小儿药证直诀》牛李膏,一名必胜膏)

    ②治诸疮寒热毒痹:鼠李生捣敷之。(《圣惠方》)

    ③治齿匿肿痛:牛李煮汁,空腹饮一盏,仍频含漱。(《圣济总录》)

    【名家论述】《本经逢原》:"牛李,善解诸经伏匿之毒。《本经》治寒热瘰疬。《大明》治水肿腹满,苏恭治下血及疝瘕积冷,捣敷牛马疮中生虫,时珍治疥癣有虫,总取其去湿热之功。"

    【摘录】《*辞典》

    页首↑

    鼠李根

    《*辞典》

    【出处】《食疗本草》

    【拼音名】Shǔ Lǐ Gēn

    【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鼠李的根。

    【源形态】植物形态详"鼠李"条。

    【性味】《食疗本草》:"有毒。"

    【功能主治】《食疗本草》:"煮浓汁含之治露齿。并疳虫蚀入脊骨者可煮浓汁灌之。"

    【附方】治大人口中疳疮并发背:牛李根、蔷薇根(野外者佳)。各细切五升,以水五大斗煎至半日已来,汁浓,即于银铜器中盛之,重汤煎至一、二升,看稍稠,即于磁瓶子中盛,少少温,含咽之。忌酱醋油腻热面,大约不宜食肉。如患发背,重汤煎令极稠和如膏,以帛涂之疮上。(刘禹锡《传信方》)

    【摘录】《*辞典》

    页首↑

    鼠李皮

    《*辞典》

    【出处】《别录》

    【拼音名】Shǔ Lǐ Pí

    【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鼠李的树皮。

    【源形态】植物形态详"鼠李"条。

    【性状】为扁平或卷成槽状的干燥树皮,厚2~3毫米。外表灰黑色,粗糙,有纵横裂纹及小形横长皮孔。枝皮较光滑。除去栓皮者,表面呈红棕色。内表面深红棕色,有类白色纵纹理(纤维束)。质脆,易折断,断面纤维性。气微弱而特殊,味苦。

    【性味】

    ①《别录》:"味苦,微寒,无毒。"

    ②《唐本草》:"有小毒。"

    【功能主治】

    治风痹,热毒。

    ①《别录》:"主除身皮热毒。"

    ②《唐本草》:"主诸疮寒热,毒痹。"

    ③《日华子本草》:"主风痹。"

    【用法用量】内服:煎洒,1~3钱。外用:熬膏涂敷或煎水洗。

    【注意】《纲目》:"忌铁。"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鼠李"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鼠曲草
    ·下一篇:鼠妇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和气汤荷蒂有助于睡眠的食物咖啡+牛奶 有害健康葶苈散冬季肿瘤病人化疗时宜吃胡萝...冬季进补宜先清肠九香虫[图]青麸杨根小米龙眼粥大枣[图]香雷散脑充血头疼黄胆兼外感千屈草夏季防泻泄喝哪些药汤春夏之交抗病解毒宜饮菜汁益气补冲汤长管蝙蝠草汉中防己夏季感冒患者忌食荔枝水蛭丸论血臌治法野菊花益气养阴通络汤仙鹤草蜈蚣藤土黄连算盘子水葫芦苗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